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荐读(11) | 《对冲基金风云录》:带你领略残酷而诱人的对冲基金世界真实景象

上次的荐读系列小易君为大家推荐了《贸易的猜忌》一书,今天我们继续为大家推荐好书。俗话说,不出正月都是年,在新的一年里,希望精心挑选的书籍能充实大家的闲暇时光,让大家在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享用丰富的精神食粮~

本文约4300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对冲基金风云录》

HEDGEHOGGING

豆瓣评分:8.2

作者:[美] 巴顿·比格斯

在摩根士丹利工作了30年,曾任该公司的首席战略官。在此期间,他创立了摩根士丹利的研究部,并使之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投行研究部门。他还曾一手创办公司的投资管理业务部,并担任其主席达30年之久。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部每年赢得的新客户超过任何竞争对手。

比格斯多次被《机构投资者》杂志评选为“美国第一投资策略师”;1996年到2003年,他一直在全球投资策略师评比中名列前茅。2003年6月,比格斯离开摩根士丹利,与两位同事共同发起了Traxis合伙基金,那是2003年规模最大的新发对冲基金。如今,Traxis管理的资金超过10亿美元。

内容简介:

《对冲基金风云录》当属投资书籍中最富有启发性和引人入胜的作品之一。巴顿·比格斯,这位与索罗斯、朱利安等齐名的华尔街传奇投资家与金融大师,以印象派的笔法描绘了一群专业投资者的生涯,展现了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投资世界带给人们的悲喜。

书中的主人公是华尔街上执著专注的投资人士,他们是一群奇特、危险而迷人的家伙,在投资生存战中弱肉强食。作者讲述了一段又一段投资冒险与个人奋斗的经历,展示了投资家们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和经营手法,在他们身上,华尔街浓厚的商业文化、深邃的生存之道被演绎得出神入化。

第一手经验是最好的老师,很少有人能像巴顿·比格斯那样看到华尔街如此多的起落、获得如此丰富的经验。如今,比格斯描绘了专业投资世界的大图景,也讲述了个中人物的小故事。作品像作者本人一样率直、机智、充满魅力,它揭开一层层神秘的幕布,让我们走进华尔街的总裁办公室和晚餐会,借助作者的眼睛看到残酷而诱人的对冲基金世界的真实景象。

书评选摘:

1. 作者的投资心得与打拼经验只在成长型价值型与不可知型部分浅浅的带过几句,前三分之一主要写对冲基金的高裁汰率,路演的不易和一些切肤之痛。后三分之二在写各路巨咖和业内代表性人物各自的生存状态以及一些奇闻轶事,书可读性极强,也或多或少的反应了这个人群的文化,这也是群可怜的人,我已经不记得他用了几次“他每天在凌晨三点醒来,业绩要求像块大石头沉甸甸的压在他的胸口”,我坚信,什么东西加了杠杆,都是为赌徒提供的。

——神威

2. 资产管理方面的工作是件残酷的事,首先头疼凑钱,要不断路演,业绩稍微差会就要受到公司老板、客户的压力,而平时要读很多报告、报刊和分析师交流。好光景的时候你被捧上天,差时候人人都抛弃你。 当股票和债券回报率较低时,货币和投资用途的黄金需求量增大,可供使用的黄金大幅短缺。巨大的差距只能靠更高的价格来解决。黄金价格的主要驱动力并非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而是其他长期金融资产,尤其是股票的回报率。

——502的牛

3. 作者在华尔街拼杀几十年,对市场见解独特,对行业观察细致入微。特别是对基金经理,他们的自信、高傲、烦躁、惶恐、失落,有着准确而精彩的描写。第二十章关于某经纪人的描写,具有魔幻魅力。你是否适合这个行业?答案就在书中。

——秋刀鱼(余地)

内容试读:

摘自 第五章,对冲基金创办历程:铤而走险的疯狂之旅

鸡尾酒会上,突然闪出一个我熟悉的面孔—吉姆,我原来就认识他,那时他和我一样是投资经理。作为一个资产组合经理,他对消息的反应太迅速了,所以圈子里的人都叫他“扳机”,意思是说他“一触即发”,总是先投资出去,再问问题,这个绰号不完全是恭维。“扳机”的做事方式是:“预备!开火!瞄准!”在牛市里,这套做法效果不错,但在现在不景气的市场中,就没那么有效了。

“扳机”是个加州帅哥,健壮而且棱角分明。合身的衬衣上面三粒纽扣都敞开着,运动夹克搭在肩上。我们的视线相遇了,吉姆显得有些激动,不过,在布雷克斯这样美妙的夜晚,有美酒和财富像音符一样流动着,谁会不激动呢?

“扳机”的职业生涯经历过一些波折。他总是在热点上跳来跳去,可惜有时候没踩在点子上。“扳机”一直是趋势投资者,换个说法就是炒家,他的长处(也是弱点)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对于追逐热钱,他有无穷的动力,敢于将庞大的资金系于一个正火热的市场,总在公认的悬崖边缘游动。我喜欢这个家伙,他是真的相信自己对于每个市场热点的判断,他也从不否认自己是股票炒家。

刚认识吉姆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那时他的激进成长型股票基金里面都是一些题材股,比如小型石油开发公司和钻井公司,像什么“三兄弟公司”、“钻塔公司”。在1979年和1980年他的基金分别涨了45%和65%,大笔的钱哗哗流了进来。但在1981年,石油一夜间从“黑色黄金”沦为一般的商品,他的基金跌了55%,他差点因此丢掉工作,但到了1982年和1983年,他又凭着一些小型科技股和处于成长初期的、他称为“黑马”的股票东山再起。那时的他总是去参加小公司的推介会,跟那些嘴上没毛的鼓吹者见面、听他们的推销,然后出来就说:“这孩子天生是匹黑马,注定成功。”接着,连一个数据都不看,就买上几十万股。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的“黑马”们死于非命,“扳机”真的被解雇了。但是他对投资有很好的理解,从不认输。当市场上价值概念取代成长概念变得更吃香时,吉姆意识到必须做一些改变以跟上新的热点,他开始投资“三低”类—低估的、低持有的、低关注的公司,他将这看成是一种风险套利。然而,价值概念对他的胃口来说太慢了,“扳机”的生活中不能没有激情和动力,仅仅因为便宜就爱上一只难看的工业股,对他而言实在是太难了。

记得那时,他对我说:“本·格雷厄姆和他的价值投资理论太失败了。根据账面价值分析来买便宜的股票,这是没见识的会计才做的事儿。我很想念那些追涨杀跌的日子,多有激情啊。”对价值投资者而言,本·格雷厄姆是他们的上帝,《证券分析》就是投资圣经,“扳机”这样的话简直就是大不敬。“扳机”抛弃了“三低”策略,去小的新兴市场淘金,有一段时间他在中国香港和欧洲以外的地方工作生活。慢慢地,泰铢和俄罗斯债券垮了,新兴市场成了半新兴市场。

好像是命中注定的,20世纪90年代后期他又回到科技股上。玩科技股对“扳机”来说可谓如鱼得水。上次我见到“扳机”还是在1999年,他在丹佛的一家大型进攻型共同基金公司管理一只科技概念的基金。那时市场流行新概念,“扳机”总是在全美各处做一些诱惑人的演说,什么高科技啦、网络生产力啦、新世纪啦。投资者们把大把的钱放在他的基金里,“扳机”的日子过得很是滋润。我见到他那次,他挽着一个年轻漂亮的、喝着斯托利酒的女友参加午宴,姑娘不时向“扳机”投去懒散但暧昧的目光,但显然对谈论股票不感兴趣,我很奇怪“扳机”为什么带她。

丹佛的那家共同基金公司有许多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他们聪明、敏捷、说话快,很有冲劲,好像得到什么信息都在我之前。记得那时我去拜访过一次,跟六七个孩子似的组合经理一起坐在会议室开会。看着那些年轻、单纯而又缺乏经验的面孔,让你怀疑这群孩子是不是牙箍还没摘掉,真不知说些什么才能和他们谈到一块儿。他们则把我看做无用的老古董,结果到了那天下午,我自己也有了同感。他们毫不关心市盈率、基本价值面和宏观经济面的变化,他们关心的是故事、行动和题材。随着会议的进行,我意识到他们一点也不单纯。他们是一群长着娃娃脸的职业杀手,单纯的恰恰是我。“扳机”的基金组合中全是新概念股票,那一年他们基金的净值上涨了85%。

但接着泡沫就破裂了,几乎在一瞬间,丹佛共同基金公司的资产几乎损失了一半。“扳机”的基金在18个月里跌了75%,还惹了一场官司。原来,“扳机”那时在推销科技股时的许多宣传都经过了粉饰,至少是过分乐观的预测,基金里的大部分钱都是靠这样的宣传圈进来的。共同基金的投资总监被辞退,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公司进行了突击审计,致力于成为“西部斯皮策”的科罗拉多州首席检察官也介入了案件调查。这一年没有奖金了。“扳机”告诉我,当他被降薪的时候,他就知道麻烦来了,随后新的投资总监让他离职休假。我想,更有可能的是,他被解雇了。

“科技股没意思了。”他对我说,“现在,靠快速反应来操作完全不灵,那些玩科技股的小屁孩儿们动作都很快,从管理层搞内幕的做法不奏效了。像我这样搞技术分析的人太多,我们相互斗来斗去,看空操作也好不到哪里去。一切都打了折扣,赚不到钱了。”他感叹着说:“3年前我可以影响整个世界,而现在,我好像已经走投无路。”

我疑惑他来布雷克斯的会议干什么。“我打算做对冲基金的生意,”他变得愉快了,“1.5%的管理费外加10%的利润,多好的生意!现在我得去推广业务了。”他对着一位有些年纪的蓝头发女人做了个手势,那女人被一个年轻些的男人搀着胳膊。“她是只狡猾的狐狸,”他接着说,“虽然老点,但绝对是只狐狸。从她那儿,我已经得到10个大客户了。今晚我们打算手挽着手去吃点好的。”

我喜欢“扳机”,因为他是一个直率的、真正开拓梦想的家伙,从不装假。“我总是对狂热的东西很敏感,”他说,“现在这东西就在眼前。”但是当“扳机”以确信的语气介绍一只股票并说“机不可失”时,一个微弱但坚定的铃声在我脑子里响起,就像无人应答的电话。我知道,他也很危险。

今天小易君给大家的推荐就是《对冲基金风云录》。在接下来的推送中,小易君还将有一本经典好书要推荐给大家,记得持续关注小易君动态哦~

往期推荐

点击栏目即可跳转

春节荐读(1) | 《摩根财团》:讲述美国一代银行王朝和现代金融业的崛起春节荐读(2) | 《聪明的投资者》:股市上的《圣经》,理性投资的基石春节荐读(3) | 《金融炼金术》:“基金经理超级巨星”乔治·索罗斯的投资哲学春节荐读(4) | 《说谎者的扑克牌》:捕捉投资世界蛛丝马迹的探险游戏春节荐读(5) | 《伟大的博弈》:讲述华尔街的兴盛崛起春节荐读(6) | 《峭壁边缘》:从中心角度看待的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生动直击春节荐读(7) | 《富可敌国》:一部权威的对冲基金发展史春节荐读(8) | 《资本之王》:对私募股权业进行一番全面彻底的检视春节荐读(9) | 《大空头》:重现华尔街上演的市场传奇和诡谲道德剧荐读(10) | 《贸易的猜忌》:聚焦17-19世纪全球化市场和主权国家利益

版面设计、素材整理:Kejia、Alyson

审校:Ben 、Cynthia 、Rosa

责编:Jenny

欢迎联系我们

电邮:clientservice@efunds.com.hk

电话:+852 3929 0960(香港)

更多优质内容

敬请关注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

ID:EFUNDHK

免责声明

本文件不构成对任何人投资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管理的任何基金或产品之邀请或建议。投资涉及风险,包括损失本金。过往的表现对未来的业绩并不具指示作用,亦非未来表现或回报的指引。在决定是否适合投资前,投资者应查阅有关基金或产品的销售文件以了解进一步详情,包括有关基金或产品的特点及风险因素等。本文件仅载有一般信息,并不代表一般或特定的投资建议。本文件可能含有「前瞻性」资讯。这些资讯可能包括预测、预报、收益或回报估计及可能的投资组合构成。本文件并不构成对未来事件的预估、研究或投资建议、也不应该被视为购买、出售任何证券或采用任何投资策略的建议。本文件所载的任何意见,只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日的判断,可因其后的条件转变而作出变动。本文件所载的资讯及意见取自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认为可靠的来源,这些分析和信息并未经独立核实,亦不保证其准确性。本文件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而毋须另行通知。本文件谨供阁下参考用途,未经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书面同意下不可作任何复印或发布。本文件可能包含部份未获证监会认可的基金或产品,未经认可基金不可向香港公众人士(符合《证券及期货条例》专业投资者资格的人士除外)发售。本文件并非广告。本文件之内容未经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审阅。

2019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比格斯 对冲基金风云录
分享一本书——《对冲基金风云录》
股市入门书籍:酷网推荐《漫步华尔街》
华尔街真正的王者
一张图告诉你:为什么华尔街大佬们都爱黄金?
巴顿·比格斯:投资没有一劳永逸的投资策略,也没有常胜将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