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语中为什么有那么多日语借词?

梁发芾 

我上一公号,贴出十多年前从《汉语外来词词典》中整理的汉语中来自日语的借词,大概有七八百条之多吧。

我们对日本人那么痛恨,为什么汉语中又接收和容纳了那么多日语借词,而且这些借词往往成为汉语词汇的常用词汇,核心词汇?

这事说来话长,这里简单聊聊。有兴趣的可以继续寻找相关文章,深入研究。现在互联网时代,文献资料非常多,而且开放易得,只要有心,什么都是可以了解到的。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翻译大量西方图书。西方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生活科技等等新词汇,都被翻译引进日本。日本人翻译引进的西方概念术语的时候,主要不是使用音译,而是使用意译,且不少使用汉字。这些用汉字书写的新词,读音当然是日语的,是日语词汇。这些汉字组合的词汇,有些是汉语中是没有出现过的,如“积极”“消极”等,光从汉字的字面也看不出什么意思;有些是汉语中也有过的,本身有意思,如“革命”“经济”“社会”等,但意思与汉语的意思不一样。

到了清末民初那段时期,中国人向外学习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的途径,主要通过日本。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到日本留学;反清人物如梁启超,孙中山等也都云集日本。他们办报纸,写文章,从日本翻译介绍西方现代思想文化的著作,译解日本教科书。日本人用汉字译解的西方新词汇 ,中国人可以非常方便地直接拿过来使用。虽然这些汉字在汉语和日语中的读音是不一样的,但是写出来大家都认识,意义差别也不是很大。这样,这种当时被叫做“新名词”的词语,就大量进入中文,进入汉语了。

展开剩余76%

抗日战争开始后,中日交恶,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日关系正常化,期间大概有三四十年,中日文化交流跌入低谷,这段时间来自日语的借词就非常少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来自日语的借词增多,不过无法与上世纪初相比了。

或许人们会问,既然是汉字书写的,有些从汉字的字面上也能够看出大体意思,为什么把这种词语叫做外来词,日语借词?难道不是汉语本身的词汇吗?持这种看法的人不少,争论也不少。这些词语虽然用汉字书写 ,但那种组合和它表达的意思,是由日本人首先在日语中使用的,虽然使用的是汉字,但那是日语汉字而不是汉语汉字。从日语中直接拿过来,那当然是从日语中借来的,不是汉语固有的。所以把它们当成外来词更为准确。

当初这样引进使用的时候,那时候的人们也很清楚这是借来的,不是咱们的语言固有的。当时就有人强烈反对使用这种新词语,有斥之为文风日下者,有斥之为道德沦丧者,有将其与革命党相连者。留日学生彭文祖 1915 年在《盲人瞎马之新名词》一文中表达了激烈的反对观点,里面对许多词语一一作了批驳,达到了怒不可遏、恨之入骨的程度:“令人切齿,深以不能一刃其颈为憾”;不会一句外文的大翻译家林纾,也对于新名词“一见之字里行间便觉不韵”;刘半农对引入新名词也表达不同意见:“愚以为世界事物日繁,旧有文字与名词既不敷用,则自 造新名词及输入外国名词,诚属势不可免。然新名词未必尽 通,如'手续’、'场合’之类;亦未必吾国竞无适当代用之 字,如'目的’、'职工’之类”;余又荪也曾说:“ 我国学术界所用的学术名辞, 大都是抄袭日本人创用的译名。这是一件极可耻的事”。总之,对于引进日语借词,当初就是有不同意见的,而这也反证了当初就是按照外来词对待的。

事实上,在此之前,严复已经从英语翻译了八部名著,其译风审慎、译文尔雅,影响极其巨大。严复苦心孤诣创立了许多术语概念的译名, 并出任编订名词馆总纂, 代表官方负责中外名词的编定和规范 。严复也批评来自日语的借词,以“宪法”为例,他认为“ 宪即是法, 二字连用, 于辞为赘”,批评“今日新名词, 由日本稗贩而来者, 每多此病”。有意思的是, 严复所创立的译名很少流传至今;大多数由他创造的新词在与日本人所创造的新词的生存竞争中逐渐被淘汰。这是一个相当有趣的现象,印证了他翻译的《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

日语借词为什么最终根植到汉语之中,原因复杂。大概来说,一来,日语借词携带的现代思想文化学术科技等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没有的。文化交流,自然是文化强势的一方,先进的一方,能够渗透到落后的一方,不可能按照相反的方向。上世纪我们与苏联也数十年亲善,但进入汉语且成为常用词的,大概只有“列宁主义”和“苏维埃”等寥寥几个。二来,日本人用汉字翻译西方概念术语,中国人借用非常便利,直接拿来使用即可;第三,日语借词有极强的生命力,相关研究专家指出,在现代汉语词汇所吸收的各种类型的借词中, 日语汉字借词是构词能力最高的, 而且对汉语词法结构的影响也是最大的,而中国人自己创制的译名反倒不如日语借词流行。严复的译名不敌日语译名,这可能是重要的原因;第四,上世纪初中日交流频繁,教育体制学习日本,教科书也有不少译自日本,日语中的新词非常快捷地进入了中国的大众教育和公共空间,迅速走向民间,被人们接受,约定俗成。而严复译名则失去了这样的机会。

上一篇短文中整理贴出的一些常用日语借词,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汉语外来词词典》,收录的主要是词典出版之前的一些借词。而此后中日交流中,又有一些借词引进,且有些已经常用化了,这里也一并整理贴出。特别声明:如下内容来自顾江萍博士的论文《汉语中日语借词研究》。

生活类:

保育、暴走鞋、暴走族、闭馆、闭锁、便利店、变身、充电、出勤、出世、  串烧、打造、低迷、点滴、店长、都会、发表会、非常、封杀、公众电话、航路、  豪雨、黄金周、回转寿司、会所、家事、家政、兼职、检讨、解读、居酒屋、  卡拉 OK、凯帝猫、看板、可丽饼、空调、量贩、量贩店、满员、梅酒、美白、  美容院、美体、名人戰、配送、亲和、清酒、全攻略、全员、券、人间蒸发、人脉、  人气、入世、入院、杀到、商用车、生鲜食品、生鱼片、实名、市况、瘦身、甜  不辣、铁板烧、通勤车、同僚、铜锣烧、统合、土石流、推进、慰安妇、文脉、  文字处理机、洗颜霜、香辛料、写手、写真集、修学游、玄关、野菜、业者、  一度、一极棒、移动电话、银发族、有名、浴衣、原稿纸、宅急送、章鱼丸、整合、  正解、直通、主题游乐园  

其中不少是词缀,如:~场、~流、~面、~桑、~中、~装、~族、准~、  超~、真~ 

.专科术语词:

1)经济: 本部、产业损害、处分金、大卖场、登场、调理师、工房、会员制、  价格违反、监理、精算、竟业禁止、空港、劳务、冷房车、卖场、名品、爬金宫、  泡沫经济、品质(质量)、品质保证、企画、融资、收纳、素人、速达、  特卖、特卖品、物流、消費税、新登场、新品、药局、运营、宅配、直航、直通车、  职场、終身雇用、自动售货机、年金等  

2)法律:损害赔偿、无记名、正当防卫等

3)教育: 修学、修学旅行、研修等  

4)体育: 空手道、相扑等

5)医学:安乐死、齿科、过劳死、汉方(中医)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你有“社会”,我有“武林”:日语和汉语的关系,真是一言难尽
无法抵制的“日货”,没有它们你甚至写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浪潮工作室
书评 | 司佳:评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转发】
现代汉语里有多少源自日本?
这些中文词汇来源于日语,你知道吗?
第七节 意译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