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生活与命运

当砖头一样厚的《生活与命运》摆在面前,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要在今天,去读一本60年前苏联作家格罗斯曼写好却未能发表的巨著?

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困扰我,看这本书的感觉就是似曾相识:他们经历的,我们也重走过,只是,我们的反思止于伤痕。如本书作者这般深刻的反思我们还不曾有,未来亦难期。这是我们的悲哀,我们历经劫难,却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

1、俄罗斯文学

俄罗斯有用文学作品表现宏大历史主题的传统。

列夫·托尔斯泰用《战争与和平》来描写拿破仑战争;格罗斯曼用《生活与命运》来表现卫国战争;前几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阿列克谢耶维奇用《锌皮娃娃兵》描写阿富汗战争,用《切尔诺贝利的回忆》记录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件。

这些文学作品不仅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而且告诉我们,为什么发生?一个时代的肌理、社会的复杂、人性的丰富都在作品中呈现出来。

很多年前,我读《日瓦格医生》,解开了一直以来的困惑——为什么苏联专政时期,美是不被允许的?

革命需要的是仇恨,是这恨带来的摧毁力。而美所生发出的内心的柔软会削弱这种力量,危害革命。

正如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中所言: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革命需要仇恨来浇灌,革命让一切美好的、温情脉脉的东西走远——香水有毒!

2、俄罗斯地位

俄罗斯横跨欧亚,它的国徽是一个双头鹰——一只眼盯着东方,一只眼盯着西方。

这样的地理位置也让俄罗斯成为一个很尴尬的存在——又东又西——“不是东西”!

俄罗斯有西化的一面:俄罗斯贵族长期是说法语、游巴黎的;彼得大帝向西方学习,力度堪比北魏孝文帝,就差没改姓了;而女皇叶卡捷琳娜本身就是普鲁士人······

俄罗斯也和东方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联:历史上它曾被蒙古人旭烈兀(成吉思汗的孙子,托雷的儿子)建立的金帐汗国统治近二百年;俄罗斯东扩,和我们有了更多关联——哈尔滨就是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俄国人根据莫斯科城规划设计的,哈尔滨最多时曾有20万俄侨。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让中国与苏联紧密相连。书中的克雷莫夫就曾在上海地下组织工作了四年。

新中国成立,我们按照苏联模式,学习摸索。所以书中写到的苏联1937年的肃反、集体农庄等等,我们并不觉得陌生。

俄罗斯于我们,是不容忽视的存在。

3、我的“俄罗斯”

新中国与苏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俄罗斯以其自己的方式改写了我们的历史,融入了我们的历史记忆。

母亲是60年代初的大学生,当时她们学的外语是俄语,读的书是俄罗斯文学。

还记得在一个寒冬的午后,在东北暖洋洋的土炕上,母亲不知怎么心血来潮,读起了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在那个寂静的时刻,午后的阳光洒在她身上,她在诗里,像一个做梦的孩子。

那时的我还小,在她的诗里,第一次体会到文学之美,像是被一束光照亮。

后来,我去俄罗斯,在莫斯科大学主楼对面的树林,他们说,那里,就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在莫斯科地铁站,看见一个中年男子用手风琴深情地拉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话说俄罗斯人的手风琴真是一绝,孤独求败呀!),一群中国大妈围着他,兴高采烈地唱和着。那场景,也让我感慨万千。

在清华,我主动修了一学期《俄罗斯近现代史》。清楚地记得当时有五个学生,除了老师的四个研究生(有一个是意大利人),就只有我一个旁听的(俄国真是没落了)。

课是上午的三、四节。下课后去食堂吃午饭,然后,直接去图书馆查资料,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老师看我认真,对我说,你报名吧,我给你学分。我一脸真诚地说,我不要学分,我就是想了解一下俄罗斯。那时的我,也够纯粹!

有一次,老师说到她的俄罗斯之行。莫斯科大学博士毕业的她(俄国和德国的博士学位都极难念),去开学术会议,回来的时候,她带的俄文资料超重了,而这些资料又很重要,她想随身携带。她去向俄国机场人员请求:我是清华大学的老师,这些资料对我很重要,我能随身携带它们吗?

对方看了看她,点了点头。

许是这个缘故,老师动情地对我们说:一定要珍惜清华!

我很感动,一直记得老师的话,谨言慎行。酒喝多了,踢翻了椅子,一定会连连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是北大的。

再后来,听说清华双一流了。它已经不需要我们珍惜了,只有我们自己,像个傻叉似的,守着自己的美好回忆,一往情深。

也许,这是我的“生活与命运”——虞兮虞兮奈若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苦难的历程读后感(范文)
俄国诗人普希金
"俄国"、"沙俄"、"苏俄"和"苏联"的区别_
邮票上的莫斯科博物馆
《日瓦戈医生》:生而为人,不吃生活的苦就得忍受心灵上的折磨
1958:帕斯捷尔纳克与《日瓦戈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