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苎麻产业兴衰背后

  苎麻,生产夏布的原材料,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生态经济效益并存的植物。上世纪80年代,全省苎麻种植面积达到60多万亩,而今仅剩下20多万亩。一度被称之为“中国夏布之乡”的袁州、万载、宜丰也风光不再,最终这顶帽子被分宜摘得,本文欲探寻产业兴衰背后的缘由——

苎麻民间工序——刷布图

手工撕麻的产品又粗又硬,经现代生物脱胶的产品洁白且柔软

  苎麻产业轮流坐庄

  上世纪80年代,我省苎麻种植及加工主要集中在宜春、九江、上饶和新余地区。在那时,夏布是粗放型经济,主要向韩国、日本、墨西哥提供原料,出口依赖性太强,市场太小。

  宜春地区:当时被誉为“中国夏布之乡”的袁州、万载、宜丰等地种植苎麻历史悠久,万载夏布早在的1931年、1933年就获国际博览会金奖。我省麻类科研机构设在宜春,曾经研发的优势品种“赣苎三号”,4万多亩原种基地最先落地宜春,如今萎缩至2万亩。

  九江地区:1985年,瑞昌全市麻园面积已有6万亩,产量居于全省首位,主要产品是精干麻、麻并、麻球和多种规格的纯麻纱和毛、棉涤混纺纱。产品虽已远销日、美、南韩及西欧各国和港、台地区,也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但是目前因麻农缩减,导致苎麻生产链缺失。

  上饶地区:上饶市信州区沙溪镇80%的农民擅长织麻做夏布,有一大批由农民自己投资创办的夏布深加工企业。自1995年以来,这里年出口夏布80万匹、创汇1600万美金以上,成为全国大型的夏布出口基地。而今这些企业却遭遇污染难题,产业发展受到限制。

  新余地区:2005年,分宜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新近选育的“中苎一号”品种及其扦插繁殖技术,至今全县苎麻面积达4.7万亩,从事苎麻夏布产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近9万人,在省级龙头企业恩达、盘石的带动下,麻农成立了苎麻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完善的苎麻产业链。不仅如此,今年5月恩达与武汉大学共同研发的微生物脱胶精干麻技术已经正式运营,这项技术是国家环保总局积极提倡和推广的苎麻脱胶首选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据了解,这些地区发展苎麻产业都曾经风靡一时,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大都风光不再,只有分宜等少数地方在历经磨难之后,凤凰再生。

  多重因素发展受阻

  从2003年开始,我省苎麻行业年年都面临着原料价格问题的困扰。麻农历经了6000元/吨到9000元/吨的不断变化,厂家、麻农关于苎麻收购价的对峙几乎年年发生,加上苎麻行业发展本身对原料的需求增加,导致这一产业在原料和制成品之间操作空间很窄,产业发展受到限制。

  此外,江西麻类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潘奇辉认为,价格不稳只是影响苎麻产业发展的一个原因,在我省,有的苎麻园地蔸龄老化、麻园病虫害严重、苎麻生产和加工脱节、机械化程度低、苎麻加工企业没有起到龙头作用,这些因素也都是我省苎麻产业发展的障碍。

  “当前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麻纺产业必须迈过的坎。”省经济作物局黄文新则认为,“在我国苎麻主产地,苎麻脱胶污染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很多苎麻精干麻生产企业,粗放生产,不愿为脱胶废水的治理和回收投入资金,含有大量化学溶液的黑臭脱胶废水直排,严重地污染了环境。环保风险如此之高,存在着国家从严控制、甚至不惜牺牲局部利益保证环境全局的风险,值得引起计划进入这一领域的各路投资主体高度重视。”

  近些年,我省很多民营企业进入苎麻纺织业,单纯从数据上看,行业产能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一些企业基本上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状况,缺乏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短短几年的复苏,马上出现了产能过剩、利润水平低微的状况,有的甚至破产。2005年宜春江西苎麻纺织集团倒闭破产就是例证。

  分宜经验给人启迪

  “纵观我省苎麻发展史,既有天时、地利,又有苎麻品种的优势。但产业经济发展十分缓慢,与湖南、湖北、四川等省的产麻地比较,无论在苎麻生产还是麻纺加工方面都很滞后。当前,要想根据自己的特色,发展现代化麻纺工业,振兴传统的手工夏布业,开发麻纺新产品,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开发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分宜经验是值得学习的。”潘奇辉说。

  首先,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对苎麻产业的支持力度,比如,分宜采用了最低保护价,并大力推广高产优质品种,无偿发放扦插种苗,建立优质苎麻高产示范点,采取以工补农方式,农民种植苎麻县财政每亩补贴60元,乡镇每亩补贴50元等,这样有利于保护苎农的积极性。

  其次,分宜成立了苎麻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专门的半机械化的打麻队,帮助麻农解放生产力,另一方面也是为麻农种植、销售出谋划策,成为麻农强力后盾。

  还有就是要依靠龙头企业,运用高新技术进行创新,克服当前脱胶和后处理中的难题,实现名牌产业链。比如,1999年,借船出海的双林恩达夏布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建成了全国惟一一条夏布深加工生产线。该公司早在2001年就引进武汉大学的苎麻生物脱胶技术进行中试,中试项目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004年这个项目通过星火项目验收。今年还将生物脱胶技术正式运用到设备中。事实也证明,这个项目有极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比如每吨精干麻的处理成本比化学脱胶下降了200~600元,省去了16~18道工序以及减少了污水处理费用等。

  当然,江西苎麻业要再现辉煌,夏布初级加工和苎麻产品深加工只是第一步,要真正走出去,品牌的核心价值很重要,我省现在大部分家纺企业品牌的核心价值缺失,出现了品牌空心化现象。要“借势发力”,使这项产业在“三农”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技术 | 卫生舒适的麻织物
(诗文)七律·和分宜宋盛传《赠庐陵诗友分宜之行》
中国麻纺织史
我县苎麻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麻纺工业废水处理污染概况与治理思路攻略
08年的老照片,网友拍摄的分宜双林夏布手工制作,值得一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