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烘焙食品的营养健康升级引关注

  在日前由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与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营养健康研究院举行的一场网上直播活动上,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的专家就烘焙行业的消费升级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图源pixabay

       营养健康消费升级成趋势

  从贫困到小康,有点闲钱了第一件事要做什么?不少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吃”!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饮食消费水平提升,是中国居民总体消费水平提升的重要环节。对“吃得好”的不断追求看似只是居民的个体行为,实际却与国家整体经济形势及居民收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8)》中提供的数据信息可知,经济增长,居民收入与居民消费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关系。

  自年初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诸多行业都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商场关闭、餐厅歇业、农贸市场休市,新冠疫情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严峻考验也随之而来。MSCI全球股指数创2008年12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但疫情同样带来了机遇与增长——根据阿里医药健康产品疫情前后日交易额可知:疫情暴发以来营养保健品日均交易额比疫情前提升了23.79%。2019年春节期间居民在医疗器械、处方药、保健食品等方面消费处于全年最低谷的局面,而2020年春节期间该类产品的消费水平却达到了峰值,电商、物流、配送、消杀用品等行业同样逆势火爆。

  疫情之下,中国居民的消费方式与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于疫情防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或是自愿或是被迫居家。根据众言研究院对新冠疫情期间中国人生活习惯的一项调研显示:看新闻、下厨做饭、吃蔬果、吃素食、看电视的习惯养成率排在前五位,通过测量习惯的留存率,除了看电视以外,其他四项习惯留存率均在50%以上。除了注重饮食营养与膳食纤维摄入习惯的养成,同样被疫情改变的,还有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1982—2012年的30年间,中国居民年人均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均低于膳食指南下限,而油脂、肉类的摄入量则持续走高。长期持续的不合理饮食结构,导致我国慢性病发病率上升,为国人敲响了健康的警钟。在疫情暴发阶段,钟南山一句“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最有效的药物就是自身的抵抗力”使得维生素类保健品销量呈现出飞跃式增长。一场疫情,让营养健康再次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核心话题。

       烘焙业发展的思考

  2020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年,从“温饱”到“小康”,是社会发展的进步,从“吃得饱、吃得好”到“吃得安全、健康”则是国民饮食消费结构的进步。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总监贾健斌指出:数据显示,在中国41—50岁人群更关注食品营养健康,高收入者对有机食品的兴趣更加强烈,而粗粮更吸引低收入家庭。相比其他人群,高收入者更看重一些健康指标,如有机、强化营养成分和新鲜度等。

  烘焙行业中,面包类、蛋糕类产品在除了特定消费场景外的其他消费场景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配方与保质期的真实性及产品是否低糖低脂。因饮食健康需求引发的营养健康消费升级,也在反作用着烘焙行业的发展。以桃李面包为例,在过去9年间,其面包业务销售额已经占总体销售额的95%,且收入占比还在逐年提升。桃李面包正是因为敏锐地捕捉到消费者对于食品的需求,才奠定了以面包作为其核心产品的经营策略。桃李面包把握住中国消费者特别是年轻女性消费者对持水率高、口感柔软的面包产品的需求,通过采用无菌包装、发酵工艺、酒精片等技术,弥补了持水率高的面包在保质期上的短板,既迎合了市场需求又提升了利润。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的专家强调,营养健康消费升级的趋势其实一直都存在,并不是特殊时期衍生出的短暂需求趋势。新冠疫情更像是一根引线,点燃了市场营养健康消费升级的热度。烘焙行业的营养健康消费升级,不同于因疫情产生刚性需求的防护用品、消杀用品的消费升级,更是一场持久战,把握市场及终端需求,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提升核心技术,抢占市场先机才是制胜法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健康新平衡,《中国食品消费趋势白皮书》重磅发布
美团外卖的新目标:不只是Better,更要Healthier
中粮食品营养健康研究院
中国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受邀前往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考察项目合作
要客研究院发布报告,中国千分之三人口买走82%奢侈品
比面包都好吃的发糕,蓬松暄软不塌陷,营养健康,简单又好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