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富兰克赵”来啦!


富兰克林的事迹,我们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穷理查”、闪电、避雷针······即便这些都不知道,一百元美钞上的头像总还是亲切美好的。
第一次读《富兰克林自传》,对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有人说他是“有污点的伟人”,可是,难道还有“没有污点的伟人”吗?只要是人,就不完美,就会有污点。所谓的“有污点的伟人”只是一个“相对真实的伟人”,而“没有污点的伟人”也不过是“隐藏了污点的伟人”罢了。
读富兰克林的自传,很有启发。他是1706年出生,1790年去世,几乎贯穿了整个18世纪。如果说谁最能代表18世纪的美国人,那一定是富兰克林。
读富兰克林的自传,其实也是在了解整个美国的历史,美国的民族精神以及它的内在特质。
了解一个国家可以有很多种方式,读书、看剧、旅行,是很好的互补。记得以前看英剧《唐顿庄园》,让我对英国人的内在特质有了很深的理解——理性、克制 、坚忍、自尊等等。
看富兰克林传,能更好地理解英美之间文化、精神上的承续性。英美联盟,并非只是基于利益,还有共同的价值观。
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曾被很多人奉为圭臬。
其实,正是基于利益,才没有永远的朋友。在利益之上,还有共同的信念,基于此的关系,才更持久与牢固。俄乌战争中,对乌克兰支持最多的也正是美英两个国家。这是一种基于共同的认知、共同的信念的联合。
说到18世纪的美国,想到了18世纪的中国。最能代表18世纪中国的人,一定非乾隆莫属。说来两人还有些共性,乾隆生于1711年,逝于1799年,也几乎是贯穿了整个18世纪。两个人都高寿,都活到了八十多岁,乾隆比富兰克林小五岁。看到这个小五岁,让我的感受一下子复杂起来。
不知为什么,一提乾隆,总感觉好遥远,可是提到富兰克林,却并没有很久远的感觉。为什么会产生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
原因也许就在于不同的精神气质。提到乾隆,我们想到的是王朝、帝制、皇权、封闭,或者下江南、清宫剧······而提到富兰克林,我们想到的是科学、契约、理性、民主、平等······正是这不一样的精神气质,让我们在心理上觉得离富兰克林很近。
那么,富兰克林的这些精神特质是如此形成的呢?简单说,是通过教育。
先是富兰克林的家庭教育,主要是他父亲对他的影响。
富兰克林的父母有17个孩子。光是这数字,就让我一惊。马上联想到中国许多贫困乡村里多子的家庭,父母要出去打工,照顾不到孩子的教育,多养一个孩子通常就变成了多添一双筷子——只“养”不“教”。
富兰克林的父亲显然并非如此。虽然家境不好,富兰克林只读了两年书。但父亲却努力让他学一门手艺,以便将来在社会上立足。
穷人家的孩子,要有“一技之长”。富兰克林试了几个工种后,最后学的是印刷。而他,也正是凭着过硬的印刷本领,在异乡生存下来。不管是在宾夕法尼亚,还是在伦敦,他都是通过到印刷厂工作来摆脱最初的困境。
他后来经济上的发达,也是和印刷有关。他开办印刷厂,并且开创了我们今天很流行的“连锁店”方式,店长从他印刷厂的优秀员工中挑选。怎么看,都像是一个二百多年前的“海底捞”。
除了“一技之长”,富兰克林的父亲还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性。
富兰克林小的时候,领着小朋友们,把别人用来修房子的石头搬走,建了一个小码头。人家告到家里,小富兰克林据理力争,说这项工作如何有用,父亲只说了一句:不诚实有何用?富兰克林在自传里说,“我心服口服”。
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却很好地体现了富兰克林父亲的理念:手段比目的重要。一件事,不管目的多么高尚,如果手段不正确,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这就像是不能抢别人的钱来捐助一样。
小富兰克林正是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养成了诚信、勤劳、节俭等很多美好的品格。
富兰克林很早离家,独自在异乡闯荡。他以后的教育,多靠自学。在这个过程中,有两点很重要。一个是学习小群体,一个是对知识的好奇。
学习小群体的作用,在《天才为何总是成群地来?》这本书里已有很好的解释,我不过多论述。引用一句流行很广的话:要想走得快,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一群人走。
在我们越来越提倡终身学习的时候,在我们认识到“人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的时候,“一群人走”的价值更加凸显出来。
关于对知识的好奇,不用我多说。一个只上了小学两年级的人,能因为在电学上的工作,荣获伦敦皇家学会的科普利奖章,足以说明一切。
很多人看到了富兰克林的务实,看到他作为商人的精明,但他也有为了纯粹的好奇心,为了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而做的努力与尝试——就像那个追闪电的风筝,在未知的世界,他渴望着,追寻着。
富兰克林如此丰富,让我们很难用一句话去定义他。人们把“第一个美国人”的桂冠送给他,不同于古罗马的“第一公民”——屋大维,这个美国人,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美国精神——平等、自由、冒险、奋斗······
看完富兰克林的人生,看到了不同,也看到了相似,还看到许多自己可以提升的地方。尤其是看到富兰克林以工作为乐,最是心有戚戚。
哈哈,“富兰克赵”来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富兰克林自传》读书笔记
影响了美国200年的富兰克林:这13条自律目标影响了我一生
强烈推荐《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自传
羊皮卷全书之05《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自传》富兰克林人生的6个大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