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实录资料揭开卢秉纯罢归之谜

民国版襄陵县志人物志中记载卢秉纯:博学能文,由翰林历侍御,风骨稜稜(威严貌),谠正(正直)不阿,解组归授生徒于汾、沁、泽、潞间,门下士登甲第者以百数。关于他的为官履历比较简单,仕籍中稍详细些,见下图。曲沃秦武域书中说他“由给事中罢归”,我便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另外,又有一些新的发现,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关于卢氏的祖先和子孙都有涉及,将另文介绍。


利用国学大师网的全文检索功能搜“卢秉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以感知一下),找到了雍正乾隆皇帝的实录,里头有涉及卢秉纯的不少条。因为没有标点,为严谨考虑,又在大师网下载了影印的清实录,在其中挑选出了这些条目的对应页面,之后断句校对整理了一下。文字不是太难,读之后可以了解卢秉纯被革职罢官的情况。

清实录雍正朝实录3条

    雍正朝,卢秉纯考中进士,仕途还算顺利。

雍正八年(1730)五月戊辰:选取……卢秉纯……等五十三人,俱著改为庶吉士。(卷之九十四)

雍正十一年(1733)四月辛未:庶吉士……卢秉纯……,俱著授为检讨。(卷之一百三十)

雍正十三年(1735)六月戊子:以……云南道御史卢秉纯湖北乡试正考官,刑部主事苏霖渤为副考官。(卷之一百五十七)

注释:庶吉士,明、清官名。明初有六科庶吉士。洪武十八年使进士观政于诸司,练习办事。其在翰林院、承敕监等近衙门者,采《书》「庶常吉士」之义,俱改称为庶吉士。永乐后专属翰林院,选进士文学优等及善书者为之。三年后举行考试,成绩优良者分别授以编修、检讨等职;其余则为给事中、御史,或出为州县官,谓之「散馆」。清沿明制,于翰林院设庶常馆,掌教习庶吉士事。庶吉士又通称「庶常」。

按:民国版襄陵县志中关于卢氏的仕籍云:乾隆乙卯湖北正考官,当改正为雍正乙卯。当年的湖北乡试录已找到,前边有卢写的序,其中有卢氏任职的相关文字,“臣山右下材,蒙大行(古代称刚死而尚未定谥号的皇帝)皇帝隆恩,遴置史馆,授职两年,复蒙拔擢,忝列台端。”序末为:云南道监察御史协理山东道事臣卢秉纯谨序。据此可知,卢氏在雍正年间担任太史有两年,后来升为监察御史。雍正十年版的《襄陵县志》知县所写的序言中就称:会太史卢公告假归里,请扃钥司纂。那年卢秉纯刚好请假回乡,所以就请他主管纂修县志的事。据《三晋石刻大全-襄汾卷》,襄陵东街村卢秉纯院门,上书太史第三字,楹联曰:

大世家无非忠臣孝子

名士不过循吏醇儒

有机会应该去寻访一番,即使物是人非,也不枉后学追怀先贤的一腔情思。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1.卷之八十四 

乾隆四年(1739)正月戊申

御乾清宫。赐诸王、贝勒、贝子、大学士、九卿、翰、詹、科、道及督、抚、学政在京者九十九人宴。赋柏梁体诗……给事中……卢秉纯……各恭赋成章。颁赐笺砚笔墨有差。  

此条记参加皇帝赐宴。

2.卷之九十 

乾隆四年(1739)四月丁亥

谕军机大臣等。前日御史卢秉纯条陈慎罚弛徵三款。朕以前二款,现在纂修律例,如有未协之处,该总裁等自然酌量更改,候朕裁定。其江宁地亩一款,其事甚细。该御史陈奏之意,或公或私,俱未可知,是以将原折发还。今卢秉纯又复以地亩一件,恳切奏请。尔等可将此折密寄那苏图,令其秉公确查,如果应行豁免,即具本题请。或别有情由,不应豁免,亦著据实具折密奏。 

就卢的上奏回复军机大臣。

3.卷之一百三十九 

乾隆六年(1741)三月庚寅

大学士等议覆给事中卢秉纯奏请严核真才以重馆职。查新进士朝考,庶吉士散馆,向例巡绰已密。惟坐次按双单名编列,或可豫揣。应令监试王大臣临期酌派,诗韵不准自带,以武英殿本给发。从之。 

准卢上奏,依照大学士的议论回复,严肃朝考纪律,如坐次以前按名字是单字还是双字编排,以后由监考大臣临时酌情分派,诗韵书不得自带。

4.卷之一百四十三 

乾隆六年(1741)五月辛卯

饬科道纠参贪墨谕:科道职司言路,为朝廷耳目之官,凡有关于民生利弊之事,皆当留心访察,据实上闻。即如山西巡抚石麟之废弛,布政使萨哈谅之贪黩,各属浮收重耗,甚为民累。科道等官每将无干琐务陈奏朕前,而此等紧要大端,并不指实纠参。岂果出于不知耶?抑明知而不言耶?至本省之人于本省事务见闻尤切,知之必悉。如给事中卢秉纯即系山西人,石麟莅任甚久,萨哈谅劣迹多端,卢秉纯岂得推为不知?而并未一经参奏,何也?用是特颁谕旨通行,申饬科道等,此次训饬之后,嗣是各省有关民生利弊之事,俱当留心访察,一有确据,即指实纠参。倘知而不奏,责有攸归。至于本省之人,明知其事而隐匿不言,倘别经发觉,朕必将本省之科道议处一二以示警。其有假公济私,挟制本省大吏以为自便之计者,亦断难逃朕之洞鉴。  


指责卢秉纯不作为,并以他为例,告诫言官要有所作为,关心本省民生大事。

5.卷之一百四十五(此卷三条,卢被革职,叙事较详细,当时乾隆30岁) 

乾隆六年(1741)六月辛亥

谕曰:前给事中卢秉纯参奏大学士赵国麟之折内有二条。一称:皇上面问赵国麟往奠俞姓之事,初则佯为不知,再问则略为停顿,既出之后告之至戚刘藩长,自鸣得意。又称:刘藩长休致之后,赵国麟告伊,王安国未曾参尔,乃系蒋炳参尔等语。朕思大学士有赞襄密勿之责,不应向亲戚为此等之言,是以降旨令刘藩长来京,命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徐本,尚书讷亲、来保,将伊二人询问质对,逐日进呈所录口供。其赵国麟在朕前回奏往吊俞姓一节,刘藩长曾向卢秉纯言之。至佯为不知,略为停顿,告之至戚,自鸣得意之处,乃卢秉纯揣摩彼时情状之词。刘藩长告知卢秉纯者,并不如是,此处无大关碍,不必深问。至赵国麟告知刘藩长,王安国并未参尔,乃蒋炳参尔之语,刘藩长供称:闻之他人,并非闻之赵国麟。而卢秉纯则坚供不移。此事有无,尚在疑似之间。但刘藩长乃市井庸人,赵国麟身为大学士,既缔姻亲,又曾在朕前奏荐,甚属不合,朕已悉知,不必再问。至于卢秉纯供出刘藩长许多悖谬之语,甚有关系。从前卢秉纯初闻之时,何以不行参奏?及参劾赵国麟折内,又无一语及此。直至于今刘藩长到京对质,不肯应承赵国麟之说。符伊原参,始行供出,并将朕召见之语混入于供词之内,又将朝臣牵引多人,几欲一网打尽,而与此案问语毫无干涉。似此妄乱无赖,岂可留于言路?卢秉纯著革职。刘藩长系奉旨休致之员,而凡遇知交,辄深问罢官之故,则其不自安分可知,亦著革职。其悖谬之语,若果出于刘藩长之口,自当按律定拟。倘系卢秉纯挟嫌妄供,亦当治以诬陷之罪。著原问之大臣详悉审明具奏。


六月丙辰(此条主要给大臣宣示处分赵国麟的前后情节,可略过

又谕:从前仲永檀参奏大学士赵国麟往奠俞姓之事,已经审结。之后赵国麟具折辞职,朕降旨慰留,伊又复具奏朕前,情加激切,语更澜翻,是伊初次为尝试之计,及见慰留之旨,知朕不因此令其去官,故为烦渎之奏,以示退让。朕早已洞烛隐微,特以待大臣之礼,亦以已经姑留,仍复优诏答之。卢秉纯前参亦曾及此,可见伊之居心,虽妄乱无赖如卢秉纯亦且窥见。赵国麟反而自思,更有何颜立于百僚之上乎。卢秉纯参伊之折,朕摘出二事,令大臣等询问,一件无大关碍,一件尚在疑似之间,朕已从宽不问。至赵国麟素讲理学,且身为大学士,与市井庸人刘藩长缔结姻亲,且在朕前保荐,朕已明降谕旨,较之仲永檀参奏之事,其过孰为重大?赵国麟亦知,此番之事非引过求退所能了,乃转诣宫门,奏请面见。朕知其意,不过为迫切之词,强为辩诉,希冀朕之复留,是以不令进见。著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徐本,尚书讷亲,传旨谕以大臣之义,进退之礼。伊自当朝闻命而夕拜疏矣,乃迟之数日,伊竟无求退之本,是甚意中以为朕一时虽降责备之旨,而稍迟时日,或仍复转念优容,以此观望不前耳。朕御极之初,赵国麟以安徽巡抚来京陛见,朕召对于易州行在,见其人属老成,且素闻伊留心理学,是以内升尚书,继因大学士缺出,一时不得其人,将伊补授。数年以来,间或召见,与之讲论经义。凡谕及用人行政,伊并未献可替否,有都俞而无吁咈,此朕所深知而熟见者,只以人才难得,曲为姑容,即屡被言官弹劾,朕尚保全之,而彼不自省悟,妄谓朕入其彀中,欲逞其伎俩,则大谬矣。试问举朝之大臣居心行事,何一不在朕洞鉴之中,岂独于赵国麟而有不知哉?赵国麟在大学士之任,所匡赞者何事?所建白者何言?为朕所倚任而必不可弃者何具?伊清夜扪心,能不愧赧而尚可忝窃大学士之职乎?伊现有福建巡抚任内荐举劣员王德纯一案,部议降调,朕留中未发,尚欲其进退以礼,全其如终。今既不知自处,不得不明加处分,赵国麟著降二级调用,留京候补。此番处分并非因卢秉纯之参奏,特将前后用舍情节一一宣示,令诸大臣知之。 

 

六月己未(此条请细看,皇帝对卢氏措辞严厉,说他阴险可恶,卑污苟贱,涉及对卢的治罪

大学士鄂尔泰等奏,遵旨审拟给事中卢秉纯参奏大学士赵国麟一案,查卢秉纯所供革职光禄寺卿刘藩长悖谬之词,细加研鞫,并无确据,亦不能就原供对质。再前于质审时,卢秉纯将刘藩长批颊肆殴目无法纪,应拟杖流,准其纳赎,并应押解原籍,交与地方官严加管束,不许出境生事刘藩长系休致之员,辄探问罢官缘由,殊不安分,应拟革职,得旨依议。卢秉纯系参奏赵国麟之人,赵国麟既经降调,今又将卢秉纯革职治罪,彼不知者必以为原参之人与被参之人一同受罚,不无疑义。殊不知朕之赏罚本属公平,不稍偏向,即如仲永檀之参鄂善,审明鄂善得赃是实,比即将鄂善置之于法,而嘉奖仲永檀,超擢佥都御史。今赵国麟自有本身应得之处分,并不因卢秉纯之参奏,前旨甚为明晰。而卢秉纯此案之治罪,因其与刘藩长质对时,见刘藩长口供不符伊之原参,心怀忿恨,遂于本案之外别牵枝蔓,日加过甚之词,无所底止,总欲迫之以不得不认之势,居心如此,属阴险可恶,且于公堂之上挥拳肆殴,卑污苟贱,至此已极。此等之人,断不可留于言路,且凡为科道者亦必耻与同列。其人其事,与仲永檀有天渊之别,是以将伊革职,照例治罪并非因其参劾赵国麟也,且亦并不因伊捏造悖谬之语,此不过如雀噪蛙鸣耳,岂足介意而加之以罪哉?朕之待大臣与待言官进退予夺,悉本大公至正之心,合乎天理人情之准,可以告之天地,可以告之臣工,若以偏私之意、卑浅之识妄行揣度,则大谬矣。特降此旨,令大小臣工知之。  

6.卷之一百四十七 

乾隆六年七月己卯

又奏:大学士等查审卢秉纯参奏赵国麟一事,将卢秉纯与刘藩长质对之语逐日进呈,恐告讦者以侧言希幸,伺人阴私。请嗣后发奸摘伏,必须实据。若以无关紧要之事,牵证告计者,乞严加戒饬。得旨。屏侧言,又恐人以为禁风闻,刘方蔼其何以应之。要之,朕惟存大公之心以顺应耳。

作为言官,皇帝说你不关心本省民生大事,不检举山西巡抚,说你不作为,不知你心里什么滋味。参奏大学士赵国麟时,你出言不慎。和刘藩长对质时,你没控制住情绪大打出手。皇帝不高兴,后果很严重。你惹来了被革职治罪、押解回乡的结果,不知你心里又是什么滋味。回到家乡,你一心教学著述,总算是不负上天赋予你的才华。你的文稿诗集没有传下来,我只能通过残存的一些诗文来领略你的才华,透过一些故事传说来感知你的名士风采。

你就是我襄汾的先贤卢秉纯,秉性纯良字性香,文采风流号雪峰。

                         东敬后学贾岗生

相关:

襄汾进士卢秉纯生年考及其子资料一则

重磅:发现襄汾汾城明代进士王体复重要资料

郭象升撰襄汾南高刘笃康墓志铭

襄汾人写的传奇《双忠节》

【纠错园】莫把乡贤当外人:古玩城条幅介绍出错

新发现:晋商翘楚襄汾刘笃敬资料两则

【家乡文献】吾村进士王锡韩

闻喜人杨深秀写给襄汾人刘笃敬兄弟的诗

襄汾南高昼锦堂记碑前楹联考

太平乡贤王奂曾写给《弟子规》作者李毓秀的赠诗、书信及墓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八十七
钱南园-楷书册《枯树赋》及《正气歌》
纪晓岚与和珅的真实的关系到底如何
张廷玉--康雍乾三朝皇帝重臣
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七十
庶吉士是“准翰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