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巴东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2007——2011年)
责任领导:郑开廷
专班办公室:田恒明
编制单位:巴东县蔬菜产业办公室
编制日期:二○○七年六月
巴东县蔬菜产业发展五年规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 “产业兴县”发展战略,促进蔬菜产业健康、高效、持续发展,依据《巴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和《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兴县进程的实施意见》,特制定本规划。
一、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基地建设初具规模。蔬菜产业自95年兴起以来,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努力,全县已经逐步形成了一条业主经营、订单种植、板块发展的产业模式。到2006年,全县各类蔬菜总面积已达到了18.4万亩。其中高山的萝卜、结球甘蓝、大白菜、胡萝卜等12.6万亩;二高山的大椒、大蒜等2.7万亩;低山精细菜3.1万亩,产量达40万吨,产值过亿元,蔬菜主产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余元,高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左右。截止目前,全县大面积规模发展蔬菜的有绿葱坡、水布垭、野三关、大支坪、茶店子、清太坪、信陵镇、溪丘湾等乡镇共190个村,1710个组,56600多户,其它乡镇也有从事蔬菜生产的村、组、户。全县建成了野花坪、袁家荒、肖家坪、瓦屋场、箭杆山、招凤台、龙坪等16个蔬菜专业村和招凤台、野花坪 、十二岭、龙坪、水坡等14个大型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初具规模。
(二)产业体系基本形成。2006年以前,县委县政府虽然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建设,但机构并不十分健全,全县的蔬菜生产主要靠农业局蔬菜办会同县直有关部门进行计划和安排。今年,县委政府提出产业兴县的宏伟战略,出台了《加快产业兴县进程的实施意见》,按照“六个一”的工作机制成立了蔬菜产业发展专班和蔬菜产业发展办公室,从而使蔬菜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管理体制基本形成。近五年来全县先后建立起绿野、佳华、民富、绿岭、明辉等蔬菜生产企业和10多家个体经营大户,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市场模式运行良好,基本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加工企业难中求进。县内绿野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佳华、民富、绿岭、明辉等几家企业都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势头,为全县蔬菜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绿野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是以独资形式在巴东成立首家集蔬菜科研、种植、加工、冷藏、运输为一体农资企业,该公司自2002年成立以来,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投资1000多万元建起了绿色蔬菜核心示范区5000多亩,建成了办公楼、培训楼、生活区2800平方米,建成了1000立方米冷库二座,建成了日产50吨真空预冷生产线一条。蔬菜产品直销武汉、厦门、杭州、南通、南京、广州等大市场,2006年在全国蔬菜市场资金疲软的情况个,该公司严格履行合同,企业净亏损120多万元,使农民的利益得到保护。野三关镇白岩子村支部书记郑远群投资100多万元组建了民富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冷冻贮藏车间和4条蔬菜加工生产线,将白岩子村辣椒基地注册为“中国湖北天下第一椒”,优质大椒出口日本、泰国,国际声誉良好。明辉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2月组建,当年建蔬菜基地面积达到3000亩,实现年产值1050万元,有力的带动了大支坪镇的蔬菜产业。
(四)蔬菜市场基本稳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环保己成为人们生活消费的时尚追求,蔬菜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的生活必需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市场前景广阔,特别是我县的高山绿色蔬菜更是倍受消费者亲睐,发展潜力巨大。绿野、民富、宏泰、明辉等蔬菜企业通过几年的努力己建立了稳固的蔬菜销售渠道和销售网点,蔬菜市场基本稳固。绿野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分别在南京、杭州、南通、武汉等地设立有联络处,民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上海有定点定位的菜行展位,生产的大椒还通过上海等大型蔬菜企业出口日本、泰国。
二、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龙头企业发展滞后。一是蔬菜企业起步晚,普遍规模小、实力不强、带动能力弱,经不住市场波动。全县登记注册的绿野、佳华、明辉等企业注册总资金不足1200万元,自有流动资金还不到2000万元,购销和生产加工能力仍十分有限,难以满足当前大规模、大市场、大流通的要求。二是蔬菜企业之间缺乏协调与合作,相互牵制,无序竞争,形成不了规模,实现不了应有效益。三是企业产品都是初加工产品,且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增值幅度小,市场优势不明显,市场和生产稍有变化“一体化”经营格局就会打破。
(二)基础设施差,抗灾能力弱。由于受山区自然条件限制,生产基地相对分散,沟渠道路等基础设施基本没有,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如近年夏秋季干旱频发,菜田灌溉己成为一个突出问题,致使蔬菜产量不稳,质量不高,干旱严重时甚至绝收。田间运输道路没有形成,蔬菜收获靠人工搬运,费工费时,且损坏率较高,直接影响了蔬菜生产的效益。
(三)品牌开发不够、品牌意识不强。近两年来以绿野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几家企业,虽然申请注册了“绿葱坡”、“绿野”、“野三关”等品牌,其中“绿葱坡”牌白萝卜,“野三关”牌甜椒获得了国家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绿野”牌结球甘蓝获得了“无公害产品”认证,但就整体而言还是品牌开发不够,品牌意识不强,宣传力度弱,致使巴东蔬菜知名度小。
(四)产业投入严重不足。全县蔬菜产业发展到今天,现有规模全部是民营企业和大户、农民投入为主体,客观上造成产业建设的局限性、短期性和趋利性,影响着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一些主产区水、电、路、通讯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蔬菜生产上的技术推广,品种选择等也都急需多方给予投入和支持。
三、蔬菜产业发展的前景分析
(一)蔬菜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蔬菜的国内买方市场基本形成,市场竟争日趋激烈。一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居民消费稀特蔬菜、水生蔬菜、多年生蔬菜、野生蔬菜等时令菜、优质高档菜比重上升,净菜、保鲜菜、方便菜、菜汁饮料等潜有市场较大。二是由于国内南北气候差异,每年南菜北调一般在1000万吨以上,这对于我们山区蔬菜产业发展腾出了巨大空间。三是在国际上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人们出于营养保健需要,蔬菜消费量不断增长,而在我国蔬菜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内蔬菜价格大大低于国际市场,因而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二)自然和社会环境具有蔬菜广阔的开发空间。巴东县属于典型的立体农业气候特点,四季分明,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是发展各种蔬菜的理想之地,特别是1200公尺以上地区,肥沃的土质、冷凉的气候,没有工业“三废”污染,为绿色蔬菜生产提供了最佳的环境条件。全县初步划分,该类型区域涉及到6个乡镇,适宜面积达到40多万亩。在开发环境上,恩施属于西部大开发范围,具有较多的政策优势,特别是我县蔬菜产业己于2004年纳入全省产业板块建设规划之中,同时也纳入试点扶贫计划,争取国家支持产业建设指日可待。在区位和交通环境上,宜万铁路、沪蓉沪渝高速公路的建设 ,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交通条件。
(三)具有蔬菜产业开发的人才和技术基础。近几年来,在各级各部门以及各企业和广大菜农的共同努力下,全县已经形成了野花坪、十二岭、龙坪、凤台等一大批蔬菜生产专业村,练就了一批懂技术、能吃苦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科技干部队伍,探索和总结出了一些好的蔬菜栽培模式,涌现出一批科技种菜带头人和科技示范户,全县推广了多项新技术和21个新品种,为蔬菜产业发展和升级奠定了基础。同时,蔬菜产区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的得到改善。1个蔬菜产业协会和10个蔬菜合作经济组织也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蔬菜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应变能力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正在逐步增强。
(四)蔬菜已担当起农民增收和拉动二、三产业发展的重担。一般年景蔬菜亩纯收入均在1500元左右,大大高于其它作物,比较优势明显。如野花坪村2001年全村人平纯收入仅460元,至2006年人平纯收入超过4000元,蔬菜让农民走上了致富路,农民有了较高的种植积极性。同时,蔬菜产业的发展将推动运输业、通讯业、服务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
四、今后五年蔬菜产业的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质量为核心,以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加经济效益为目标,以特色化、名牌化为突破口,以产业化为实现途经,立足于蔬菜新品种试验广范推广、蔬菜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实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布局。实施名牌战略、创名牌产品,大力发展有市场竟争力的特色产品、优质产品、提升产品的市场竟争力,使蔬菜成为巴东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二)发展目标。到2011年全县蔬菜的产业化经营取得重大突破,农民收入和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国际国内市场开拓进度明显。建成湖北高山蔬菜大板块和湖北高山绿色蔬菜出口大基地,创湖北“绿葱”蔬菜大品牌。
到2011年,全县蔬菜板块面积达到20万亩,其中高山蔬菜10万亩,城郊精细菜6万亩,特色蔬菜4万亩。年产值达到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上。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面积(万亩)
16
17
18
19
20
产量(万吨)
32
34
36
38
40
产值(亿元)
5.2
5.25
5.85
6.175
6.5
到2011年用五年左右时间,在培管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强化政府宏观调控方面取得重大发展,力争培植一个过亿元的蔬菜企业,确保培建1—2个产值过5000万元的龙头企业或集团,积极培育本地各具特色的产业大户和中介服务组织,90%的蔬菜板块基地和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
(三)发展布局
城郊精细菜以信陵镇的黄土坡、荷花、红石梁、云沱、西壤坡、三朝观、金竹园、中园子、水聚坪和东壤口、官渡口、溪丘湾等乡镇的沿江村组为重点,品种以小白菜、菜豆、碗豆角等早春蔬菜为主导,面积达到6万亩以上。
高山绿色无公害蔬菜以绿葱坡镇的野花坪、范家坪、肖家坪、袁家荒、刘家荒、三尖观,大支坪镇的十二岭、耀英坪,野三关镇白岩子、杨家湾、招凤台,水布垭镇的龙坪 、水坡为主体,品种以萝卜、白菜、辣椒、番茄等为主导,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
特色蔬菜生产以野三关镇石桥坪和清太坪、大支坪镇、金果坪乡镇部分村组为单位,品种以胡萝卜、白皮大蒜、四季豆、元荷、香菇、木耳等为主导,生产面积达到4万亩。
五、发展蔬菜产业的主要措施
蔬菜产业是一个绿色产业、朝阳产业,是一个能带动农民致富的产业,但它更是一个弱质产业,它的兴衰与发展关键在市场,运行靠企业,因而我们要围绕市场这个主题,突出巴东蔬菜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一)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一是实施开放搞活,集中力量,培强壮大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加工企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吸引蔬菜加工企业到我县开展蔬菜加工保鲜,在土地、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在水利、电力方面给予支持, 要实行“绿色通道”,减化和免除一切阻碍产业发展的手续和程序。县政府集中项目和资金重点扶持1-2家龙头企业, 使龙头真正发挥带动产业的作用。要加强协调和管理,处理好企业与菜农的关系,确保农户与企业两者利益的统一。二是要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坚持引进与创新,示范与推广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单位产量和产品质量。三是要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不断提高加工转化能力。要尽快推行蔬菜产品的分级管理,净化包装,净菜上市。加快推广适销对路的蔬菜加工品种,开发菜汁、蔬菜脆片、脱水菜、速冻方便菜等,集加工、储藏、保鲜、腌渍、脱水、冷冻等多种形式,满足市场需求,促进蔬菜产品增值,带动结构调整和基地建设,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
(二)加快生产标准化建设。一是要加强科技队伍建设,要建立科技人员培训、轮训制度,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和企业领头人。要通过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报道,组织宣传车、召开培训会,印发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无公害蔬菜有关政策、法规、标准、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力度,进一步增强广大生产者、经营者、销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提高无公害生产技术水平。二是大力开展蔬菜板块的无公害生产,积极探索合理的土地流转形式,从示范基地入手,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实现集约化经营。大力推广应用防虫灯、防电网、生物农药等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控制性技术,严格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其它有害的生产投入品的使用。三是加强蔬菜检测网络建设,建好检测室,配备检测仪器设备,完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能力,加强监管执法,在全县范围内建立蔬菜生产销售全过程的多层次质量检测网络。四是要全面完成无公害蔬菜产地(品)认定(证)工作。从2007年起对重点蔬菜乡镇开展蔬菜无公害产地的认证工作,全力支持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申领无公害蔬菜标识,实现菜板块全面无公害化。
(三)加快市场体系建设。要遵循经济规律,实行市场运作,要进一步确立农民群众和经济实体的开发主体地位,依靠当地群众促开发,依靠社会各方力量抓落实、闯市场、促发展。一是实施市场开拓工程,结合小城镇建设的实施,在绿葱坡、野三关建设蔬菜交易市场和特色蔬菜批发市场。二是鼓励成立蔬菜专业协会参与经营流通,以蔬菜专业协会为依托,整合各种资源,集合各种要素,对各蔬菜加工营销企业进行行业管理,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蔬菜信息中心,随时把握国内外蔬菜市场信息,及时向农民和经济实体发布供求、政策、价格、技术等方面的信息,克服生产的盲目性,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充分利用市场的调节作用,调优蔬菜的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实现布局立体化、种植良种化和品种多样化。三是要制定激励机制,重奖外销蔬菜有功人员,支持鼓励社会团体和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外销、推销蔬菜产品,进一步推进生产与外销良性发展的格局。
(四)发展外向型蔬菜产业。蔬菜产业的发展必须走外向型开发的路子,以开放促开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开发步伐,一是大力宣传我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宣传我县优惠的政策环境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吸引科研单位、蔬菜商及各级各界人士到我县来开展科研、投资开发。要努力寻求与统一集团、康师傅集团等大型企业开展脱水蔬菜等项目合作。二是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和蔬菜协会网页,把我县蔬菜产品信息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网上发布,利用先进的通讯设施,提高巴东蔬菜的知名度,加快巴东蔬菜走向市场的速度。三是利用区域性蔬菜交易会等多种形式,与外地客商签订长期蔬菜购销合同,逐步实现蔬菜期货交易。四是抓好绿葱坡和野三关特色蔬菜板块建设,要通过特色蔬菜板块建设,发挥窗口作用、市场基础性作用、辐射带动作用和典型拉动作用。四是建立项目库,要组织设计包装一批蔬菜加工和流通项目,利用互联网,国内外展洽会,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使大批资金、项目、企业涌入开发。
(五)切实加强领导。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我县发展蔬菜产业的良好条件和坚实基础,把蔬菜产业的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要按照“一位领导、一个专班、一块资金、一个产业,一家企业,一抓到底”的“六个一”工作要求,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组织强有力的工作力量,引导、指导蔬菜产业的发展,蔬菜生产重点乡镇要安排得力人员组成工作专班,结合自身实际,本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制定年度发展目标,经常研究蔬菜生产加工中的各种问题,确保蔬菜产业发展的稳步推进。
附件1:
巴东县蔬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项目
概 要
一、项目名称:巴东县蔬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
二、项目主管单位:巴东县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项目实施单位:巴东县蔬菜产业办公室
四、项目建设地点及规模
1、建设地点:信陵镇
2、建设规模:中心检测楼2000平方米,全套土肥、农残、重金属等检测仪器设备购置。
五、项目申报理由
1、对全县上市蔬菜进行农残和重金属检测,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菜,确保人们身心健康。
2、对全县蔬菜生产基地和外销产品进行检测,出具准确无误的检测报告,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服务。
3、通过检测检验,全面推进蔬菜产业的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全面提高蔬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
六、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
投资规模:总投资1400万元。其中:中心检测楼2000平方米投资650万元,蔬菜检测设备购置750万元,申请国家扶持800万元,单位自筹600万元(通过现有资源整合)。
七、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填补了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空白。同时可服务于全县各类农产品,为领导提供开发决策,全面提升我县特色农产品的出口创汇能力,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附件2:
巴东县绿色蔬菜农业标准化项目建设
概 要
一、项目名称:巴东县绿色蔬菜农业标准化项目建设
二、项目主管单位:巴东县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项目实施单位:巴东县蔬菜产业办公室
四、项目地点与规模
1、建设地点:绿葱坡镇
2、建设规模:基地建设面积1万亩
五、项目申报理由
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化建设总体目标要求,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有利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2、项目建设是巴东优势资源的利用和转化。巴东高山、二高山的气候、土壤、环境特别适合种植绿色优质蔬菜,有利于自然资源向优势产品经济的转化。
3、项目产品顺应市场的需要。产品具有无公害和反季节的特色,既是人们膳食追求的产品,又是填补季节空缺的产品,所以适销对路、市场需求量大、前景远好。目前产品已销往荆沙、武汉、长沙、广州等市场,力争打入港、澳、日、韩等国际市场,有利于满足人们的需求。
4、项目区现已建冷库10栋,加工包装能力达到18万吨,蔬菜标准化建设能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水平。能进一步提高产业效益,进一步提高农民增收速度。
六、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
投资规模: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基地沟、渠、路建设投资386万元,测土、配方施肥480万元,病虫害生物防治及设备购置技术培训334万元。
申请国家扶持600万元,企业及农民自筹600万元。
七、项目经济效益
基地建设1万亩,按平均4吨/亩计算,总产量为4万吨。年产2季,年总产量为8万吨,年产值达1600万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锦屏县种植无公害蔬菜6.5万亩 加快蔬菜产业发展
安化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
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4篇
丘北实施无公害蔬菜种植显成效
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情况的 调查与思考
怀宁:提速发展正当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