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难以适应的旅途餐饮

钟家茂

   

  这次美国、加拿大之旅的一个深刻的感受,是我与老伴都不太适应旅途的餐饮。虽然我们以前曾多次去国外旅行,但往往是以一地为中心进行活动,只要在居处找到一家合适的中餐馆作为就餐地点,用餐就不成问题。这次旅行,流动性大,有时一天换一家旅馆,吃饭就成了问题。

  早餐本来不是问题,但多好的东西,如果天天重复,就会日久生厌。我们下榻的大部分旅馆,多提供“免费”(其实包括在房费中)美式早餐:热菜有煎培根、小香肠、炒鸡蛋、炸土豆,还有多种面包,加上酸奶、奶酪、牛奶、咖啡、茶类、橙汁和新鲜水果,一餐下来,可以吃饱。头几天,大家都觉得不错;但过了三四天后,食欲递减;到最后几天,早上只想吃一片烤面包,喝一杯茶,吃点水果,别的都不想吃;以致于我回到北京后的一个月内,一想起美式早餐,就有些反胃。

  这次旅游,有两天是由旅行社提供午餐,两次都是冷玉米薄饼卷生菜。第一次,我勉强吃下,老伴不太适应;第二次,老伴根本没碰,只吃自己随身带的一点零食。其余所有正餐都得自己解决。我们的首选,当然是中国餐馆。但问题在于,即便是在西雅图,中国餐馆也并不多,即便有时找到了,他们烹调出来的菜肴,也没有中餐味道。我们在西雅图一家叫“红馆”的中餐馆点了“溜鱼片”和“鱼香茄子”,他们的鱼片与茄子都未过油,只是用水“焯”了一下;鱼片下料前也未“炝锅”,味道寡淡而微带腥味;茄子用水煮熟后,浇上廉价的越南豆瓣辣酱,与真正的鱼香茄子的味道相去甚远。

  我常听说,中餐馆开到国外后,为了适应当地人的口味,都变成中不中、西不西的餐食。这次美、加之行,眼见为实,让我感同身受。我认为,中餐为迎合当地人的口味而变,是其原因之一。其二是由于正宗的中餐,制作过程繁杂,费工、费时,烹调大多数需旺火、热油炸炒,油烟污染较重;许多餐馆为了节约成本,不用真材实料,为减少油烟,该炒的不炒,该炸的不炸,多用水煮代替;尤其是在机场、车站等室内的封闭空间加工的中式快餐,更是如此。这样发展下去,岂不毁了传承千年的中餐美誉!

  在找不到中餐馆时,我们只好另寻出路。这次旅游,我们吃过美国、越南、泰国、土耳其和墨西哥的饭菜,它们虽各有特色,但我们还是不能适应。

  美国的“滚石”餐厅,以牛排、汉堡闻名。我点了一例汉堡,面包(盖)、煎牛肉末排、煎荷包蛋、奶酪、番茄片、生菜、面包(底)依次斜放盘中,我吃完以后,就不想再吃类似的食物了。

  我们在墨西哥餐馆吃过牛肉打戈(打戈是墨西哥包卷着肉类或蔬菜的玉米薄饼),上主菜前,服务员赠一盘油炸玉米饼薄脆,既香又酥,让我胃口大开。主菜上来,一个大盘中有小半盘炒牛肉片和两张烫手的玉米薄饼,我入乡随俗地用手将饼卷肉,免强吃完一个,就无法再咽,从此,对墨餐失去兴趣。

  我在曼谷工作时,曾时不时地吃泰国菜,觉得口味独特。这次美、加之旅,无助之际,也曾吃泰餐,但印象不好。如简单的虾仁炒饭,他们不用生虾仁而是用水煮熟的虾仁,加之米饭硬而夹生,让人难以下咽。

  无奈之时,也曾吃过土耳其饭,它以手抓饭、土耳其烤肉(切成薄片)为主,配以奶酪末、青菜,看似荤素搭配,但由于米饭和烤肉之中放了香料,吃完之后,余味不佳。

  经验证明,旅行要住好、吃好、玩好。我理解的“好”,不是昂贵、高档,而是适宜、可心。这次旅游,住、玩安排都很不错,唯独“吃”上让人闹心。究其原因,可能是:

  一我们已步入老年,饮食习惯已经“固化”,一有变化就接受不了;

  二有时即或主观上想入乡随俗,但适应能力较差;

  三我们喜爱的中餐,为了在异国他乡生存,确实在经历着与别的餐饮文化趋同的过程,对此,国内去的人难以接受。

  回到家后,吃着自己做的粗茶淡饭倍感香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墨西哥薄饼
教你做墨西哥薄饼,存放两三天还是软软的,简单好学又好吃
一个中餐馆如何在美国一年狂赚138亿美元?来看看这张风靡美国的中餐菜单吧
墨西哥母亲节“三大件”:中餐、华为手机、本土剧
墨西哥风味玉米薄饼的做法
P.F.Chang:连锁美式经营的中餐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