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爱吼叫的父母,注定养不出有幸福感的孩子,家长都看看

01

最近看了一期《超级育儿师》,里面的一对母子让我很有感触。

3岁的儿子浩浩有时会蛮不讲理,喜欢哭闹,而母亲呢,性格非常暴躁,喜欢用吼叫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这样一个性格关系下,他们的日常相处都是类似于这种:

儿子跟着妈妈去菜市场,一直哭闹央求着妈妈“我要抱,我要抱”。

但妈妈一口回绝“不行,要忍住,说了不行就是不行”。 

任凭浩浩如何哭闹,妈妈都坚决拒绝,生气时还会撇下孩子,也不管人来人往的马路上有多危险。

后面跟妈妈来到菜市场,浩浩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新奇物品上,发出一大堆疑问:

“买这个行么,这个是什么啊,这个.......” 

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个3岁的孩子来说,本就是处在一个认知欲爆棚的时期,自然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可是反观妈妈呢,却耐心全无,只会一个劲地拒绝孩子:

“好了,不许再问了,我不说了!”

最后回到家中,浩浩玩起了小汽车,原以为家庭氛围会更加轻松点,但妈妈又对小汽车发出的声响产生不满:

“你现在吵死了,我头都疼了.......我要是再听到声音,我跟你说我不和你客气了。” 

后面竟然还上手阻断浩浩玩汽车,场面一度很是混乱......

其实,这位一直嫌弃儿子烦人的妈妈意识不到,每一次冲突,她的吼叫声都盖过了孩子。

而家里最大的噪音,也都是她自己发出来的。

但她就只觉得这一切都是源自孩子的无理取闹,所以自己才会不断地阻止和吼叫。

为了让妈妈感知到孩子每日面对的吼叫,节目专门准备了一个声音体验场地,让她听一听自己平时的声音。 

当昔日自己的“大吼大叫”都一一回响在她耳边时,这个妈妈从起初的震惊、到紧张,再到抱头蹲在地上痛哭,足可见其崩溃程度。

试想一下,妈妈自己都无法面对这些吼叫声音,又何况只有3岁的儿子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吼叫的声音,都对孩子和整个家庭,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02

《不吼不叫》书中说,孩子就是你面前的一台24h监视器。

这台机器,记录了许多类似于浩浩母子的相处场景——

从早上一直磨蹭到现在,你看看现在几点了,上学迟不迟到; 怎么叫你洗澡这么难,那你以后都别洗了; 都说了吃饭不要把饭搞出来,你怎么就记不住,你是猪么? 烦不烦啊,你哪来这么多问题,都被你问烦死了......

毋庸置疑,这些吼叫的话语,都不同程度地伤害到孩子的自信和求知欲。

而且很多时候,家长所说的吼叫是为了让孩子听话,也是不成立的。

可能当下孩子是听话了,但那只是碍于你的权威,你的吼叫和压迫,并不是从心里认可你的教导。 

朋友阿月就曾抱怨过家里的小霸王,现在快成个阴阳脸,每次我不吼他,他就嬉皮笑脸的,依然按照自己的心意任意妄为。

逼的我不得不吼他一顿,他才会老实一点。

由此也导致朋友儿子以“大人的吼叫”为基准,来判定自己可以任性的界限。

而且之前吼过他的事,下次你不接着吼,他又觉得你开始放低标准了,难以管教的程度也是让朋友分外伤神。

由此可以看出,你的吼叫也会让孩子的听话变成一种应付,并不能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作用。

03

长期被父母吼叫的孩子,最后怎么样了?

除了让孩子变得不自信、怯懦之外,以下几点,父母也要多加重视。

容易让孩子产生攻击性

都说你什么样,你的孩子就什么样。

长期处于父母吼叫环境下的孩子,也容易感染到父母的易怒情绪,变得暴躁,对人和事会产生攻击性。

纪录片《镜子》中有这样一个小孩,会对父母大吼大叫,还会对母亲动手。

但他之所以攻击性这么强,是因为父母性格暴躁原因造成的,通常有决定不了的事,父母就会大吵。 

可想而知,对于孩子的教育,也定然少不了争执与吼叫。

长此以往,孩子就耳濡目染了父母暴躁的脾气,遇到让他不痛快的人和事,就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和心理。

损伤孩子的情商和社交

心理学家认为,愤怒的吼叫让孩子很难学习到积极的社交方式,甚至还会损害孩子的情商。

记得看过一个视频,一个小男孩在幼儿园出现了严重的社交问题,没有一个小朋友愿意和他玩。

因为他和伙伴玩耍时,总喜欢冲伙伴大呼小叫,有时不高兴时还会动手打同学。 

即使父母让他道歉,他也一个劲地撒泼打诨,直到母亲冲他一通吼叫,他才乖乖听话。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场景,我们可以看出,父母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习惯用吼叫来让孩子屈服。

在这样一种强势压迫下,孩子很难有正确的社交观念,由此表现出的行为偏差也就不难理解了。

毕竟孩子的问题,说到底都是大人的映射。

伤害亲子关系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洋子16岁的儿子没经过她同意,就将一帮朋友叫到家里来玩。

结果被有事提前回来的洋子看见了,她一进门就听到巨大的音乐声,还看到儿子在后院和朋友抽烟喝酒。

洋子瞬间又气又怒,忍不住冲儿子吼叫起来:

“你们这些人在这儿干嘛呢,你们如果不立刻离开,我就要叫警察了。” 

她根本没有和孩子交流,就已经假想了最坏的状况,甚至在人都走光后,又冲儿子吼了一通。

直到儿子愤怒摔门离去。

其实对于青少年问题,本就棘手不易处理,而洋子仍用惯常的吼叫方式,不仅解决不好问题,反而会损伤母子间的关系。

如果她能冷静下来,认真和儿子交流一番,再考虑如何处理,或许会更为妥当。

04

范叔一直觉得,吼叫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反而是最糟糕的一种行为。

因为吼叫一时爽,过后悔断肠。

你的吼叫除了会将问题激化之外,更会伤害到你与家人之间的关系。

所以,下一次你还忍不住冲孩子吼叫时,请记得提醒自己:

  • 是不是一定要发脾气?

  • 发脾气孩子就会听话、问题就会解决么?

  • 这样发脾气对孩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都说育儿先育己,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我们自我成长的过程。

希望每一个家长都能以稳定的情绪,给到孩子平和快乐的成长环境,好好爱他们,一起共同成长!

-END-

作者简介:晨妈,育儿经验丰富的宝妈,分享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婚姻家庭感悟,陪千万父母共同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胆小、懦弱,都是因为父母的这个举动,父母自己还不知道
被你经常吼的孩子,后来都怎样了,家长来看看!
“你越急,我越拖!” 孩子拖拉气疯十万家长,不急不吼,只需三点让孩子告别拖拉!
父母音量越大,孩子越不听话
恭喜你,在你的吼式教育下,孩子终于变成了胆小鬼
你对孩子舍得吼叫,是因为还爱得不深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