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食品产业“低碳”革命:高瓴连投两家替代蛋白公司

  近日,可食用微生物合成蛋白领跑企业昌进生物科技完成5500万元Pre-A轮融资,高瓴创投领投。

  昌进生物创始人骆滨表示,昌进就是Changing,昌进的目标是“应用创新生物技术引领人类能量和营养来源的革命,以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将合成生物学技术降维应用于食品。”

  替代蛋白这个概念,对于大众来说还有些陌生,但其已是合成生物学领域一个重要的产业方向。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表明,工业化畜牧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比整个运输业排放量的造成的影响还要大。其发布的《全球牲畜环境评测模型》显示,为人类提供每1吨蛋白质,“需要养375只羊、且会对2750亩植被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减少对动物蛋白的过度依赖不但有助于缓解粮食安全问题,也对实现碳中和有重大意义。波士顿咨询2021年报告指出,到2035年,替代蛋白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2900亿美元,其中植物基制品将达到69%的市场占有率,依次是微生物发酵蛋白(22%)和细胞培育蛋白(9%)。

  而农业部近日印发的《“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也指出,要“突破合成生物技术,构建高效细胞工厂和人工合成生物体系。研究新型全基因组选择模型,建立适合不同动植物物种的全基因组选择平台。” 尤其需“布局前沿与交叉融合技术,发展未来食品制造。研究细胞培养肉、合成蛋奶油、功能重组蛋白等营养型食品的培养和制造技术”,推进农产品(5.72 +1.06%,诊股)资源梯次高值利用食品组学、功能性食品、分子食品创制等方向的技术创新。

  昌进生物正是替代蛋白领域的一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公司。在昌进生物看来,人类传统的食物链效率偏低,对土地占用、碳排放以及环境污染均存在巨大负担,食物链亟待一次绿色变革,昌进以“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掌握了该领域的创新主动权和产业化主动权”。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关键底层技术建设,预计2022年初步实现产业化。

  高瓴方面则表示:“替代蛋白方向的技术攻坚,不但能改变人类蛋白质的供给和生产方式,同时对于实现碳中和有重大前瞻意义。昌进生物从自然界中寻找能作为人类新型食物来源的微生物,在高通量筛选、定向诱变、基因编辑等多个维度,建立独特的细胞工厂,实现蛋白质等重要营养物质的合成,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安全、更低碳的蛋白质来源。” 对于在合成生物学、微生物工程学和食品工程学等交叉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技术创新,高瓴将持续关注。

  昌进生物不是高瓴在替代蛋白方向投资的第一家公司。两个月前,高瓴创投同样领投了国内领先的细胞培养肉公司周子未来的A轮融资。周子未来核心团队2019年创制出中国第一块细胞培养肉,目前已经在种子细胞提取与干性维持、细胞悬浮放大生产、无血清培养基以及产品研发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

  高瓴表示,看好周子未来打破技术垄断,“为未来细胞培养肉的成本降低和规模化量产提供核心技术支持”,而替代蛋白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中国、乃至与全球实现碳中和都关系重大。这也是高瓴持续加注这一方向的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物科技元宇宙:重建地球生态健康
“人造蛋白”何时走上餐桌
合成生物学在未来食品工业的应用及其影响
无细胞合成生物技术——革新生物医药产业的新兴策略
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中药复杂体系研究中的应用
你知道蛋白质组学曾经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