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武汉听毕淑敏小说《花冠病毒》

喜欢毕淑敏,可能源于我们共同的出身——医生,虽然她已弃医从文多年,但她曾经的从医经历比我现在还长,她20年,我目前11年。与我一毕业就在北京的三甲医院工作不同,毕淑敏生于新疆,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毕淑敏还攻读过心理学课程,是注册心理咨询师。医学与心理学的结合,让毕淑敏对医生和患者群体的理解都更加深刻。文学家的细腻和敏感,让她笔下这些医疗的事儿更加生动和鲜活。

毕淑敏 图来源 网路

2003年5月毕淑敏深入抗击非典一线,走访指挥部、多家医院和抗疫相关机构,访谈多位患者,积淀8年后终于在2011年推出长篇小说《花冠病毒》。那时我和大家一样并不知道这本书的诞生,这么多年对非典的记忆也逐渐模糊。2020年初新冠病毒再次袭来,才注意到曾经有这么一本“神预言”的书出版过。书的封底上写着:20NN年,一种极其罕见的嗜血病毒——“花冠”突然袭击燕市,这座拥有千万人口的都市,沦为猎物。毕淑敏说:“那本不是我的本意。”

毕淑敏《花冠病毒》 图来源 罗荷

通过书的简介我大概知道这是毕淑敏虚构的一个人类与病毒殊死搏斗的惨烈故事,但文学又怎能脱离现实?让人不由得猜想她书写的是不是2003年非典的另外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但这不是纪实文学是小说,那么我们就不必非要套用在现实里。2月初当我在喜马拉雅FM听完第一章后,实在听不下去了。那时我刚抵达武汉,新冠疫情正处于上升的势头,每天看着不断攀升的确诊和死亡病例数字、面对方舱医院成百上千的新冠感染患者,我自己也难免焦虑和压抑。小说开篇第一章描写病毒肆虐人间、惨绝人寰的场景简直要把我推向崩溃的边缘。迅速给这本书按下暂停键,直到3月中旬疫情控制良好,方舱医院休舱后,我才再次开启了这本书的聆听,而且要在阳光明媚的白天。在武汉抗疫期间聆听这本书,显得更加沉重,但也只有那时那地最贴近这本书的意境,在文字的引领下我更加深切的领略了一遭人类和病毒的较量,人类和自己的对话。分享一点自己的读书体会。

敬畏生命

或许我们不认为病毒是生命。但这本书提出对病毒的敬畏,是让我最震撼的。在一次次遭受病毒的劫难中,我们惋惜和祭奠所有逝去的同胞,它们被病毒“无情”的夺取了生命。SARS、MERS、埃博拉、流感、新冠,病毒这个古老而神奇的物种,人类至今对它束手无策。书中女主不幸感染花冠病毒濒临死亡,女主得知男主感染花冠病毒致死后伤心欲绝,我们和她一起咬牙切齿:“病毒是我们的死敌,我们要消灭病毒,为逝者报仇!”所有读到这里的人都会义愤填膺、同仇敌忾,前面大半本书的基调都是如此。然而,最后几章笔锋一转,让书中那位发明出针对花冠病毒特效药的科学家说出这样一席话:“病毒是无知无觉的,人类袭扰了它们的生存之地,那不是它们的错。看到显微镜下的病毒,人们必将对它们的美丽,惊诧莫名。……它让人意想不到的非常精巧,充满生命和运动气息。对这样历史悠久的生物,我们要致以尊崇和敬意。请站在病毒的角度想一想,它们是多么无辜。本来是一种在黑暗中自得其乐的生灵,现在,完全不是它们自己的原因,家园被击穿了,只有不耐烦地走到了人间,它们逃逸出来,依照本能开始繁衍。”

新冠状病毒 图来源 网络

书中描写花冠病毒如此美丽,就像古墓中的幽灵一般,本来隐匿在封存千万年、地下千万尺的冰川中,却被人类先进的钻头带上地面,不得已寻找生存空间。读到此处,我竟无语。人类到底该如何看待病毒?没有一条宇宙法则规定,地球上只允许人类一种生命形式存在,或者只有人类生命才是正确的存在形式。我们似乎已经接受了与植物、动物和睦相处这个事实,然而又该如何与细菌、真菌、病毒相处呢?这不单单是微生物学家的专业,是我们每个人的态度。无论我们想或不想,它们一直在那里。我不知该怎样回答,但我认同毕淑敏的观点:“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和世界上万物和平共处的心态,那么,就算这一次战胜了花冠病毒,以后还会有各式各样花样迭出的病毒来造访人类,最终人和病毒谁输谁赢,不得而知。”

心灵能量

面对新冠疫情,被感染的患者、一线的医护和防疫人员与病毒正面厮杀,拼体力和免疫力,大多数人更多遭遇了一场心理战。害怕自己被感染、担心买不到口罩酒精或者生活用品、隔离在家无法出门社交中断带来一系列焦虑和烦躁,公司企业店铺面临的经济压力更是前所未有。患者害怕死亡、医务人员害怕被感染的心理问题也切切实实存在。《花冠病毒》书中对这些问题的描写,甚至比我自己在武汉亲眼所见、亲身所想的还生动和真实,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可以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书中有一个词“心理瘟疫”,这或许可以用来描述疫情急速上升期身处疫情中心的人们的精神状况,“恐惧的传染将引起巨大的困境,如果得不到根本平息,就会陷入永不停息的恶性循环。”如何打破这种恶性循环?

图来源 网络

图来源 网络

首先我们要承认内心的恐惧,这是人之常情,不可笑也不可耻。“害怕这个东西很奇怪,如果你不说出来,它就在暗地发酵,像赤潮一样疯狂蔓延。一你开口了,说出来了,它就成了过去时,你的注意力就转向了增长力量。”就像第一次进入方舱医院之前我们紧张忐忑心脏怦怦直跳,真正迈入方舱里开始医疗活动,反而越来越放松和自如。所以面对未知和危险,我们要直面内心的恐惧,但不能止步于此,更要坚定的往下走。这几个月我们听到最多的词语恐怕就是“加油!”这不单单是一个口号,这是一剂强心针,每当喊出这个口号的时候,我们在为别人、也同时在为自己注入一种“心灵能量”。“在身体和心灵遭遇突变时,最终能依靠的必有你的心灵能量。幸福只存在于你身心善美坚稳之处。”

面对死亡

“在地狱和天堂之间,横亘着我们的生命。它是如此不堪一击,又是如此坚硬如钉。死亡,有时是生命的陷落,有时是生命的飞升。”书中描写到成千上万个感染花冠病毒死亡的人们在来不及被火化的时候,被统一安置在一个山洞中,从此这个山洞不缺灵魂。在这些灵魂中,有第一个为花冠病毒命名的病理解剖专家。“他坚信死亡虽将他收入麾下,百转千回的一生就此告结,但他未曾屈服”。在临死之前,他用已分辨不出笔迹的字体记录下自己所有对这个美丽病毒的认知。有手握特效药,却为了拯救患者感染大量病毒不治身亡的年轻学者。书中女主不幸染病却因试用特效药起死回生,身体内获得大量抗体,然而她为了拯救别的病患不顾自己快干涸的身体甘愿一次次献出自己的血浆。他们都是生命的飞升。“不可思议的是,每当抢救病人的时候,空气中就会弥漫出一种兴奋感。这是医护们直接和上帝对打的艺术。刚打完了一架又再打一架,穿白衣的人,力图修正神的笔误。”面对死亡,医护总是竭尽全力和死神抢人。然而面对死亡,也有为了金钱利益窃取病毒毒株的无耻小人“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自私的人活下来,那人类还有什么希望呢?”我们坚信自私必不长久,人类是有希望的。

图来源 网络

故事的结局是很好的,特效药的出现终结了这场花冠病毒引发的疫情,告慰了逝者的亡灵。然而作者也写道:“人类和病毒必有一战,这一战或迟或早,或深或浅,逃不掉的,最终胜利也是不可能的。我们没来的时候,它们已经在了。我们走了以后,它们肯定还在。人类要么被病毒消灭,就像病毒曾经灭绝了恐龙;人类要么学会和病毒相对和平共处,就像我们没有被感冒和脑炎病毒消灭。”这本《花冠病毒》,是毕淑敏纪念2003年那段不能忘却的记忆,也警醒世人:人类和病毒的斗争不会完结。

罗荷医生 图来源 作者

【致谢】感谢罗荷医生一直以来的供稿,让我们了解医护人员在抗疫最前线的平凡又不平凡的日常生活,心路历程,并且还能一直坚持阅读,到目前为止已经供稿三篇。欢迎热爱阅读的读友关注并联系小编提供阅读感想、随笔、文稿等,题材形式均不限。阅读,我们是认真。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人类与病毒的交锋,我们要如何取胜?
【评论潮】惊雷已经炸响
毕淑敏接受新民晚报独家专访:我为什么要写《花冠病毒》?
读了毕淑敏《花冠病毒》,顿悟疫情之下管好自己有多重要
旧作《花冠病毒》写到突发瘟疫、城市封锁被网友誉为“神预言”毕淑敏:希望所写的永远不重现
疫情启示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