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读《论语》:乡党第十.26
乡党第十
二十六
升车,必正立,执绥(1)。车中,不内顾,不疾言(2),不亲指。
【注释】

(1)执绥:绥(suí),车上的绳子,登车时作挽手用.

(2)不疾言:疾言,急遽地说话.

【译文】
孔子上车的时候,一定要先端正站好,然后攀着车上的绳子登上车去。在车中的时候,不回头看,不急遽地说话,不用手指指点点。

【感悟】
在古时候,车真的是一个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特别是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能够乘车出行的人,可不是普通老百姓。我们之前介绍过,据史料记载,孔子在鲁国曾担任过中都宰、司空、大司寇摄相事等职务。所以,孔子有自己的专车。
我们曾经在《为政篇》的第五章介绍过,“樊迟御,子告之曰……”,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不光有车,还有专职司机。这并不是孔子爱讲排场、爱摆谱。这是那个时代礼制的需要,什么身份的人配什么样的车、配多少粮食,甚至穿什么样的衣服,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尽管如此,当“林放问礼之本”的时候,孔子的回答是“礼,与其奢也,宁俭”,就是说在规定的范围内朴素节俭,千万不能奢侈铺张。
这一点,从孔子的乘车礼中,更能看出老先生一丝不苟的精神和宁俭勿奢的作风。“必正立,执绥”,动作到位,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故意摆谱;在车子行进当中的时候,孔子也肯定是“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不东张西望、不急遽地说话、不用手指指点点,就这么规规矩矩,绝不制造紧张、有意显摆或装神弄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党篇第十 10.26
10-26乡党篇。
【共读】《论语》乡党篇第二十六
【第261期】音频学《论语·乡党篇第26章》孔子乘车时的容貌说明什么?
素说《论语》:乡党篇(十五)
如何成为一名真君子?仁、智、勇,缺一不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