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8个琴键,独守沧桑
周末又一次看完电影《海上钢琴师》,心中万千思绪涌动。
  影片讲述了海上钢琴师1900传奇般的音乐人生。透过影片,我既感受到一位天才钢琴大师对音乐的独特感悟和创造、对人世的敏锐洞悉,同时也感受到一位纯粹的艺术家可敬的孤独与坚守,以及高贵的自尊。
  影片的主人公1900是一个被遗弃在维吉尼亚号客轮的钢琴上的孤儿,他有幸被船上一位善良的船工收养。可是这位船工在主人公8岁时意外身亡。独特的身世命运,注定了他生来就与这艘大船连为一体。超凡的天赋,使得1900无师自通成了一名天才钢琴师。他的一生也仿佛命中注定只为音乐、为艺术而存在。
  在一个海上暴风雨袭击的深夜,1900引领晕船的小号手麦克斯,在维吉尼亚号轮的大厅里弹奏钢琴,并松开脚闸。在剧烈颠簸的船舱里,有了音乐的陪伴和抚慰,他们忘记了强悍的暴风雨,也忘记了烦忧和恐惧。他们纵情地享受着音乐的美妙与快乐。他们的心灵随音乐与大海共舞,在大厅里旋转成华尔兹圆舞曲。维吉尼亚号轮上的精致华丽的水晶吊灯也跟随着1900的钢琴节拍,明灭摇撼。生命里曾有过如此恣意奔放的美好年华,即便最终与维吉尼亚号轮一起在炸药的火光中瞬间灰飞烟灭,此生也就不算虚度。
  1900,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钢琴大师,他的演奏属于即兴音乐,是一种捕风捉影的神奇艺术。他用钢琴即兴弹琴和创造出来的音乐,是属于人在特定情境中的情绪和思考所迸发出来的灵感和激情。他的音乐至为鲜活灵动,也至为个性和私人化。每一个音符,每一乐句,都是心潮涌动,变化万千,而且稍纵即逝。
  他的即兴音乐不限风格,不论章法,突破常规,甚至连录音和取名都不需要。无论是爵士乐,或者抒情夜曲,或者乡村舞曲等,他用钢琴即兴弹奏和创造出来的音乐,仿佛只为安抚船上寂寞的旅人,只为捕捉和传达自己或别人瞬间的心理和情绪。他让每一只琴键都纵情欢唱,让旋律伴随大海的波澜一起轻舞飞扬,让节奏随着激情和灵感沸腾,让音符随着心情和思绪自然流淌,宛如宽广无垠的大海一般自由自在、起伏悠扬。
  影片中那段著名的钢琴决斗的情节,看后也令我感触良深。
  黑人爵士乐手谢利主动上船向1900发起挑战。三个回合中,谢利弹的都是同一种风格的爵士乐。而1900却递进层深地弹了三种风格的曲子。他先是漫不经心地随手弹奏一曲《平安颂》,从而对那个不可一世的黑人爵士乐手表示讥讽和不屑。第二个回合,1900原样照弹了谢利的爵士乐,面对盛气凌人的挑战,他表现得从容镇定,挥洒自如。但对方却执意要分出胜负,摆出一决雌雄的强悍架势。那就只能比琴技。第三个回合,1900最终以呼啸的琴音里长出了第三只手、第四只手而胜出。
  先不消说琴技,弹琴弹到要找人决斗,首先在琴品上就输了一截。那个黑人爵士钢琴手,自以为能以弹奏获得名望、地位和财富。如此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又怎能弹奏出扣人心弦的美妙音乐呢?无论是琴品还是对音乐的心态,两人都有着本质的区别。1900曾为谢利弹奏的爵士乐而落泪,可见他对音乐至始至终都怀抱着一颗简单纯粹的赤子之心。他对音乐倾注了生命全部的本真和热忱。所以,与其说那个黑人爵士钢琴手是输在琴技上,还不如说是输出在琴品和心态上。
  谢利的钢琴弹奏,我也细听了,但是觉得他弹的曲子丝毫不能感动我。在他的弹奏里,我只听到急促而冰冷的节奏、飞扬跋扈的骄蛮和密不透风的****,却没有真正感动人心的美妙音乐。
  1900在第三个回合中全情投入。他弹得热汗淋漓,从而展现了自己弹奏的最高水平。随后,他用一支未点燃的香烟去接触琴弦。结果琴弦因高速、剧烈的摩擦而产生巨大的热能,从而点燃了香烟。这既是物理的火花,也是1900用生命的激情和灵感所迸发的灵奇纯美的艺术火花。至此,才会有全场阒静,既而人们全体起立,经久不息的鼓掌和喝彩。也才会有影片末尾麦克斯泪流满面的真挚怀念。
  他也爱了,为了一位路过船舱的清纯少女的回眸一笑,1900也曾有过下船的念头。他也想过下船,去看看千万人向往的新世界。可是当他走下舷梯,即将要踏上陆地的时候,他却停下了脚步。因为他看到城市里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和错综复杂的街道像横断山脉一样,阻挡了远方的视线。灰暗的城市的天空,飘散着现代化的浓烟和废气,灰鸽子在千幢的建筑物的巨幅阴影下,无精打采地曳尾穿梭。遍岸汹涌的人群和喧嚣声,取代了大海的涛声。他看不到城市的尽头,看不到开阔的远方。于是他转过身去,返回船上。
  “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尽头。……我看不到世界的尽头。用钢琴打比方,钢琴键有始有终。你也清楚明了钢琴只有88个键,没有无限的因素在里面,你才是那个无限因素的主导。用这样的钢琴,你演奏出来的音乐才有万千变化。我喜欢这样。我只能过这样的生活。你把我弄到那个跳板上,然后突然在我面前扔了一个上面有着万千琴键的键盘,这就是我不能下船的原因。而如果那个键盘本身就无穷无尽,那么在上面演奏音乐是不可能的。你根本就没有站在合适的位置上,那是上帝的钢琴。”
  影片中,1900的这段独白,既是对音乐和艺术的独到感悟,同时也是对现实世界的敏锐洞悉。
  他这段话里的“我看不到世界的尽头”是一种隐喻,是对现代人生存状况的清醒认识和深刻洞察。
  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进程,既造就了物质上的空前繁荣。但与其同时,也超越了人类肉身的适应能力,永无止尽的****令人焦虑不安。人们为了生存和竞争而终日辗转奔波,为了一些虚妄和遥不可及的期待而痛苦煎熬,甚至为了欲海难填而烦恼焦虑。这是一个空前繁盛的物质年代,同时又是史上最热闹的精神荒原。
  他清醒地意识到一个崭新的时代无法归避地来临。他清醒地意识到往昔的精神狂欢日渐式微,而新世纪的现代化进程正突飞猛进。他也清醒地意识到,世界之大,他的人生却只能与这艘大船连为一体,只能与88个黑白琴键的钢琴世界紧紧相依。
  他不肯下船,就是不愿迷失。他不愿置身于无休无止的****深渊,从而迷失自我,失掉灵感,也失掉了真正的音乐。他对此表示了拒绝。他要坚守生命之初的本真和纯美,他要呵护生命的尊严与宁静。即便最终他只能与维吉尼亚号轮一起,在六磅半的炸药中,生命殒灭,他也不悔初衷。他要的是辉煌惨烈灿烂而响亮地,与这个浊俗不堪的现实世界作一个干净彻底地了断。
  他的身世命运、个性和天赋异禀,注定了他的与众不同,注定了他的清醒,也注定了他的孤独。他的孤独是一种忧郁和宁静,就像蔚蓝的大海一样。他是纯粹的天才。音乐是他的灵魂。他醉心于纯然自我的艺术世界。他的88个黑白琴键的音乐世界,简单而纯粹,美丽而丰盈,宛如大海一般宽广自由。
  1900是孤独的,我们也同样孤独。孤独是一种宿命,生命的本质终是孤独。相对1900的传奇人生,我们活得竟如此庸碌不堪,而且无可奈何。他最终的决定虽说有些执拗,但至少他果决地选择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他为自己而活。而我们呢?我们中的每一个人,无一不是莫名其妙地,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然后无可奈何地活着。我们无可奈何地被生活抽打着旋转不停,终日辗转奔波,从而在庸碌和疲惫中迷失了原先的自己。
  1900的天籁琴音,连同他对现实世界的敏锐洞悉,以及他的孤独和坚守,让我感受到一位纯粹的艺术家高贵的自尊。
  最终,蔚蓝色的海面上,维吉尼亚号轮一声巨响,火光冲天。1900带着他火花一般的生命热忱和宛如大海一般广博的惊叹,带着他璀璨的音符,一起坠入苍茫的深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生隐者——《海上钢琴师》的隐喻
100万人打出9.3分,它凭什么成为百万人心中最爱?
【佳片U约】海上钢琴师
解读《海上钢琴师》1900:有一种孤独,与是否单身无关
静观幻影|何必争强好胜?这部电影,教会你什么叫与世无争
几个小方法,教你如何清洗钢琴琴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