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年后的家乡》思考二:同与不同
看了旁的班好多孩子都是以自己穿越二十年后去家乡后的不同行踪来写《二十年后的家乡》,我一度认为:《二十年后的家乡》和《二十年后回故乡》写法差不多。然而理性告诉我,他们一定不一样。编教材的人为啥要作出改变呢?只有弄清楚了这个问题,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用提纲梳理想象,并采用合适的方法把想象的内容写具体。

相同之处

其一,均安排在五年级上册,都适用于课程标准对本次习作的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其二,都属于想象作文,都要引导学生的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巨大变化 。
其三,均要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美好的想象,正是基于对家乡的爱和关注。

不同之处

一是所在单元和单元主题不一样。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后安排的习作《二十年后回故乡》。本次习作是“月是故乡明”这一单元主题学习的延续。学生通过品读《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三首古诗词和课文《梅花魂》《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体会到了作者款款的思乡情。《二十年后的家乡》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后的习作,其人文化主题是“爱国情怀”,这也是要在《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圆明园的毁灭》《小岛》这些课文学习的基础上,从阅读维度的“国是千万的家”到表达维度的“家是最小的国”,形成以“家国情怀”为价值内核的学习语言文字和运用语言文字的闭环。显然,本次习作学生对家乡的爱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对家乡的思念与热爱,还有为自己的祖国感到自豪的情感表达。

二是表达指向性不一样。《二十年后回故乡》要引导学生在单元课文中领悟到的“用人、事、景、物来表达情感”的写法,同时也积累了表达思乡之情的语言,让学生练习把体会的感情与领悟的写法,语言积累与语言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而《二十年后的家乡》所在的单元习作要素是:“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与此同时,把重点内容写具体。显然,本次习作在原有基础上多了一个教学内容。

三是表达方式不一样。我们在指导学生书写想象的内容时,《二十年后回故乡》要用故事性的叙述方式进行习作,并且强调把人事景物融合。这样内容生动,富有情节,让读者读起来感受轻松有趣,但部分孩子容易跑题。而《二十年后的家乡》则可用既用故事性的叙述方式,又可用客观叙述方式,描写二十年后家乡的各方面的变化 。这样的描写清晰明了,能让文章有较强的框架感,相比故事型叙述更理性和有条理。

由此看来,教学《二十年后的家乡》时,要特别关注两个问题:是指导写提纲时要就两种叙述方式作一个铺垫;二是在指导把重点内容写具体时,既可理性地关注家乡某方面变化的不同方面,也可运用以前学过的表达方法,通过对场景或事件的描写把家乡的变化写清楚。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学生对二十年后家乡的期待和热爱之上。



您若宠爱,就点“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怎样写好“二十年后的家乡”
40 第四单元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1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指导课教案(含范文)
习作决胜九招之四:如何指导学生审题构思(1-4)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修改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