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反正娶家来了

这事发生在八十年代。忘了哪个村了,夫妻俩,四个儿子渐渐长大。

眼看老大已到了成婚的年龄。就有人替这夫妻俩犯愁:“四个儿子,这结婚盖房的,得多少钱啊!”

老汉满不在乎:“车到山前必有路,怎么着都能过去!”

一开春,老汉就开始张罗盖房,不到三个月,新房子盖好了。新房有了,媳妇就好找。很快,媒人就给介绍了一个女孩子。年轻人见了面,感觉各方面都不错。把新房子粉刷一新,一辆永久牌自行车送过去,女孩儿家父母很满意,接着认门定亲,领证结婚,非常顺利。

老大结完婚,又该老二了。谁也不知道老汉家有多少家底,反正新房子又立起来了。这时的农村生活条件比较好了,彩礼之风渐起,五百块礼金之外,缝纫机、自行车、大衣柜、手表必不可少。听了媒人的转告,老汉满口答应:“没问题!”老二的婚事也水到渠成。

眼看着,老三又到了适婚年龄。新房子照盖不误。村里的人心里很吃惊,窃窃私语:“这老汉好殷实的家底啊!别是种地刨出了金疙瘩?谁嫁到这家门里可真有福气!”有人就给老三介绍了对象,媒人转告,现在行市一年年水涨船高,除了礼金翻倍,要有四大件:组合柜、彩电、洗衣机、录音机。老汉一口答应,一一置齐。很快,三儿媳妇也娶进了门。

老四也大了,老汉又盖起了第四幢新房。人人都知道他们家日子好过,就争着给老四介绍对象,所以,老四的婚事也定了下来。这两年的功夫,彩礼又翻了一翻,不外乎是礼金翻倍,原有的四大件是必备的,还要加音响、金戒指,车接车送什么的。老汉要什么买什么,绝无二话。顺顺当当办完了婚事。

除夕之夜,一大家子人团团而坐,喝了几杯酒,老汉说:“你们都成家立业了,我也有了孙子孙女了,有些事情也该跟你们交待明白了。咱是庄稼人,除了吃苦耐劳,也没别的本事,头些年也积攒了一些钱,可是这十来年,盖房结婚的,那点钱哪够呢,只好跟你们的姑们姨们舅们挪借。我和你妈也这么大岁数了,地也分给你们了,现在,我们两手空空,实在没招了。你们结婚时借的钱,一笔一笔的我全记着了,你们自己还吧。”

老汉拿出个笔记本,放在桌子上。

儿子儿媳们围过去翻看,儿媳们脸上灰灰的,沉默了一会儿,大儿媳把丈夫拉出去商量了一下,回到屋里,表态了:“爹,妈,为我们借的钱,我们还。”

二儿子夫妻也没意见。

三儿媳和四儿媳有话啊:“爹,妈,都是盖房结婚,怎么大哥二哥他们只有一两千,而我们的帐就上万呢?”

老汉解释道:“你大哥的房子是立砖的(砖土结构,砖少土坯多),你二哥的房子是卧砖的(砖土结构,砖略多一些)。你们的房子是浑砖的(砖瓦房),这是一样;你大嫂来时就买了一辆自行车,你二嫂来时买的东西也不算多,能和你们比么?反正我挣了这些年的收入全贴补给你们婚事上了,并不在帐上。我不偏不倚。”

这俩儿媳也没话了,那年头不兴离婚,只好干吃哑巴亏,满心的愤懑也只有背地里发牢骚:“这不是我们自己娶自己么?世上有这么骗人的么?”

这话传到老汉耳朵里,他只是笑笑:“反正全娶家来了,爱说什么说什么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举行婚礼那天,父母办酒席收了80万礼金,婆婆让我把这笔钱给她,理由很奇葩
乡下老汉和儿子儿媳,结婚当天真丢人!
弟弟结婚,妻子要求丈夫和婆婆各包两万块钱做礼金,丈夫:不可能
邻居家娶媳妇,老汉去吃席遭鄙视,邻居:他随礼100元,来了8口人
未来公婆 婚前分手的最大诱因
民间故事:儿媳要强,累坏一头耕牛,公爹不怒反喜:终于等来此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