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旧事敝帚:老北京最神秘的水域:高水湖和养水湖

  

  老北京最神秘的水域:高水湖和养水湖(行走北京段的大运河)

  祁建

  自古以来,京西是北京的主要水源。玉泉山地处永定河洪积扇下缘,有丰沛的地下水,低洼之处,往往平地出泉,积水为湖。

  历史上,玉泉山下是一片水乡泽国,密集的河湖港汊分布在玉泉山东南一带,著名的有高水湖、养水湖等。

  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了筹备崇德皇太后(孝圣宪皇后)的60大寿,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将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当时,乾隆帝以治理京西水系为藉口下令拓挖西湖,拦截西山、玉泉山、寿安山来水,并在西湖西边开挖高水湖和养水湖,以此三湖作为蓄水库,保证宫廷园林用水,并为周围农田提供灌溉用水。乾隆帝以汉武帝挖昆明池操练水军的典故将西湖更名为昆明湖,将挖湖土方堆筑於湖北的瓮山,并将瓮山改名为万寿山。

  乾隆二十四年(1759),影湖楼四面环水,成为静明园墙外的一处以水景取胜的景点。登楼观赏玉泉山、万寿山以及远近的田畴湖泊,面面得景俱佳,正如乾隆所描写的:“玉峰塔影近窗外,万寿山光远镜中。”每当水关启闸放水时,放舟顺激流而下,也是很有趣的水上活动。乾隆曾赋诗以咏其事:“围墙命启闸门扁,顺水放舟势建瓴;顷刻湖心楼便到,影来远近列峰青。”

  

  咸丰十年(1860)北京西北郊诸园遭到英法侵略军的焚掠,静明园亦未幸免于难。园内建筑物大部分被毁,光绪年间曾部分地加以修复,西太后居住在颐和园期间经常乘船到静明园游览。辛亥革命后曾一度作为公园向群众开放,又修复了一些建筑物,湖光山色大体上完整如初,仍不失为一座保持着原有特色的行宫御苑。

  

  据金人碑记记载:“燕城西北三十里有玉泉,自山而出泓澄百倾。及其放乎长川,浑浩流转,莫知其涯”。金元朝时代开金水河将玉泉山水引入城内。清乾隆朝在修建颐和园的同时对玉泉水系做了大规模系统整治,当年新开掘的昆明湖和长河至今惠泽京城,闻名八方。

  从高水湖到养水湖(北坞公园一带,今消失)、泄水湖(中坞一带,今消失),西高东低,当年这样有层级地蓄水,由金河贯通,有利于西边高处农田得水,和调蓄水量。

  

  清代的《日下旧闻考》里记载》(静明园)小东门外长堤石桥上建石牌坊二。石桥东牌坊额曰“湖山罨画”、曰“雲霞舒卷”;西牌坊额曰“烟柳春佳”、曰“兰渚萍香”。桥下水北注玉河,沿河皆稻田,又北为石道迤逦至青龙桥,即达清漪园撵道也。

  旧时玉泉山泉水异常充沛,金代就有碑刻记载“燕城西北三十里有玉泉,自山而出,泓澄百倾......”。元代自建元大都以后,为了解决元大都水源问题,兴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最著名的当然是白浮瓮山渠,同时也挖掘了引玉泉山水入京城大内的金水河。到了清乾隆年间扩建了昆明湖,昆明湖湖面东移,在昆明湖西侧又挖掘了高水湖、养水湖和泄水湖,用以确保周边农田灌溉,并用以调节北长河、昆明湖水量。

  

  石牌坊建于清乾隆年间,古时是玉泉山取水送往皇宫的必经之路,原来两座牌坊之间有一座石桥,石桥下面是一座一孔闸。每天往宫里拉水的驮畜都从这里走过。

  

  北坞公园把养水湖位置上的湖面称为”高湖塔影“,可能是因为”养“字不那么好听,而”高“字更有感觉,实际上真正的高水湖,在养水湖的西侧和北侧。最北端有一孔闸,一孔闸两侧为界湖楼牌坊。牌坊均为三间四柱,但东侧后来因为修路,被拆掉了一间。最早湖山罨画坊牌楼也不在这里,因为整修水利移到这里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海淀:玉泉山下双石牌坊
北京深度(35)颐和园四:|追觅隐逝仙岛,独步西堤芳华
园外园之四·影湖楼公园
寒冬再游畅观堂
岂止是造就了一个颐和园?——昆明湖水系变迁的深远意义
细细体味颐和园一一昆明湖水上造景的构筑物 西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