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传递的不仅仅是爱,“卖惨型”父母,容易培养出负罪感的孩子

一提到家,我们总会想到温暖,想到爱。因为家里会有父母的关怀,亲人的陪伴,当我们疲惫时我们可以在那里驻足休息,当我们难过时可以得到安慰和鼓励。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家,就是一个传递爱的地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兄弟姐妹之间的爱,夫妻之间的爱,都会在那里得以传递。

可是你知道吗?家,其实不仅仅是一个传递爱的地方。

因为家人之间在传递爱的同时,会连同其他一些东西一起传递给了对方,比如情绪,比如思想,又或者品行和心态。

也正因为这种传递,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才显得极其重要。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

01

举个例子。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有这样一种父母:他们明明自己没有那么难,却总喜欢在孩子面前装得很惨。给孩子买点儿零食,会说这是自己饿了几顿饭省出来的;供孩子读书,会告诉孩子赚这些钱有多么不容易;哪怕看到孩子快乐地玩耍,他也会说那是用他的不开心换来的。

这样的父母对孩子会有一种什么影响呢?

孩子每次花点儿钱,就会想着父母在忍饥挨饿,心里充满了负罪感;孩子每次考试不理想,就会觉得浪费了父母辛苦赚来的学费,内心满怀愧疚;孩子每次跟朋友一起玩耍,就会有一种盗取了父母的快乐的感觉,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

这样的父母我们称之为“卖惨型”父母。“卖惨型”父母很容易培养出负罪感的孩子。

02

我的一位朋友,就是这种卖惨型父母教育下的受害者。

这位朋友自小优秀,大学毕业后他几乎是所有同学当中发展最好的一个。但是他的性格,却很难被大家喜欢。

他常常表现得很自卑,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中,一旦有人比他做得更好,他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然后不断重复自己愧对父母的话,整个人也非常沉郁。

他跟朋友交往总是很“抠门”,大家一起出去玩,他一向是等着别人为他买单,偶尔他帮别人买瓶水,都会念叨自己对不起父母。说父母在家吃糠咽菜,他却在外面大手大脚。久而久之,也就没人敢跟他一起玩了。

后来,我们从跟他的交流中得知,他从小到大,父母都一直给他灌输他们家多穷、父母为了供他读书多么不容易等等。

他一直觉得他的父母之所以这么难全都是他造成的,他不配享受,不配得到快乐,他必须每天活在疲惫不堪中才算对得起父母。

03

泰曼·约翰逊曾经说过:“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我这位朋友从小到大,无论学业还是事业都很优秀,可大家都不喜欢他,他如今30多岁,连对象都没找到。

我们不能说他是失败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性格是有缺陷的。

其实他后来自己也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他曾跟我说,他家并不穷,他的父母都是高知,有着不菲的收入,他们家也没有什么额外的负担,根本到不了为了供他读书就让父母吃糠咽菜的地步。

他的父母之所以总是在他面前卖惨,根本原因就是希望他懂得生活的艰辛,刻苦努力,将来得以有出息。

初衷是好的。但这样的方式真的是错的。家教其实不仅是父母的说教,更是一种家庭环境的熏陶和耳濡目染。

如果父母常常在孩子面前卖惨,无异于给孩子的心灵背上沉重的枷锁,让他整日带着负罪感生活,这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孩子的成功,也不应该只看他学业和事业的成功,还应该看他有没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性。

04

这种“卖惨型”父母,带给孩子的影响真的是极为深远的。可遗憾的是,这样的父母并不在少数。

我在接触情感领域之后,有很多朋友都向我倾诉,说他们的父母总是在他们面前装得很惨,以至于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负罪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心态和生活。

这些父母,其实在无形当中,把一种凄苦和怨天尤人的负面情绪传递给了子女。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子女,也把这种负罪感深深藏在了自己的潜意识里,以后无论做任何事,那种潜意识里的负罪感都会随时跑出来,让他们无法得到内心的安宁。

布鲁尔·卡特说:“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比对孩子身体的关心更为重要,孩子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战未来,走向成功。”

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是希望孩子将来能够成功的,那么,请你一定要在关注他们身体成长的同时,不要忘了关注他们的心理。

你要知道,家传递的不仅仅是爱,还有父母的各种情绪和思想。父母心理健全,孩子才能心理健全。而一个成功的人,首先要有一副健全的人格和心理。

停止在孩子面前“卖惨”,别让你的孩子带着负罪感成长,这是你培养优秀孩子应该做到的第一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球通用家庭教育十一条黄金原则,寓教于乐,持久一致
::给离异家庭学生多一份关爱
影响孩子的一生,是家教和门风!
值得父母牢记一生的家教箴言
陈学琴--家庭教育中母亲素质的调查与思考
教育孩子的格言精选100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