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读《论语》:泰伯第八.5

泰伯第八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1),以多问于寡(2);有若无(3),实若虚(4);犯而不校(5)。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6)

【注释】

(1)以能问于不能:能,能力,才能.问,请教.

(2)以多问于寡:寡,少,缺少.

(3)有若无:有,这里指有学问.

(4)实若虚:实,充实,充满.

(5)犯而不校:犯,冒犯,受人侵犯或侮辱.校(jiào),同较,计较.

(6)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昔,从前,过去.

【译文】

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丰富却向缺少知识的人请教;有才学却好像没有一样,学识充实却好像虚空一样;受人冒犯却不计较。以前我的一位朋友就是这样做的。”

【感悟】

读到这篇文章,是不是马上会想起“不耻下问”这个成语呢?
对了,这就是不耻下问的最好实例。看过我们《论语》系列文章的朋友,应该还有印象,“不耻下问”这个成语,是我们在介绍《公冶长》篇第十五章的时候讲过的,孔子说孔文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在今天介绍的这篇文章中,曾子说的“昔者吾友”,也是这样做的。“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这就是对“不耻下问”的最好注解。而且,“昔者吾友”的修养和境界还更高一筹:“有若无,实若虚”,这就比不耻下问更进一步了。“不耻下问”,感觉上还有“上”和“下”、“能”和“不能”、“多”和“寡”的区别,但“有若无,实若虚”就完全消除了的这个区别,因为他就是“无”和“虚”的样子啊!更厉害的是,“昔者吾友”还“犯而不校”,这是多么高的境界啊!
至于曾子所说的“昔者吾友”这个“吾友”是谁?历代注家大多认为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颜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泰伯第八·5》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每日学论语#8.5【2017-1-12】
泰伯篇第八 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第186期】音频学《论语》何为“犯而不校”
《论语讲要·泰伯第八》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