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放战争期间四平战斗用血的代价为朝鲜战争提供了宝贵的作战经验

解放战争期间,最残酷的仗发生在这那里,发生在东北的四平,东北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曾四次在四平发生大规模的战斗,有胜有失,双方死伤人数均数以万计,战斗异常血腥残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其中两次攻防战役失败的经验教训为后来发生的抗美援朝的朝鲜战争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避免了在朝鲜战争中可能发生的错误,为朝鲜战争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四战四平,用四个字来形容,这四个字就是“雪白血红”,白的是雪,是白绷带,红的是鲜血,四次在四平的战斗,双方直打得是尸山血海,在双方将士的心中留下了永远不能磨灭的印记,战斗中所获取到的经验教训将伴随参战将士的一生,而参加朝鲜战争的志愿军的主力就是东北野战军,这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必然在朝鲜战争中实质性地发挥影响。下面我将具体地说明那些是四平战斗中的经验教训,那些是朝鲜战争中成功地依靠这些经验教训从而越过了可能的陷阱。

四战四平指的是, 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同国民党军队在四平的四次作战。第一次作战是东北民主联军为了夺取战略要地四平,同驻守在四平的国民党军队展开战斗,并攻克了四平。第二次作战是国民党新一军等部队全面进攻四平,东北民主联军守城部队进行阻击,打响了四平城区保卫战,最后弃城撤退。第三次作战为东北民主联军向四平进攻,与国民党军在四平决战,最后不克撤退。第四次作战为四平收复战,是东北人民解放军肃清四平国民党守军,收复四平。这四次作战第一次和第四次东北野战军都是在集中优势兵力的情况,以多胜少,以碾压之势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相对轻松地攻克了四平。而第二次四平作战是东北野战军取守势,防守四平,没有成功而撤退,第三次是东北野战军取攻势,集中兵力攻打四平,没有攻克四平而撤退。第二次、第三次四平作战,攻守双方力量相对差距不大,我军均没有完成预期的作战任务,且付出了较大的伤亡代价,以撤退而告终。

我军进入东北以后,战斗经验不断成长。在大兵团正规战和城市攻坚战中取得侦察、组织、步炮协同、攻坚和城市作战诸多经验,国民党将领一开始认为我军只能从事游击战和运动战,在正规防御战和攻坚战上缺乏经验,而四次四平作战,让国民党认识到共产党的军队已经今非昔比,已经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骁勇之师。

第二次四平保卫战是在当时中央高层战和不定的情况下,为了保住我党在东北的胜利成果,最起码是保住大半个东北,命令东北野战军死守四平,要让四平成为东方的马德里。在杜聿明的指挥下,国民党新一军和七十一军紧紧靠拢,集中优势兵力,倚仗空中支援和地面猛烈的炮火,向我四平守军发动猛烈进攻,我军英勇阻击,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同时,廖耀湘的新六军在攻克本溪后,在开原方面蠢蠢欲动,即将对我军形成合围之势。

四平保卫战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城市防御战,时间是1946年4月18日至1946年5月18日。当时的情况是敌强我弱,我军处于相对劣势,如果过多地看重一城一地的得失,就会失去我军的运动战的长处,使我军处于相对劣势。此时如果坚守四平,正中国民党下怀,在四平和我军决战,利用相对优势的兵力,打垮我军,从而奠定国民党在东北的胜利。守卫四平的当时都是我军的精华部队,如果被国民党部队围歼,我党在东北的胜利果实将荡然无存。

此次战斗我军已有八千多人牺牲,形势十分严峻。东北野战军最高指挥官林彪在请示了中央以后,果断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从而有效地保存了我军的实力。林彪为鼓舞部队士气,事后解释说这就像俄国的库图佐夫指挥的莫斯科大撤退一样,拉开了敌人的防线,换取了消灭敌人的有利时机。林彪这一说法事后证明是正确的。当时敌强我弱,我们是一个拳头,敌人是几个拳头,我们撤退,敌人追击,就是将拳头变成了手掌,我们再一个个地折断其手指。当时我军的策略是让开大路,占领两厢,这样敌人分兵据守,兵力分散,而我军在农村通过建立根据地,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夺取胜利。四平保卫战成功撤退,就是正如拿破仑所说的那样,不做敌人所愿望的任何事,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敌人如此愿望。

1950年12月31日—1951年1月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突破“三八线”,发动了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部队进攻的第三次战役。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兼“联合国军”司令看到了志愿军后勤补给存在弱点,致使志愿军只能持续七天的攻势,每天只能前进二十公里,于是主动撤出汉城,诱使我军深入。同时在我军后勤补给出现危机时,于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对我军发动进攻。我军广大指战员有国内战争的宝贵经验,有四平防卫战的血的教训,识破李奇微的这一阴谋,在我军攻克汉城后,没有像当初国民党占领四平以后乘胜长途追击,致使战线拉得太长,给敌人以可乘之机,落入敌人的阴谋,而是像当年我军主动撤离四平一样,主动撤离汉城,不给敌人留下围歼我军的机会。可以说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在新的战斗中发挥了影响。四平保卫战具有教科书般的意义。

1947年,经过一年多的恢复发展,我军的军事实力有了很大增长,东北民主联军已经成功阻挡住了国民党的进攻,并展开夏季攻势,先后占领长春、吉林市及四平周围数十个中小城市。6月份,我军准备收复四平,开展了四平攻坚战,使四平的攻守双方再次更换了角色。这次进攻,以民主联军1纵、6纵和西满纵队为攻城部队,我军有近十万人。国民党方面,陈明仁防守四平的部队计有第71军、第54师四个半营、保安第12区第17团,以及辽北省保安第1、第2团,辽宁省保安第1团等部,有三万四千人。陈明仁在防守四平时,发现四平城中俄国的哥特式建筑和日本的东洋式建筑,竟然是按照现代战争防御体系的要求来设计和建筑的。这些建筑的形成,也许是因为四平战略位置重要,当年驻守在这里俄国人和日本人均都把这里作为一个战略据点加以建设的。看到这一点后,陈明仁大喜过望,立即动员大量人力和物力加以修固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又拆除大批民房,修筑了更多的工事。

四平攻坚战打响后,我军受到了陈明仁部队的有力阻击。我军部队冲进城中后,就被敌人分割包围。敌人用坦克作为活动堡垒,堵住突破口,大街小巷又布满了掩体,几乎每个街口墙角都有地堡,窗口、楼台到处都喷吐着火舌。敌人在每座房屋的院内都筑有地堡、暗沟、交通沟,相互联系,我军每攻克一地,都会付出很大代价,不能全歼敌人。在敌人新六军作为援军逼近四平时,我军只能选择撤退。此战我军牺牲了一万多人。陈明仁这种防守打法让我东北野战军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记。陈明仁作为够格的对手,在他后来起义后,也被任命为我军第二十一兵团司令,荣膺上将军衔。在1948年3月,我军四战四平,攻克四平以后,有人请示要将国民党在四平的工事拆除,林彪则在这份请示上批示道:“四平工事暂不折,以便我学习作战用”。可以说四平攻坚战对我军如何防御和攻坚都留下了书本上永远都学不到的知识财富。

这些知识财富在朝鲜战争中起到了举重轻重的作用。1951年4月以后,在朝鲜战场,敌我双方开始了逐山逐水的攻防对峙。我军运用了解放战争期间所获得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像四平攻击战这样不寻常的战斗中所获得的鲜血凝炼出来的经验教训,开展了大规模的坑道作业,修建了地上地下的各种坑道,在打击美军和韩国军队中大展神威,取得了不俗的胜利。特别是在上甘岭战役中,由于我军拥有坚固的坑道工事,敌我双方在表面阵地上失而复得、得而复失,我军有效地守住了上甘岭,打垮了敌军的进攻,使敌人意识到无法通过军事取得胜利,从而促成了停战谈判的达成。

四平作战促进了我军大规模兵团作战能力的提升,为我军现代化的进攻和防御提供了样板式的战例,有效地提高了我军战斗力,为我军以后的历次作战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在朝鲜战争中我们可以看到了其成果的影子。我军一脉相承的战史传统塑就了我军是一支战无不胜之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放时期,我军几大野战军中,你知道哪个野战军败仗最多?
四野的十大猛将,谁最能打?韩先楚勉强上榜,邓华都没有进前三
解放战争头一年11场大战役,华东野战军战绩超群,令人钦佩
【每天老照片】-1万-9319-在19位兵团司令员中,哪一位司令员的军衔,是在1956年授予的
四大野战军主帅,为什么二野的刘伯承,没在志愿军选帅当中呢
解放战争1947年西北野战军仅有3万兵力,为何国军却毫无办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