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磁力珠因何变成童年的伤害

  □特约记者 张晓华 通讯员 梁雅琼

  磁力珠又叫巴洛克球,属于玩具界的新宠。这种直径只有5毫米的小珠子,小巧精致,闪闪发亮,有的五颜六色就像糖果,非常容易吸引孩子好奇的目光。

  然而,在它可爱的外表下面,却潜藏着相当大的健康隐患:认知力尚且不成熟的孩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把它放进嘴里甚至身体其他部位,进而产生消化道穿孔等严重后果,不得不手术取出。最近,河南省人民医院就接连收治了3例误吞、误塞磁力珠的孩子。

  小珠子带来大麻烦

  3月30日,3岁的小雯(化名)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接受了消化道异物取出术和肠穿孔修补术。

  主刀的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鲍俊涛看到,在磁力珠的互相吸力作用下,小雯的小肠已经粘连成团,取出珠子后,小雯的肠道一共有5处穿孔!

  手术团队一边修补小雯稚嫩的肠道,一边感到痛心不已。

  几天前,小雯自己玩耍时,分两次吞下了13颗磁力珠。第二天出现腹痛、呕吐症状后,家长带她到当地医院,影像检查结果发现她的肚子里有小磁珠,家长本来想通过灌肠等保守疗法让孩子把珠子排出来,发现无效后,转诊到河南省人民医院,经手术取出。但小珠子已经给她的肠道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

  无独有偶,1个月前,6岁的豪豪(化名)也误吞了2颗磁力珠,父母以为磁力珠能随大便排出。谁知,半个月后磁力珠并没有排出,豪豪还出现了恶心、呕吐、腹痛症状。当地医院腹部CT提示:两个磁力珠并列位于胃内。由于消化道症状很快消失,豪豪父母依然没在意。又过了半个月,磁珠仍未排出,父母带豪豪再次就医,胃镜下发现一枚磁珠嵌顿于胃体大弯皱褶处,另一枚相邻的磁珠可能已经穿透胃壁进入腹腔,周围黏膜充血、糜烂、水肿,只能通过外科手术解决。

  11岁的男孩小羽(化名),也是磁力珠的受害者。他在洗澡时,将一颗磁力珠塞入尿道,发觉取不出来后,惊慌之下又连塞几颗,想借珠子的磁力作用将其拽出来,就这样越塞越多,一连塞了100多颗。

  事发后,小羽就开始出现下腹疼痛、排尿困难,排出不多的尿液呈血红色。他及时告知了父母并及时就医。腹部正侧位X线片上发现,上百颗珠子磁力相连,沿着尿道,一字排列,一路挤进膀胱后,又吸成一团。河南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张书峰认为数量太多,想要微创取出有一定难度。泌尿外科主治医师段小雨会诊后,发觉磁力珠直径过大、磁力较强,膀胱镜在尿道狭小的空间里根本使不上力,只能开刀。

  术中,手术医生将所有磁力珠全部取出。整整155颗!在小羽的尿道和膀胱里待了3天之久。小羽整个膀胱充满了大量的脓性分泌物,膀胱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接近穿孔,若是再晚些手术,穿孔后果更为严重。

  最好别让孩子玩磁力珠

  据鲍俊涛副主任医师介绍,近几年,河南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经常收治误吞或误塞磁力珠的患儿,每年收治的例数都在十几例。磁力珠由于有磁力,只要吞下两颗以上,珠子就会互相吸引摩擦,很难自行排出,绝大多数都会导致消化道穿孔。穿孔部位大多发生在小肠部位,有些在胃部。吞下的珠子数量较多者,穿孔部位往往不止一处。

  相较于普通消化道异物,磁力珠取出难度较大,往往不得不用胃镜或开腹取出。鲍俊涛建议,鉴于磁力珠对儿童的意外伤害多发,应该从源头上加强监管,控制这种玩具流入儿童手中。广大父母应该提高警惕,防范孩子因为接触这种玩具导致的伤害。

  有的家长心存侥幸,发现孩子误吞磁力珠后擅自给孩子服用泻药,或者吃芹菜、韭菜等,希望孩子能自行排出来。这样做不但无济于事,如果孩子已经发生消化道穿孔,还很可能会加重病情,延误时机。

  发现孩子可能误吞磁力球后,正确的做法是:不要训斥和批评,而是要温和耐心地询问孩子吞服情况,避免孩子因为害怕而不敢告诉家长。尤其是发现孩子有腹痛、腹胀、排便困难等症状,更要及时到消化内科等相关科室就医,让专业的医生尽早处理取出。

分享到:
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惊呆!13岁男孩尿道及膀胱内取出68颗磁力珠,竟是因为...
河南12岁男孩膀胱中惊现20颗磁珠,医生:可能会致命
整整68颗!13岁男孩体内塞进磁力珠,疼痛难忍才告诉家长
2岁男孩误食11颗磁力珠,造成4处肠穿孔!
男童误吞14颗磁珠肠胃穿孔差点丢命!孩子误吞异物爸妈要如何处理和急救?
11岁男孩将26颗磁珠塞进尿道 切开膀胱后医生傻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