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那些缺书的日子里

在那些缺书的日子里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 王青生

我出生在河北省南皮县一个普通的村庄,漳卫新河蜿蜒曲回,绕村庄而过,浸润着黄土,滋养着世代耕作于此的乡亲们。我出生于8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的春风刚刚惠及农村,但如华北大平原上任意一个普通的村庄一样,这里让人看到希望,却依然贫穷。

我们的教育相对落后,没有幼儿园,也没有育红班,只是谁家的孩子到了入学年龄便去学校里报个到。所谓的学校不过是占用一座已被主人抛弃的破院子,土坯筑的房子有厚厚的墙体,一进门先沉下去几十公分,像跌进一个半浅的坑。凿出的窗户很小,所以屋子里的光线十分暗淡,我们就趴在所谓的课桌(其实就是用砖垒半高的柱子,再找块木板架在柱子上)上写字。教书先生都是本村的民办代课教师,边自学边教课,农忙的时候,干脆把课一停,就带着我们去给他家里秋收去了。书包里永远只有两本书,一本是语文,一本是算数,老师很少留作业,除非哪天谁家粜了粮食,或是谁家来亲戚了,老师会即兴地让我们算算粮食粜了多少钱,请亲戚花了多少钱等。

每家生活大抵如此,自然对于贫苦并无微词,而书籍的匮乏,却成为了求学孩子们的心头之痛。我们渴望读到一切有文字的东西,我们会把家里包红糖或花椒大料的报纸偷偷读完再放回去包好,我们会把印有几个彩字的裹冰棍的那层纸反复读来,我们还喜欢过年放炮仗时,捡那些不响的炮仗,剥出里面的火药,读卷药的纸。左邻右舍谁家有本养猪的或种菜的、针织的书,我们都不会放过。若是能借到小说、故事会这样的书,真可谓喜庆的事,甚至要亲自拿笔抄一遍,底下里反复去读。我的读物也只有语文课本,每一册我都可以倒背如流,幸运的是,我有姐姐,我读完自己的课本就读她的课本,从来没有因为生字而放弃难得的读书机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书籍的贪婪欲望与日俱增。有一次赶大集,父亲遇到一个说不上多远的远房亲戚,两个人在一起聊天,他家孩子把我领进他家中,我几乎不敢相信,他家的藏书那么多,还有好多小人书和连环画。我第一次读到了童话,感觉和之前读过的书不太一样,里面的石头也会说话,里面的牛羊会唱歌,非常有趣。尽管父亲再三催促,我还是不愿离去,直到他进来一把把我拽走,远房的亲戚临送别时说欢迎我再去他家。当然从现在来看,无论哪个角度理解这都是一句客套的话,然而年幼的我却真真就相信了,总惦记着那一本本有趣的书。

那年冬天下了一场好大的雪,早晨起来我和村子里的几个同学穿着棉靴子,戴上棉帽子,踩着雪去上学。到了学校被告知当天停课了,我们几个在野外打了会儿雪仗,我突发奇想去借书,主意拿定我就一个人朝黑龙村去了。

黑龙村离我们村子有六七里路,若在平时,赶大集都是走路来回的,而刚下了大雪,整个大地一片白茫茫,耀得眼疼,哪里去分清哪里是路哪里是田地呢?我就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西边走。在雪地里走路远非想象的简单,身上冒着汗,可是棉靴子早就踩湿了,又粘又滑还冰凉,非常难受。我决定抄近路过去,也就是不用过桥,直接从河里冰上走过去。这要穿过一个大大狼窝(不是真的狼窝,下雨是雨水如何冲刷出来的大坑,有几米高),这个狼窝很长,有点古装剧里一线天的感觉,道窄而难行,有些怕人,就算在平时女人和孩子若不结伴都很少走这条路的。雪本来就很厚,加上刮风把雪都屯落在狼窝的低洼处,我一脚下去,多半个人高,一脚踩滑了,整个人就躺在雪里,雪钻进脖子里冰凉冰凉的。两边高处堤岸的雪,被风吹的奇形怪状,斜出倾俯,仿佛动静稍大就会引发一场大的雪崩,漳卫新河河面被厚厚积雪覆盖,仿佛新浆洗的被里,天空中没有飞鸟,除了咯吱咯吱的踩雪的声音,再也听不到别的声音,一切安静得吓人。

我壮壮胆子,哼起《霍元甲》的主题曲,越走越急,越想尽快逃离,越举步维艰。雪已经打透了半截棉裤,又冷又怕,最后干脆大哭起来,边哭边壮着胆子往前走。我记不清走了多长时间总算是到了远房的亲戚家。我的不请自来着实把人家吓了一跳,表妗子把我领到蜂窝煤炉子跟前给我烤火,倒满一大搪瓷茶缸热水,给我捧着。我冻得牙齿直打冷颤,一时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只是在那里哭。

待我暖和过来,和表妗子说明了来意,表妗子一下子也落下泪来,她把我领到她家书房里,让我自己随便选。我选了几本故事书和一本童话,这才发现天色已经不早了,表舅料想此时家里人找不到我会着急,而那时也没有电话,所以赶紧把我送回家是要务。表舅牵出老黄牛套上车,抱了几捆棒子秸散在车上,让我坐好,又找了个破被套苫在我身上。牛车从雪上压过发出吱吱的响声,表舅举着鞭子,时不时抽出一个清脆的响儿来。

家里人找我已是乱成一团,我还没进村,就听见有人喊“别找啦,老三回来啦!”村子里很多人已经聚在了我家,我知道自己闯了祸,惴惴不安地从牛车上下来,怯生生地望着满脸怒气的父亲和满脸着急的母亲。若是平时父亲肯定一脚把我踹进雪堆里,可是那天母亲一把把我搂进怀里,哭着说回来就好了。表舅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通,村子里的人对这个新奇的事,尴尬着笑着慢慢都变成了沉默。

夜很深了,我还糗在被窝里读着自己借来的书,那一刻的幸福感一直延续到梦里,我梦到自己借到了许多喜欢读的书,那一刻的幸福感一直延续到现在。

(选自《诗意文集 百名青年语文才俊谈读书往事》)

由吉林教育出版社策划的、王青生老师执行主编的、凝聚百名诗意语文工作室成员和全国各地百余名中学生心血的《诗意文集:东西南北中  百名中学生说语文学习的故事》《诗意文集:百名青年语文才俊谈读书往事》两本文集已经出版。

两本诗意文集是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的老师们及其弟子们,为广大语文爱好者们奉上的精致好礼。文集以最真实、质朴的笔触讲述笔者的阅读故事,旨在借助工作室成员广泛分布的地理优势,将全国20余省市直辖市,或中心或偏远或发达或落后地区的师生的阅读现状原生态地呈现给读者,为语文阅读调研与教学提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携冬而至,恰迎新元。公众平台应运两岁之交而生,寄革旧布新之初望,蕴16级部之情怀,历秋冬百日之厚淀,期明春百花之未来!平台宛如新窗,新者,务力求实不拘一格也;窗者,以小窥大切磋精进也。16年级鉴映过往,致力当下!往事如昨,依稀岁月历历有痕;见贤思齐,择其善而补己不足;继往开来,勇创新敢为人先!荣辱兴衰,任重道远,无论匹夫丈夫,我辈且行!     

(王青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王青 书《沁园春.雪》,值得欣赏,感谢分享
创作谈 | 此事不关惨与烈
【寻访重庆最美女教师】帮学生把优秀作品整理成集 她的课堂里有“诗和远方”
【甘肃】王青卓《​落雪即景》指导老师:韩兴月
【”诗意的冬天“征文展播】顾胜利 | 冬日书
语文教学的“三心二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