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仙桃市:聚焦黄鳝产业推进乡村振兴
userphoto

2023.10.22 湖北

关注

主持人:仙桃市是湖北省特色水产品优势区,是全国唯一的“中国黄鳝之都”。近年来,仙桃市委、市政府把黄鳝作为农业第一富民产业培育,冲刺百亿支柱产业。

目前,仙桃黄鳝的规模如何?有哪些突破和创新之处?仙桃如何以产业振兴为抓手,推动全省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

今天,非常荣幸邀请到仙桃市副市长雷荡做客在线访谈,与网友们进行交流。

雷荡: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参加省政府门户网站的在线访谈,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长期以来对仙桃的关心和支持。

主持人:全国黄鳝看湖北,湖北黄鳝看仙桃。雷市长,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仙桃黄鳝的规模有多大?有哪些独特之处?

雷荡:筚路蓝缕三十载,硕果累累谱新篇。仙桃黄鳝从张沟镇“一镇一业”起步,发展成沿东荆河10多个镇的“多镇一业”。2021年,全市黄鳝养殖面积10万亩,成鳝产量6.3万吨,占全国产量20%以上,产业链综合产值过40亿元。黄鳝产业链上集聚了苗种繁育、网箱养殖、稻鳝共作、生产加工、饲料鱼药、冷链物流、交易市场等100多家经营主体。拥有全国技术最优的黄鳝苗种繁育基地——忠善黄鳝苗种繁育专业合作社,全国规模最大的黄鳝养殖基地——洪渊泽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全国最大的黄鳝加工基地——中合卫祥水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全国最大的黄鳝产地交易市场——先锋村黄鳝交易市场,全国最大的黄鳝物流中心——强农水产专业合作社,全国最大的黄鳝饲料加工企业——湖北嘉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黄鳝产业已成为全市最具区域带动力、行业引领力、品牌影响力的特色农业产业。

主持人:在您的介绍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的全国之最,行业之先。仙桃黄鳝产业取得了这么多优秀的成绩,您认为有哪些原因呢?

雷荡:持之以恒,成就富民强市产业。一是群众基础好。今年我市黄鳝养殖规模达11万亩,黄鳝养殖户1.1万户,从业人员2.67万人,已成立78家黄鳝专业养殖合作社,建成2个黄鳝专业交易市场、2个黄鳝出口备案基地、4个黄鳝苗种繁育基地,其中张沟镇先锋村全村从事黄鳝养殖,群众养殖热情高。二是养殖技术优。我市黄鳝养殖经过20多年探索,已形成了成熟的养殖技术,养殖技术由地方标准升级为省级标准,还制定了饲料、病害防治、种苗培育等地方标准及规范。形成了黄鳝两年段模式、温棚寄养鳝种模式等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展规模化黄鳝人工繁育、生态繁育、新品种选育等技术突破与储备。三是科技应用广。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黄鳝产业的政策支持,黄鳝养殖、繁殖、病害、营养等方面的研究力度正逐步加强,洪渊泽合作社与上海农科院周文宗博士合作,建立了黄鳝温棚立体式四季滚动孵化繁育基地;卫祥合作社聘请长江大学杨代勤教授常年作为技术指导顾问,建立了全国最大的黄鳝仿生态有土繁育基地;忠善合作社聘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李忠博士进行技术指导,建立了黄鳝苗种工厂化人工催产繁育基地。将黄鳝的科技成果、技术专利直接与生产相结合,转化为生产力,黄鳝养殖业科技含量大大提高,促进了养鳝业的快速发展。四是产业链条长。立足仙桃资源禀赋和黄鳝特色产业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坚持生态和质量效益优先,形成集遗传育种、生态养殖、病害防治、饲料研发、精深加工、餐饮休闲为一体的黄鳝全产业链。

主持人:多年来,仙桃市委、市政府将黄鳝作为农业第一富民产业。请问雷市长,仙桃市在培育产业方面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雷荡:好风凭借力,众志绘宏图。从顶层设计到顶层推进,仙桃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推动黄鳝产业高质量发展。编制了《仙桃市黄鳝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印发了一系列政策保障文件,市委书记罗联峰专题研究,市长孙道军现场协调,为产业发展点睛把脉。通过黄鳝产业示范带、张沟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西流河稻鳝共作产业园的“一带一镇一园”黄鳝产业核心区项目建设,仙桃构建起黄鳝苗种繁育+网箱养鳝景观+稻鳝农事体验+黄鳝精深加工+黄鳝饮食文化+黄鳝营销推介的“六+”全产业链体系;通过延长产业链、贯通价值链、集群富民链,30公里黄鳝产业示范带初具规模。

主持人:我们看到最近几年仙桃市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有力措施,大力推动黄鳝产业链建设。请问目前已取得了哪些突破呢?

雷荡:格局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勤劳智慧的仙桃人民,以敢为人先的勇气,一举突破黄鳝人工繁育和生态繁育的核心技术。建设黄鳝苗种繁育基地4个,年繁育黄鳝苗种2.1亿尾,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忠善合作社入选国家种业主力阵型企业。

向“鳝”向上,开展黄鳝养殖标准化体系建设。与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研究所合作,制定《活体黄鳝分级标准》、《黄鳝网箱养殖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黄鳝稻田养殖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等标准;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于3月7日正式对外发布中价·仙桃黄鳝价格指数;争当行业发展“示范生”,制定黄鳝技术规范2项,创建国家级黄鳝健康养殖示范场4家、市级黄鳝健康养殖示范场6家、黄鳝出口备案基地2个。

“鳝”为人先,拓展延伸产业链条。“顾大嫂”鳝鱼粉、“允泰坊”即食鳝片、“中和仙品”鳝筒等黄鳝深加工产品上市热销。充分挖掘仙桃黄鳝饮食文化内涵,组织开展黄鳝烹饪大赛,研制、推广黄鳝美食。

尽“鳝”尽美,大力推进黄鳝养殖数字化。支持洪渊泽水产建设黄鳝产业大数据服务中心;提档升级黄鳝物流体系,支持中和农产品大市场、先锋大市场、强农水产等主体健全冷链物流设施,拓展运输服务范围,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黄鳝集散中心。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农业产业链的重要环节是加工。请问仙桃市在培育加工主体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雷荡:我市按照“招引一批、扩规一批、提升一批”工作思路,大力引进、培育、壮大黄鳝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竞争力,年加工黄鳝6000多吨。其中,顾大嫂采购张沟镇黄鳝,制成地道“仙桃鳝鱼粉”,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中和卫祥建设黄鳝加工厂房5000平方米,年加工黄鳝1500吨,产品在湖北首届农业博览会上深受欢迎,今年拟投资1000万元,新建5000吨初加工冷库。允泰坊食品投资1300万元,新建黄鳝加工车间3000平方米,年加工黄鳝2000吨以上,与6家大型公司签订产销合同。强农水产投资3000万元新上黄鳝预制菜项目,建成生产车间2200平方米,投产后年加工黄鳝预制菜1000吨。

主持人:有了上规模的产量,也有了好的产品,那么请问在打通黄鳝销售渠道方面,仙桃市采取了哪些措施?

雷荡:主要是坚持线下经营、线上销售同步发力,促进“产供销”一体化,让仙桃黄鳝“游得更欢”、卖得更好。江汉农产品大市场以长三角地区为主攻方向,发展黄鳝经营户11家,年销售黄鳝1.4万吨,交易额近8亿元;先锋村黄鳝交易大市场依托“互联网+合作社+E时代”,高峰期吸引40多名黄鳝经济人入场交易,年营业额超6亿元;张沟镇牵手武汉乡聚公司,建设张沟“鳝鱼小镇”电商平台,引导30多家黄鳝养殖主体触网销售。

主持人:黄鳝产业示范带建设可谓是今年的重头戏,它的规模如何?

雷荡:仙桃市黄鳝产业示范带,东起西流河镇洪渊泽水产合作社,经彭场、张沟,终止郭河镇水产加工园,共涉及34个村,其中西流河镇11个村、彭场镇11个村、张沟镇10个村、郭河镇2个村。全长30余公里,沿线两侧各延伸1公里形成60余平方公里的产业带核心区域。

主持人:看来黄鳝产业示范带规模确实很大,有很多“看点”,但是还有很多人可能不了解示范带,那您认为怎么做好宣传这方面的工作呢?

雷荡:30公里黄鳝产业通道基本连通,但在宣传上做得还不够。我认为着重将郭河至张沟的产业带沿线,采取制作宣传标语、文化墙、小视频、重点主体标识牌等各类形式,打造“十里鳝廊”,讲好“黄鳝+”的故事,营造浓郁的产业氛围,让人身临其境。

主持人:目前,黄鳝产业发展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雷荡:主要有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产业发展存在短板。黄鳝产业链存在“中间壮、两头弱”的现象。一方面是苗种供应不足,全市黄鳝养殖若要实现自给自足,需年供种苗6亿尾。而目前人工繁育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存活率不高,供苗存在较大缺口。另一方面是加工规模不大,全市规模以上黄鳝加工企业仅4家,年加工量不到生产总量的1/10,“小马拉大车”问题突出,农产品数量优势尚未转化为市场优势。二是基础设施尚不完善。30公里黄鳝产业通道中,西流河镇至彭场段还没有完全拉通,沿途节点景观打造进展不快,沿线“三子”整治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进度。三是科技支撑相对乏力。水产加工产品不够丰富,加工技术陈旧,养殖方式距离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仍有较大距离,整体科研投入、技术应用与仙桃渔业大市地位、与产业发展需求脱节。四是质量安全仍有隐忧。部分黄鳝养殖主体对限用药物的休药期制度执行不严,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五是品牌宣传氛围不浓。品牌潜在价值挖掘不充分,创建特色不突出,没有消费者家喻户晓的品牌故事,没有行业领军的加工龙头,没有耳熟能详的拳头产品,宣传力度还不够,市场品牌与产业地位不匹配。

主持人:黄鳝产业今后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雷荡:为切实加快黄鳝产业发展,逐渐掌握技术领导权、行业定价权、品牌话语权,力争形成“仙桃苗供全国、仙桃鳝销全国、仙桃价定全国”的产业态势。在下段工作中,要重点围绕五个方面下足功夫:

一是在种苗繁育上下功夫。支持忠善水产、洪渊泽水产、卫祥水产等合作社,开展稻田生态繁育和工厂化人工繁育技术攻关,不断扩大黄鳝苗种繁育规模,力争明年黄鳝苗种人工繁育供应达到50%以上,三年内实现自给自足,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为全国黄鳝苗种供应基地。

二是在主体培育上下功夫。实施黄鳝经营主体壮大行动,鼓励允泰坊食品、中合卫祥公司、嘉康饲料等黄鳝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增资扩股等方式扩规裂变,争创国家级龙头企业。支持洪渊泽水产、卫祥水产、忠善水产等黄鳝经营主体加快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满足市场高端需求,力争2023年将仙桃黄鳝省级市场占有率提高到80%以上。支持以湖北中和供销集团公司为纽带,联合洪渊泽水产、卫祥水产、忠鳝水产、允泰坊等黄鳝经营主体,组建黄鳝产业化联合体,构建“种苗—养殖—回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黄鳝全产业链,形成“股份合作、服务协作、利润返还”的利益联结机制,网罗全市所有黄鳝养殖农户。

三是在设施提升上下功夫。着力强化资金保障力度,努力争取上级财政资金,积极申报专项债和贷款资金,加强财政存量资金整合,多措并举、多方筹资,加快“三子”整治、产业通道建设、产业发展等已完工和在建项目的立项审批和资金拨付,确保黄鳝产业示范带建设后续项目的顺利实施。要坚持将黄鳝产业示范带与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一体化推进,打造路成网、池成方、渠相连、树成行的黄鳝万亩标准化养殖平台和沿线美丽田园风光带。

四是在科技赋能上下功夫。持续推进“黄鳝+N”(水稻、小龙虾、稻菇)规模化综合种养模式研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化、标准化综合种养技术。着力开展黄鳝产业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黄鳝产业大数据服务中心建设,构建集水质在线监测、增氧投饵控制、网络视频监控、产品追溯、疫病远程诊断于一体的智慧渔业管理平台,提升黄鳝养殖智能化管理水平。围绕黄鳝繁育、养殖、加工、冷链物流和农业电商,开展黄鳝产业人才专项培训,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有技术的黄鳝人才队伍。以黄鳝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平台,以黄鳝休闲食品为主攻方向,积极推进技术联姻,集中力量攻关,推出一批黄鳝特色产品。

五是在品牌打造上下功夫。着力实施品牌培育行动,全力推进“仙桃黄鳝”区域公共品牌注册,培育“洪渊泽”“峰祥垸”“允泰坊”等企业品牌。以采标、制标、贯标为抓手,聚焦黄鳝苗种繁育、饲料加工、病害防治、网箱养殖,制定黄鳝产业相关标准,掌握行业话语权、技术领导权。大力实施黄鳝绿色发展行动,强化黄鳝养殖全过程监控、投入品全过程掌控,发展绿色生态养殖,塑造良好口碑。以黄鳝药用和食用价值为突破口,积极参加各类农业展会、产销对接会、产品发布会,多方位推介“仙桃黄鳝”,讲好“仙桃黄鳝”故事,提升品牌影响力。

主持人:如果让您给仙桃的黄鳝产业打个广告,您有什么想说的?

雷荡:学最好的养殖技术到仙桃,买最好的黄鳝到仙桃,品最好的黄鳝美食到仙桃。今日仙桃,正在持续招大引强培优壮强擦亮黄鳝之都金字招牌;今日仙桃,一幅产业强、百姓富、乡村美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渐次呈现。“鳝”行天下,善作善成。冲刺黄鳝百亿级支柱产业,仙桃,将以更宽阔的视野、更奋进的步伐,迈向更加辉煌灿烂的征程!

主持人:谢谢雷市长,感谢您和我们一起分享了黄鳝产业发展的不易,培育百亿支柱产业的经验。相信不久的将来,黄鳝产业一定会更加兴旺。

感谢大家关注本期在线访谈,感谢雷市长的发布解答,我们下期再见!

雷荡: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的关注,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北日报:一条黄鳝,“拱”出50亿富民产业
又一条鱼产值超200亿元!3两就能卖50元/斤,全国产量38.6万吨,被誉为“生命之鱼”!
10年育一鳝——黄鳝规模化全人工繁育技术突破纪实
“遥控”全国黄鳝价,仙桃底气在哪里?
商机!鳝鳅产业成为湖北省渔业第三个“百亿元”产业
鱼米之乡的精彩画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