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顺义区“十一五”时期农业发展规划
顺义区“十一五”时期农业发展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组 长:王振江 区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闫志广 区农委主任
周连弟 市农林科学院综合所所长
组 员: 孙绍洲 区林业局局长
李国新 区水务局局长
申荣文 区种植业服务中心主任
郭春才 区畜牧服务中心主任
谢连海 区水产服务中心主任
袁贵臣 区气象局局长
赵善陶 三高示范区管委会主任
沈凤江 区农机服务中心主任
张国福 区经管站站长
规划编制小组成员
文 化 闫志广 王爱玲 王爱国 富俊才 刘明池 张开春 孙百令 贾劲松 李 红

一、规划的编制
(一)编制的依据
1.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文件
2.党中央2004年1号文件和2005年1号文件
3.《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
4.北京市政府《221行动计划》
5.《北京农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市发改委2004年课题成果)
6.农业在首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市科委2004年重点软科学课题成果)
7.《北京市顺义区可持续发展总体规划(2003~2012年)》
8.《北京市顺义区统计资料》1999~2004年
9.《北京市城乡规划(顺义区分册)》2003年
10.《北京市顺义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
11.《北京市顺义区水资源调查评价》2003年12月
12.顺义区1984~2003年气象资料
13.《北京市顺义区林业发展十年规划(2001~2010年)》
14.《顺义旅游促进战略规划(2004~2015年)》
15.“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华北经济区现代化城郊农业发展模式与综合技术研究(2000~2003年)》课题研究成果
16.《顺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二)编制的过程
规划编制小组根据顺义区政府王振江副区长等领导的要求,在区有关职能部门与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全面收集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和文字、数字、电子资料;与此同时,组织并召开多种形式的、专家和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与研讨会,确定了规划的框架结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和主要建设内容;并由有关专家和职能部门,根据规划编制小组提出的重点产业规划大纲,分别提交了重点产业的规划。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规划编制小组采用多种现代手段、分析方法和预测方法,进行统筹、协调、整合,于2005年3月下旬完成规划的初稿。
4月8日,由顺义区农委闫志广主任主持、王振江副区长等区领导和区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与机构主要负责人参加,举行论证会,听取规划主持人文化研究员的汇报、介绍并质疑。会后,各职能部门与机构根据王振江副区长的指示,经过认真研究和讨论,分别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规划编制小组依此进行了修改、补充、完善,形成第二稿。其后,又先后两次征求区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意见,进行补充、修改,于6月初形成第四稿。区政府组织中央在京和市属有关专家,于8月4日对该规划进行了评审。评审专家给予了高度肯定的同时,也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随后编制小组根据评审专家的意见和会上王振江副区长的讲话,又做了相应的修改,形成第五稿。10月下旬、11月中旬两次修改,分别完成第六、七稿。2006年1月,依据《顺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完成第八稿。
(三)规划的框架
1.上编——总体规划
包括顺义区农业现状评价、总体目标、主要指标和指导思想等内容。
2.下编——重点产业规划
种猪、种羊、旅游农业、养殖业(含水产)、蔬菜、果业、苗木花卉、粮食等8个重点产业的规划。
二、农业现状与评价
2005年末全区实有耕地52.0万亩,按农村人口人均1.3亩。
(一)结构与规模
“十五”期间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框架,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粮、菜、瓜、果、草、花卉、林苗和肉、禽、蛋、奶、水产等业都具有一定规模。其中,养殖业和蔬菜业已成为支柱产业。农业产值中养殖业比重稳定在6成以上;种植面积中菜、瓜、果已达到50%左右。符合功能要求、能充分发挥资源禀赋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已形成相当规模,设施农业、籽种产业、观光农业正成长为先导产业。
在种植业中,粮、经(含菜、瓜)、饲三元结构初步形成,三者播种面积之比改善到38∶52∶10;较4年前,果园面积增加近1倍。畜牧业中,按标准畜计算,草食家畜比重提高到31.7%。
(二)效益
1.经济效益
顺义农业的土地综合产出率,按美元计算,已达发达国家的现时平均水平;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已居世界先进水平。农业劳动综合生产率,按美元计算,仅及类型相仿发达国家现时平均水平的1/5;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约为其4/5。综合而言,顺义农业的生产功能已达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水平。
2.生态效益
“十五”期间,顺义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有一定改善。在环境绿化、土壤肥力等方面,成效显著。
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效果较为突出。由于畜牧业亩均规模增大了65.6%,点源污染的环境胁迫依然很重。
3.社会效益
顺义农业的社会效益极其显著。以北京市1/7的耕地,提供了全市产量1/5多的蔬菜、1/3的肉类和近1/3的肉鸭,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安全、绿色农产品;同时,为北京、全国提供了大量的种猪、林苗等动植物优良品种的籽种,种业产值约占全市的1/2,成为全市籽种农业的排头兵。
十五期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年递增7.8%(未扣除物价因素),2005年达到7458元;农民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改善,恩格尔系数下降12个百分点,2005年约为31%。
(三)现代化进程
据测算,本区农业已显露出基本现代化的特征,综合评分接近80分(基本现代化起始分)。四大功能中,生产功能实现度超过80%,达到基本现代化的标准;生态功能实现度接近80%,处于向基本现代化的冲刺阶段;服务、生活功能实现度在70%左右,处于初步现代化的中期,其中生活功能最弱。
三、顺义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国际上,现代企业在研究企业战略选择时,常用SWOT分析方法。S—优势(Strength),W—劣势(Weakness),O—机会(Opportunity),T—威胁(Threat)。遵循科学发展观,综合资源与环境、市场、组织与管理、成本、科教、人才、信息、资金等要素,运用SWOT法分析顺义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分析结果见下图。
概括成一句话:顺义区区位、科技、教育、交通、资金等优势突出,二产发展、城市化和举办奥运带来的机遇颇多,然而资源与环境的约束甚为强烈。

1、区位:顺义城距市中心30公里。首都机场在其境内,具有临空优势。公路、铁路、航空形成立体交通网,且畅通。
2、自然资源较丰富
●仅5%为浅山,土地平坦开阔,人均耕地1.0亩;土壤质地优良、肥沃;
●地下水水质较优;
●地热资源较丰,出水口温度54℃。
3、区财政收入增幅大,资金较充裕。
4、本区农业科技人才多、外聘百名兴顺专家、三高农业示范区,形成突出的科技优势。
S
1、自然景观、人文景点少。
2、水资源极度稀缺,现人均316m3,2020年仅174m3;地表水污染严重,且加剧。
3、每年为市区供水1.3亿m3以上,加之自用,地下水已超采20余年,地下水位累计下降14m以上,近10年平均每年下降1m。
4、化肥使用量偏大,超出安全生产限值约一半。
5、整体城镇化程度偏低。
wo
1、2008年奥运会在本区设有赛场。
●潮白河两岸国家森林公园项目启动;
●加快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塑造“绿色国际港”形象;
●提供了绿色商机。
2、现代工业崛起,促进三产发展和城镇化,有利于农业劳动力转移。
3、马坡新城组团已完成规划,即将开始建设。北京新城之一,规划在本区建设。
4、2007年将普及高中义务教育。
T
1、畜牧业规模超出土地承载力约1/5多,规模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已形成点源污染,且处理难度大。
2、工业和城镇化发展,加速挤占农田。在顺义的北京新城规划面积100km2,耕地将被占10万亩左右。
3、农业用水将进一步调减。
顺义区农业发展SWOT分析之要点
四、总体目标与主要指标
(一)总体目标
2010年顺义农业的生产、服务、生态、社会四大功能齐全、较强;产业结构合理、协调,经营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以水、土为重点的资源低耗、高效、集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显著提高;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多样且较发达,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并成为全市的籽种产业中心、旅游休闲农业中心、农产品加工中心、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和农业科教中心。从而,建成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雏形。
(二)主要指标
设置农业、支撑体系、生态、农民等4项一级指标,每项一级指标又包括了3—6个二级指标,共16个二级指标。具体内容见下表。
2008、2010年的主要指标
2008年 2010年
农业 1.一产增加产值(亿元,2003年不变价) 19 18
2.种猪、种羊产值在畜牧业中的比重(%) 29 >34
3.旅游农业 年接待人次(万) 180-200 >200
总收入(亿元) 4.8 6
支撑体系 1.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亿元) 77 92
2. 农产品
物流
配送 数量(亿kg) 3 4
收入(亿元) 20 25
带动农户(万户) 2 4
3.信息化 建立6种网组成的信息平台 网络畅通、及时、准确
4.农业科技 创新体系 建立股份制新型农科所 成立农科院分院
推广服务体系 全面完成改革 新体系运行效、优质
5.金融与保险 银农合作良好,保险试点 银农合作巩固,保险试行
6.行业协会(本区/跨区,个) 13/1-2 >13/2-4
生态 1.畜牧业规模 缩减1/4,低于环境承载力 缩减44%,为环境承载力的70%左右
2.规模饲养场粪便处理、排放达标率(%) 75 100
4.较2005年节水(万m3) >2000 >3000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9400 11000
五、基本思路与指导思想
根据顺义农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本规划2010年的目标,在未来5年里顺义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立“两个跳出”的新理念——在空间上,跳出顺义,从更广阔的地域发展顺义农业;在领域上,跳出农业,从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和经济、生态、社会统筹的高度来发展顺义农业,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实基础。据此,种植业要有进有退,养殖业要有所不为,从循环经济角度出发,建设节约型农业。具体的指导思想如下:
(一)按照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在经济、生态、社会统筹发展的整体层面上,培育和强化农业的生产、服务、生态和社会功能,建设和改造顺义农业。
(二)农业要进一步扩大领域,与二产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与三产融合,加速发展旅游休闲农业和农产品物流配送业。
(三)遵照区域农业一体化战略,与周边农业建立起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和共赢的伙伴关系。
(四)加强农业生态基础建设,培育并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改善村容村貌,提高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质量。
(五)以高、中收入阶层为主目标群体,针对他们的物质、精神消费需求及其变化趋势,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及环境承载力;以效益为中心,农民致富为目标;以农产品的科技、文化、加工、绿色四个附加值最大化为核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重点发展种业、旅游农业和设施农业,并实施品牌战略,努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通过体制、机制的大胆创新,整合、优化配置中央、市属、民营、企业四类科技资源,加快创建本区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采取以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同常规技术、传统技术相结合,知识产权保护同技术转移、推广相结合,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从而,使其真正成为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
(七)加快农业的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和农民的组织化步伐。农业产品、生产、技术和管理标准尽快同国际接轨。顺义要在全国、全市率先实现数字农业,在有条件的产业或环节试行农业智能化。大力扶持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并尽快将政府的一部分职能转换到农业行业协会,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八)从战略高度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加强对农民的教育,使顺义农村居民的素质、素养和经营、操作能力,得到全面、持续的提高与改善。
六、规划要点
(一) 重点产业规划
1.种猪产业
(1)目标与主要指标
进一步加快发展种猪产业,建成猪种优良,种猪优质且结构、布局合理,繁育体系健全、协调、高效,场区环境良好,具有知识、技术、资本密集型特征且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全国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种猪生产基地之一;并成为北京市种猪产业和顺义区养殖业的支柱产业。
●种猪场25家以上,年生产种猪30万头以上;实现年销售收入5—6亿元。
●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中顺”种猪品牌,由目前的5家企业拓展到10家以上。
(2)重点建设内容
● 对现有种猪场进一步完善、提高,将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商品猪场改造、升级为种猪场,计划5处以上。
● 完善北京市种猪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 建设存栏300头种公猪的人工授精站。
● 引种,并建立联合育种核心群。
● 在全区筛选3个具有不同特点的优良配套系组合。
2.种羊产业
(1)目标与主要指标
使顺义成为集引种、研发、选繁育、销售为一体的我国北方最大的优质肉羊、种羊生产基地。
● 提升种羊产业水平,提高种羊质量和效益,将优质杂交羔羊的比例提高到总出栏量的60%。
● 肉羊屠宰深加工能力达到50万只/年,其中50%以上的羊源为优质杂交羔羊。
● 培育1—2个种羊生产龙头企业、1个肉羊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创立肉羊整体品牌。
● 肉羊产业总产值达到1.6亿元。
(2)重点建设内容
培育两个龙头,打造两个品牌,建设两个基地。
● 良种肉用型种羊胚胎及精液的产业化生产。
● 继续支持优良品种肉用型种羊原种场的建设,加强种羊的引种与选育,强化种羊的标准化生产。
● 培育一个肉羊屠宰加工龙头企业。
● 建设肉羊生产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全面提高肉羊生产的良种化程度。
● 鼓励种羊、屠宰加工两个龙头在北京市周边地区建立外埠优质肉羊基地,为实现肉羊产业“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战略构想奠定基础。
3.旅游农业
(1)目标及主要指标
构建成以采摘为主,体验与租赁为辅,并具适度规模的多元结构,具有采摘、休闲、度假、体验、娱乐、科普、教育和养生等多项功能,自然景观与农业、农村景观融合、协调,科技含量高、效益显著的特色突出,成为本区农业的支柱产业,并打造出一批在全市乃至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观光农园。
● 2010年,年接待人次稳定到200万人次以上。
● 2010年,全区旅游农业总收入超过6亿元。
● 打造出一批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观光农园。
● 形成四条各具特色的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带。
● 从事旅游农业的劳动力达到8800人,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
(2)重点建设内容及主要项目策划
以采摘模式为主,并有较大比重的体验模式,适当比重的租赁模式,三者的比例大体为:5∶3∶2。
● 特色旅游、休闲、观光、采摘带
突出主题,以线串点,打造潮白河、顺平路、东山暖带、京密路—北运河四条旅游、休闲、观光、采摘带。
● 顺义观光农业品牌项目(名称待定)
选择发展基础较好的观光园,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改扩建基础设施、完善服务设施、增加游客参与性项目和娱乐项目,加大包装和宣传力度,建成综合性农业观光园,打造顺义农业品牌。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
● 爱心庄园
建成全市、全国乃至全球首家为残障人士采摘、休闲服务的农业观光园,兼为2008年残奥会服务,达到既方便残障人士,又吸引健全游客参观的双重目的。该庄园的占地规模为300亩,设计年接待残障人士1—2万人次。
● 养生农园
随着工作节奏、生活节奏的加快,处于亚健康第三态的群体迅速膨胀。他们迫切需要通过“四养”(养身、养心、养神、养性)恢复到健康态。本园区专门为这类人群设计、建造和运营。占地300—500亩,年接待亚健康人群3—5万人次。
4.蔬菜产业(含西甜瓜)
(1)目标与主要指标
以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为导向,调整和优化结构,用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现代分销体系经营,不断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巩固并强化其在顺义农业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建成集生产、旅游、休闲、采摘为一体,设施为主、露地为辅,优质、安全、高效生产为特色,技术、劳动密集的都市型蔬菜产业。
● 2010年瓜菜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设施面积8万亩,特种瓜菜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瓜菜出口基地面积4万亩。
● 符合国际食品质量与检疫标准的名优瓜菜和精品瓜菜,品种达到150种以上。
● 到2010年全区设施蔬菜亩效益提高20%以上(较2004年),其中日光温室平均亩纯收入12000元,大棚亩纯收入5000元,带动农户10800户。
● 食用菌生产面积达到2500亩,鲜菇总产1万吨。
(2)重点建设内容
① 设施现代化建设项目
对现有旧棚的改造和新建大棚,其中改造旧棚2万亩,新建大棚1.5万亩;温室面积达到3.2万亩,同时完善项目区内的辅助设施建设。
保护地菜田将全部安装暗管浇水,20%—30%保护地菜田实施滴、渗灌和微喷。
②优质籽种工程项目
● 蔬菜品种更新换代:根据市场需求引进优质、高产、抗病的多种蔬菜新品种。至2008年使本区蔬菜种植品种更新85%,单位面积效益增加20%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
● 特种蔬菜引进:注重引进高价位、高质量的特色品种。2010年特种蔬菜种植面积达3万亩,重点推广彩色大椒系列、樱桃番茄系列、五彩番茄、食用药物、芽菜等。
③秋大棚番茄产业化项目
新发展1.0万亩;生产总量达17.5万吨,全部为品质优、风味好、耐贮运品种。
④设施西甜瓜产业化项目
设施西瓜面积达到5万亩,甜瓜发展到1万亩,优良品种使用率要达到100%;同时通过标准化安全生产措施的大力推广,提高品质。设施西甜瓜全部实现管道灌溉,滴灌面积达到1.5万亩,平衡施肥面积达到5万亩;小型礼品西瓜生产面积达到5000亩,每亩增产10%,亩增效300元。
⑤观光采摘旅游基地项目
重点培育和发展5—10个瓜、菜观光采摘旅游基地;并对沿河高科技园区、特菜基地、北务采摘基地进行改造。
⑥出口蔬菜基地建设项目
2010年面积达到4万亩,其中直接出口菜田面积达2万亩,年直接出口新鲜蔬菜3.2万吨,出口供货额达2.21亿元。
⑦安全食品体系建设项目
安全食品体系建设包括生产、市场、监控、保障四大体系建设。
⑧扶持配送加工企业工程
培育机制健全、具知名品牌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其加工、配送量占到蔬菜区蔬菜供应总量的1/3以上;全区年配送瓜菜达到15万吨,配送额达到2.0亿元。
⑨农民合作组织政府引导工程
重点扶持已有一定规模的七个农民合作专业组织和行业协会。到2010年带动全区50%以上的蔬菜农户,带动的生产面积占到全区的60%以上。
⑩科技培训体系和信息体系建设工程
区、镇两级每年组织菜农培训不少于2—3次,培训人数不少于4000人次。2010年,乡镇种植服务站、配送加工企业、农民合作组织与区种植中心网站相联,做到信息资源共享。
食用菌产业链建设项目
食用菌生产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产品多元化并达到绿色、安全和优质;从菌种、菌棒的生产到加工与销售,建立完整、协调的产业链;成为本区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
5.果业
(1)目标及主要指标
按照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稳定现有规模(13万亩)或略有扩大,建设知识、技术、劳动密集的节水型绿色果业。与旅游农业结合,打造成具有精品生产、生态、采摘、休闲、观光等功能,作为本区农业的成长型产业,形成华北地区的精品果业基地、果业研发基地和科技示范基地。
●优质果率达到80%以上。
●安全果品达到100%,绿色果品面积达到40%以上,农药、化肥使用量降低50%以上,果园总体节水30%以上。
●主导果品采摘后增值10%,果业年收入增加60%,果农年收入增加45%以上。
(2)重点建设内容
① 树种、品种结构调整
引进果树新品种100个上,以观光果园的形式建设和保存良种资源圃,筛选出适宜种植的果树新品种30—50个。对本区果树更新换代,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
② 高标准旅游、休闲、观光、采摘果园建设
按照本区旅游农业规划中的4个特色旅游、休闲、观光、采摘带,新建高标准旅游观光、休闲采摘果园50个,改造生态观光采摘果园100个,辐射面积10万亩。
③ 有机果品和绿色果品生产
引进生态种植理念,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替代或减少化学农药和肥料施用量,推广果园改土技术,研究并推广地上、地下管理配套的有机果品生产关键技术;建设绿色果品或有机果品生产示范5000至10000亩。
④ 特色果品生产技术
引种新奇特果树新品种,适度发展特色小杂果。围绕主导果业,研发营养、保健复合功能型水果,推广、生产功能型保健果品。
⑤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
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推广面积8万亩以上。
⑥ 果品贮运加工
发展果品贮运加工,推广果品贮运、加工关键技术,果品采后处理、贮运、加工能力达到年果品商品量的30%。
⑦ 果业科技服务与物流体系建设
引进专家,培养研发、推广队伍,建成果树信息网络与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建设科技创新研发平台、果树科技馆和果农培训基地。积极培育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果品物流配送企业3—5个,逐步建立果品营销与物流配送体系。
6.养殖业
(1)目标及主要指标
至2010年全区的养殖业总规模较目前缩减四成以上,同时大幅度增加仔种产值在畜牧产值中的比重,走畜禽产品深加工之路,建设各种类型的养殖业经济合作组织,构建并完善完整的畜禽、水产的种业—养殖+牧草—加工的产业链,并培育出1—2个畜禽加工产品的知名品牌;初步形成都市型现代养殖业。
① 商品猪规模较2005年缩减47%。
② 肉羊年出栏25万只,较2005年减少36%。
③ 肉鸭年出栏800万只,较2005年减少30%。
④ 奶牛存栏0.9万头,较2005年减少40%;良种奶牛比重达到70%以上,成乳牛年均单产达到7吨,年产鲜奶5万吨左右。
⑤ 年水产品总产量1000万kg,名特优新品种比例达到60%以上,水产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
⑥ 颁布禁养区、限养区。确定马坡、仁和、天竺、后沙峪、南法信五镇和北小营、南彩的新城区为禁养区,2007年以前养殖业整体退出。确定高丽营、李桥、北小营、牛山、南彩、李遂六个镇为一类限养区,到2010年,养殖业逐步退出;其它各镇为二类限养区。到2010年,全区30%的镇、40%的村,整体退出养殖业。规模畜禽养殖场的粪便处理达标率达到100%。
(2)重点项目
① 畜禽良种的引进与推广
至2010年,主要畜禽品种全部更新换代,全区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② 规模猪场商品猪生产规模缩减
将全区商品猪生产规模缩减至80万头。生猪养殖效益提高5%,母猪繁殖率头均年产仔猪18头以上,育肥猪料肉比改善到3.2∶1以下。
③ 规模饲养场畜禽粪便处理
用5年时间(2006—2010年),对全区规模养殖场废弃物进行治理,全部实现达标排放。
④ 养殖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再发展5—10个大型养殖业合作经济组织,使全区覆盖的养殖场(户)比率达到90%以上。
⑤ 牧草产业建设
全区牧草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其中苜蓿4万亩;牧草的本地消费率提高到40%以上。
⑥ 特色水产养殖
至2010年,全区淡水养殖水面面积较2005年调减6%,稳定在1.5万亩左右;总产1000万kg,总产值达到2.0亿元。调整淡水养殖品种结构,积极发展适销对路、市场需求旺盛的名特优新水产养殖。在现在品种基础上,引进5个以上淡水鱼新品种。
● 河蟹异地养殖产业化工程
建立从“苗种孵化—池塘育苗—天然大水面养殖(内蒙古+本地)—销售”的一整套产业化生产体系。全区推广池塘河蟹养殖面积2000亩,育种面积300亩,成蟹养殖面积1700亩;生产豆蟹1000万只,商品蟹8.5万kg,带动农户200户。扩大河蟹异地养殖面积至10万亩,带动内蒙古农户250个,回捕成蟹10万kg。
● 名特优水产新品种引进及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
至2010年,引进青鱼鱼种22.5万尾,进行苗种培育套养及成鱼养殖套养技术示范,示范面积600亩;引进黄颡鱼鱼种60万尾,进行精养技术和人工繁殖技术示范,推广面积1000亩。
7.苗木花卉产业
(1)目标及主要指标
针对高档花卉、林苗需求,以北京市场为主、全国各省市及国际市场为辅,成为本区农业中技术、劳动、资本密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成长型产业。即成为北京市绿化、美化所需的大规格整形高质量林苗生产基地,高中档盆花和木本盆花的生产基地,宿根花卉生产基地。年产高档整形优质苗木25万株,其中木本盆栽10万盆;宿根花卉500万株;高中档盆花500万盆;草花盆花800万盆。
(2)重点建设内容
● 绿化、美化用大规格整形优质苗木生产基地建设
做到以品种为单位进行育苗,为首都园林建设提供高档树苗。以本土花灌木苗木为主体,苗木要达到品种化、生产三年左右的整形高质量种苗。计划发展2000亩,平均每年出圃量为15万株。其中部分实行盆栽,以便冬季(为春节、元旦等节日)进行催花、上市。
● 宿根及小型多年生花木生产基地建设
主要生产鸢尾、萱草、楼斗菜、芍药、喇叭水仙、郁金香、东方罂粟、美国芙蓉等宿根花卉,以及月季等。发展2000亩,全部安排在大规格整形优质苗木生产基地,实行间套作。
● 花坛用草花生产基地建设
花坛用草花生产占地500亩,“五一”节上市300万盆,国庆节500万盆。
● 高中档盆花(包括木本盆花)生产基地建设
榆叶梅、迎春、碧桃、海棠等木本花卉,在元旦、春节期间上市,计划占地500亩,其中育苗100亩,盆栽苗培育占地150亩,成苗占地250亩,年保有成品10多万盆。为配合冬季催花使用,建设可加温日光温室50亩。
以满足北京及本区“五一”和“十一”两节用花为重点,以2008奥运会为契机,建设600亩高中档盆花生产基地,年生产规模达到500万盆。2006年完成200亩的建设。2007—2008年完成400亩。
● 花卉交易市场建设项目
在2010年前建一座设施先进的20000m2花卉交易大厅,实行专业化、信息化管理,服务顺义,面向北京。
8.粮食生产规划
(1)目标
粮田面积稳定在15万亩,在确保本区粮食生产具有一定自给率的基础上,努力发展粮食作物优、新品种的籽种业;通过大力推广优质、高产、高效、耐旱、抗病虫品种及相应的保护性耕作配套技术、节水工程与技术、除草与肥水调控技术,降低肥料、农药的消耗,实现节本、增效,使全区粮食生产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精品化、订单化、产业化。
(2)重点建设内容
● 粮食作物保护性耕作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 籽种基地建设
● 重点推广优质粮食保优、节本、增效配套栽培技术以及农艺节水技术
(二)支撑体系的建设
1.农产品加工业
(1)目标以食品制造业为主体,初步成为都市型食品制造基地;充分发挥龙头作用,有效拉动顺义、北京及其周边的农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促进农产品大幅度增值、农民增收;并成为顺义第二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华北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中心。
全区农产品加工产业销售收入平均年递增率超过9%,2008年达到77亿元左右,2010年超过92亿元。
(2)重点项目
● 屠宰、分割100万只肉羊工程项目
● 用屠宰废弃物提取生理活性物质项目
● 鹏程食品分公司外埠屠宰加工基地建设项目
● 肉鸭屠宰加工改扩建项目
2.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1)目标至2010年,农产品配送产业将成为顺义区农业主导产业,形成国内市场批发、配送直供以及出口的销售格局。配送品种由单一的肉品、蔬菜向多品种、系列化发展。农业初级产品的加工,按循环经济的要求,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和废弃物资源化。农产品配送企业由目前的63家发展到80家,网点6000个;配送总量达到4亿公斤,占到北京市场供应总量的1/3;配送收入达到25亿元,并培育形成机制健全、具有知名品牌龙头企业6-7家,带动顺义4万农户从业增收。
● 培育肉品配送企业1个,大型综合配送集团1个,年销售额分别达到10亿元以上;鸭产品配送企业集团1个,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蔬菜配送企业3个,年销售额分别达到0.5亿元以上。
● 突出“顺绿农”大品牌形象,并形成5-6个北京市著名品牌。
● 重点龙头企业完成ISO9000、ISO14000国际认证,有条件的申报HACCP认证。
● 70%农产品配送企业实现计算机管理。
(2)重点项目
● 顺义鹏程肉品配送中心
● 顺鑫首联绿色物流中心
● 北京鑫绿都农产品物流中心
● 顺义北京鸭配送中心
● 沿河绿地瓜菜合作社
● 北郎中绿萃庄配送中心
● 南彩天天绿洁配送中心
●北京绿奥蔬菜合作社
3.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体系
(1)农业科学城的策划
按选址、规模、农民安置、仪器设备、知识产权、人员构成、体制与机制、配套条件、资金与筹措等建设方案,分四阶段实施:
● 第一阶段 选题、无偿提供实验地、合作研发
● 第二阶段 在区农科所基础上成立股份制农科所(2008年)
● 第三阶段 升级为农科院分院
● 第四阶段 扩展为农业科学城
(2)改革、构建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 改变隶属关系——区直属
● 跨镇域
4.信息服务体系
(1)目标按“数字北京”、“数字顺义”的要求,依托北京市农产品销售信息平台,建立信息及时、准确、安全、畅通、高效的多种网络,实现以网上交易、电子商务为重点的全方位信息服务,并覆盖全区镇、村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构建数字农业的雏形。
(2)重点建设内容
● 加强区级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建设。
● 创建顺义农业信息服务网站,开展、完善全方位的农业信息服务。
● 整合全区农业信息资源,制定全区统一的信息技术标准,以区级行业协会和各镇的农业服务部门为载体,完善覆盖全区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
● 提高信息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信息员的培训工作。
● 推动全区农业企业(包括龙头加工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加入本区的农业信息网站,覆盖率达到100%。
● 理顺网站建设与农业远程教育网络的关系,充分发挥农业远程教育网络在农业信息服务中的作用。
5.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对农民的教育实施两个延伸——一是由单纯的农业技术培训,延展到科技知识、人文知识、经营理念和知识、艺术和身心健康等进行全面教育;二是由几天、几周的短期培训,延伸至终身。
6.构建高效率的金融与保险服务体系
● 加大区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
● 充分发挥顺鑫集团的股市融资优势
● 继续银农合作
● 充分发挥招商局及各有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性
● 出售冠名权、拍卖土地开发权、出租水面使用权等
● 区设立农业风险基金,对保险公司给予一定补偿,试点,推广
7.扶持、培育、壮大农业行业协会
在现有的基础上,选择重点产业,将行业协会发展到13个以上。如种猪、种羊、养鸭、奶牛、水产、蔬菜、西甜瓜、果树、葡萄、牧草、食用菌、养蜂、旅游农业等协会。
● 加强指导和监督。坚持“民管、民营、民受益”和“自愿、自律”的原则,通过建章立制,规范协会运作。加强监督,维护农民的权益。
● 区政府给予开办费和一定的活动补贴。每个协会给予8—12万元的开办费,运行的前三年每年给予活动经费补贴4—7万元,三年之后视运作情况酌情而定。
● 制定扶持、优惠政策。
● 政府将一部分职能加快转移到行业协会。现阶段可实行“四参与”——参与行业规划的编制、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参与有关建设项目的立项。此外,可以对一些能把握市场和技术信息、组织较严密、诚信度高的协会,把一部分支农资金交给他们去分配;先试点,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扩大、推广。
● 鼓励本区的农业行业协会把职能扩大到郊区其它区县以及河北省,甚至更远。这种跨区的行业协会,2008年以前力争发展1—2个,2010年达到2—4个。
七、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规划共需资金33.33亿元。各级政府支持、企业和农民自筹(含社会融资)、银行贷款三者之比为18∶52∶30。具体见下表。
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单位:亿元
金额 资金来源
各级政府 企业与农户 银行贷款
农业
重点产业 种猪业 0.35 0.08 0.20 0.07
种羊业 1.40 0.30 0.80 0.30
养殖业 3.07 0.68 1.66 0.73
蔬菜业 8.83 2.21 3.97 2.65
果业 2.17 0.56 1.20 0.41
旅游农业 2.39 0.59 1.20 0.60
花卉业 1.62 0.43 0.75 0.44
食用菌业 0.50 0.10 0.30 0.10
粮食生产 0.07 0.05 0.02
计 20.40 5.00 10.10 5.30
% 100 24 50 26

农产品
加工业 计 5.50 0.50 3.70 1.30
% 100 9 67 24

支撑体系 科学城 0.19 0.19
物流配送 6.90 3.45 3.45
信息网 0.30 0.24 0.06
农业行业协会 0.04 0.04
计 7.43 0.47 3.51 3.45
% 100 6 47 47

总计 金额 33.33 5.97 17.31 10.05
% 100 18 52 30
八、经济、社会效益估测
(一)经济效益估测
至2010年顺义区一产增加值(不含旅游农业、按不变价计算)将减至18亿元左右。
旅游农业总收入增加近5亿元,达到6亿元,增加3倍以上,平均年递增27%以上;与农业产值之比大体上由0.02∶1提高到0.1∶1。投资回收期(静态)约6年。
农产品加工业所上项目(本区范围内)利润增加1亿元以上。对于行业增加值与一产增加值之比由目前的0.73∶1提高到1.05∶1,其贡献约在50%。
农产品物流配送业,销售收入达到25亿元,较2005年增加15.5亿元,平均年递增17%以上;纯收益达到2.5亿元,同比增加1.6亿元。投资回收期(静态)约7年。
(二)社会效益估测
本规划实施完成后,其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对周边乃至全国农业质量升级的带动、示范作用,提供多品种安全、绿色、优质农产品,促进都市居民的身心健康,为首都环境绿化、美化提供优质产品,增强北京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广泛就业等六个方面。
1.对周边乃至全国农业质量升级的带动与示范作用
(1)提供优良品种籽种。每年可多提供优质种猪10万头、种羊0.8万只。
(2)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将拉动本地、本市及周边农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缓解农业初级产品卖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3)以河蟹为代表的“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产业模式,将带动北京周边农民在当地就业和致富。
2.提供多品种的安全、绿色、优质农产品
每年将向社会多提供多种优质蔬菜3亿kg、优质淡水商品蟹8.5万kg等鲜活农产品,而且均为安全、绿色食品,有的还为有机食品。
3.为都市居民提供休闲、度假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旅游产品
本区的旅游农业将提供采摘、休闲、度假、体验和租赁产品,可多接待100万人次,满足以高、中收入为主的各阶层人士的精神消费需求,尤其是将成为全国首家为残障人提供农业旅游服务的基地。
4.为都市环境绿化、美化提供优质产品
规划实施后,每年将为北京提供多年生高档整形优质苗木25万株、宿根花卉500万株、草花盆花800万盆,为都市环境绿化、美化做到三季有花和成功举办北京奥运做出贡献。
5.增强北京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新型股份制农业科研机构的成立与运作,将为北京农业科研机构改革做出有益的探索,并改变我市农业科技机构空间分布不均衡的格局,增强本市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此外,为北京市在本世纪20年代创建农业科学城奠定坚实基础。
6.广泛就业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旅游农业的建设,将会为一产从业人员转岗到二、三产业,分别提供约0.1、1.0、0.4万,共1.5万个岗位。既解决广泛就业,起到安定社会的作用,又促进农村城镇化和城乡和谐统筹发展。
九、环境评价
本规划的重点产业,尤其是以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指导的农产品加工业和食用菌产业,既做到废弃物减量排放,如蔬菜亩均少用农药5—6次、少用化肥25—50kg;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尤其是可减少农业用水3180万m3/年(其中,果、菜节水2700万m3/年,畜牧、水产二业节水480m3/年)。
由于缩减养殖规模至当时的环境承载力之下,并进行畜禽粪便处理。因而,实施后,可以大大减轻本区的资源、环境压力,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主要表现在:
●由于大幅度压缩了畜禽养殖规模,这样,猪粪便排泄量年净减少42万吨(包括种猪规模扩大部分),鸡粪年减少14万吨,羊、鸭、肉牛、奶牛分别年减少19、4、21、7万吨,共减少107万吨/年;全区畜禽粪便年排泄量相当于2005年的一半。此外,由于推行清洁生产,年可节水348万m3。
●由于增加了污水处理设备,全区实现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达标排放,还可以减轻对环境和地下水的污染。
●淡水养殖面积调减1100亩,可比目前少耗水132万m3。尤其是,河蟹异地养殖产业化工程,采取“两头在内,中间在外”养殖模式,利用大西北的天然水面完成耗水量较大的成蟹养殖,避免了对本区极匮乏的水资源的胁迫。
●牧草的根系十分发达,可将土壤深层的磷酸盐和钾盐类物质分解,使磷、钾等元素富集到土壤耕作层;特别是固氮牧草的种植,年还可固氮13—45kg/亩,能够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另外,多年生牧草(5万亩),加上11万亩设施蔬菜、10万亩冬麦以及其它越冬作物(林苗等),全区冬春季裸露农田比率由目前的52%降至30%以下,从而,能有效地抑制扬尘,减少土壤流失。
因此,本规划的实施,无论是总体上还是在局部,对环境均有积极的正面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新理念 新定位 新视角 新风貌〔三农在线、中国农业新闻网〕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转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种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二)
媒体 | 金山:探索国际大都市乡村振兴之路
泰州市高港区人民政府 机构职能 区农业农村局内设机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