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言青语7】怎能缺少了对粮食的敬畏?

今天在做吃饭调查回来的路上,我看到一个男生买了三个人的饭,往教室带。年级部规定不得将饭菜带进教学楼,因为饭菜的气味会影响班级其他孩子学习,(牛奶和水果可以带进教室,孩子们正在长身体,课间可以补充一些维C和钙。)更主要的是通过让学生们自己去吃饭让在教室里整整坐了半天孩子们出来活动活动、透透气,同学之间说说话。

我对男生说:“咱们不允许将饭菜带进教室,是不是?”男孩慌张地说:老师,我错了!我说“这不算错误,我不批评你,但是记住下次不要给同学们带饭了,既然你都买来了,这样吧,你把饭放楼下台阶这里,我给你看着,你去喊那三位同学过来吃就行了。”

我等了有三分钟左右,男生满头大汗跑下来,说“老师,她们说了,不吃了,把饭扔掉就行了。”我诧异地问:十几块钱的饭就扔了?“是的,老师,她们说不吃了不要了,扔了吧!”我说:“不行,孩子你过来,第一绝对不可以浪费,第二绝对不能不吃饭。这样你把饭带到你老师的办公室里去,让三个女生去老师办公室里去吃,别往班上带了,一定记住以后不要带饭了。”

男生走后,我心里特别难受,现在的孩子怎么缺少了对粮食的敬畏呢?我自己出生在农村,南皮是农业大县,从小就被父母灌输了“爱苗如爱子”的朴素思想,正月二十五打囤的时候,我们都将五谷奉为神明,以农村人浪漫的方式取名叫“田生日”。我自己在初高中求学时,家境不是很好,每天琢磨着如何能让自己口袋里有数的钱花到月底,经常能够感受饥肠辘辘。正因为饥饿,我一直很敬畏粮食,读大学时,食堂的馒头沏底子,很多人揭掉底子只吃上面,我舍不得,我就把底子吃掉,管饱就行啊;读研究生时,我因为把饭碗里的米饭吃得一粒不剩还被同学取笑过。我也没有因为吃不好而没有完成学业,而且每一步迈得更踏实、更自信。

我害怕孩子们缺少了对粮食的敬畏。没有饥饿的感觉,你体会不到饱食后的满足。尽管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是孩子们却体会不到生活改善带来的愉悦;尽管现在的学习环境好了,但是却不能激发学生们更努力地学习。一切来的太容易,他们就不懂珍惜。现在的孩子们缺少目标、动力就不难理解了,因为没有“饥饿”推他前行。我当年努力学习为了摆脱农村,可是他们为什么要努力呢?

缺少了对粮食的敬畏,就缺少了对劳动的敬畏,缺少了对生命的敬畏,在精英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我更想让我教的学生做最普通的人,生活里有茶米油盐,日子里有酸甜苦辣。勤俭节约不应因物质富裕而不复存在,任何时候它都应该是人骨子里最闪光的精神品质!贫寒已经远去,食物因多而贱,你有多久没有“饥饿”的感觉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粮食危机,警钟长鸣——听老父亲讲述1960年那个饥饿的冬天
我不是“师神”
原创 | 冲饭『蔚为豪』
【平 安】最小的朋友
爱你没商量
我的班主任生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