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校服采购现状调查》发布

  1月11日,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校服产业研究中心发布国内首个《中国校服采购现状调查》报告,编写委员会、联合编写发布单位国浩律师事务所和研究中心成员单位企业等共同就中国校服采购的法规与政策现状、供需概况、典型模式、监管现状等采购相关方面展开了分享与讨论。中国校服采购逐渐呈现出市场化的发展态势,促进了行业近十年来的品质化、品牌化态势,对于依然存在市场竞争机制不足、区域行政垄断、规范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需各方共同发力进一步推动立法完善、规范校服采购模式,推动校服优质供给。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校服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杨金纯表示,虽然中国校服采购模式复杂,但只要政府、学校、企业能够真正做到为学生考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都将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因此,监督方只做好监督,不越界、不错位;建议方只提宝贵建议,不拍板、不包揽。实际采购过程中做到去行政干预和权力主导,将校服的选择权归还给学生和家长,通过市场的手段,既满足学生和家长的实际使用需求,又可以促进校服产业的长久健康发展。”

  报告显示,目前在国内主导校服釆购的单位主要有政府、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由这三个单位自主组织或委托招标代理机构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询价、备案等方式选购校服。

  校服行业由于其特殊性,一直以来受到了多部门的较强监管。据《中国校服采购现状调查》报告显示,经不完全统计,校服部门的监管体系涉及国家发改委及各地分支机构等15个部门。校服行业横穿了教育和服装两个跨度较大的领域。一方面,作为校园美育的一个微小载体,难以进入教育主管部门的日常视线范畴;一方面,校服的质量与采购监管又因其特殊性区别于流通领域服装,“多部门、强监管”的管理格局由此形成,市场竞争机制不足的弊端也伴随家长的品质、审美需求升级而日益凸显。

  据报告联合编写单位国浩律师事务所律师朱玉娟介绍,无论从国家层面的教育部还是地方层面的各地教委或教育厅(局)出台的校服管理文件,均属于指导性规范文件,不属于立法性文件,效力层级低,没有法律强制约束力,各地教育部门可选择性接受“指导”。“厘清校服采购中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委会/家长的职责、角色和定位对于规范校服采购至关重要。”

  针对相关问题报告认为,推动立法不仅仅是公权力机构的职责,行业协会和校服企业在推动制定法规规章中有重要的话语权。行业协会或商会可在行业调查、行业统计、行业标准制定、行业资源整合、行业交流对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商生存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校服与中学生形象之间的联系
【戏说教师的苦和乐】教师的现状调查报告
家庭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让校服成为穿在身上的“美育教科书”
如何采购?如何保质?如何监管?(校服征求意见稿)请你来提意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