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学记5——上课啦!

在水木园子的四年,是我读书最为刻苦的时候。我上了无数的课,包括在隔壁那所中国最著名的大学;也看了很多的书,各种各样与专业无关的杂书。
不久前在一个读书群,有人提到陈乐民的书与人。相比他的夫人资先生,知道他的人很少,而我是先读陈乐民才知道资先生的,那时,资先生还没有现在这般知名度。好的书,一翻开就知道它的分量,只可惜,陈先生离去的早。
我上课也没有目的,人文社科领域的,我都感兴趣。白天上各种各样的课,晚上听各种各样的讲座。那时候,晚上的讲座很多,我的痛苦是怎么选择,多么奢侈的岁月啊。
上的最多的是秦老师的课,他的有一门课,我居然重复上了两个学期。如果说对我影响最大的人,一定是秦老师。没有他,我不会是今天的我。还有北大的李零老师,我也极喜欢。跟从他学了一个学期的《论语》,眼界大开。李老师坐在讲桌前,我坐在第一排,与他面对面,得以近距离观察。都说君子如玉,他是第一个,让我感觉到温润如玉的老先生。
我读书上课都很杂,只要是有收获,我并不太在意那些瑕疵。现在有很多人喜欢挑别人的毛病,不知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还是只是学术探讨。
想起了徐复观拜熊十力为师的事,熊给徐一本书让他读,过些时日,让徐谈一下他的看法。徐想,这是老师在考我的水平啊,于是,把书中的错误狂批一痛。结果,熊大怒,一本书都看完了,居然没有说自己学到了什么,这能有什么长进。
从别人那里努力汲取营养,让自己成长,至于他们的瑕疵,是他们的,和我有什么关系。正是这样的理念,我上不同的课,跟从不同的老师,学习那些优秀的地方。

记得有一次,群里有人提到北大的杨老师,颇有微词。我也上过他的哲学课,那时在北大很火。记得有次课他批李老师关于性自由的观点,批得很狠,虽然我并不认同,但他们都是为各自的观点而战,属于君子之争。杨老师崇尚那个道德的至高点,而李老师是保证每个人都拥有不高尚的权利。一个在谈道德理想,一个在谈权丽自油,其实并不矛盾。很多时候,争论都是鸡同鸭讲,大家都只是在借由抨击他人的观点,表明自己的主张罢了。但是,这样的纯性情,也有一种可爱。
当然,我更喜欢杨老师的师兄,我们清华的唐文明老师。我跟着唐老师上了两个学期的课,记忆最深的是,每次晚上下课,我们几个想讨论的同学会送他到学校西门。校园大,从教室走到西门,要二十分钟左右。一路上,我们讨论各种观点,感觉比在课上的收获还大。有一次,因为问题没有讨论完,其他人回了,我继续和唐老师边走边说,一直送他到五道口地铁站。我们站在地铁站门口又讨论了很久,然后,唐老师错过了最后一班地铁。
当然,也不是所有老师的课都值得上。我去上胡老师的课,坐在第一排,我喜欢坐在第一排听课,据说这是好学生的特质。课听了一半,我实在听不下去了,想走,不想浪费时间。可是,我坐在第一排,这样走,会被所有人看见,实在有点不礼貌。我纠结了一下,他既然已经祭出了学术的投名状,尊严于他,也许就是最不需要的东西。想到这,我站起来,头也不回地走了。

在旦旦做博后时,我已没有那么刻苦。但还是喜欢上课、听讲座。姚老师的课很好,我跟了一个学期。“哲学小王子”王老师的课也好,只是,彼时的小王子已成了“老王子”。
前段时间,网上还有人批王老师上课抽烟。每个人都有瑕疵,王老师说,他不抽烟思维就没那么敏捷。我喜欢这样的真性情,民国时的大师,很多都有怪癖,什么时候,我们的社会变得这么不包容了。相比于我们学到的东西,得到的精神食粮,吸点二手烟怎么了,我们愿意!我就喜欢坐在第一排戴着口罩看王老师一边吞云吐雾,一边哲思泉涌。
后来,我自己也成了老师。我知道,对于老师来说,每一个学生,都只是他人生的过客;而对于学生来说,一个好老师,是暗夜里的一抹微光,总能温暖漫漫人生路。
我很感激我的读书岁月,我曾经那样努力过,那些岁月本身就值得珍藏。现在,总有师姐、师兄问我学习方法,为孩子的教育发愁。我反问一句,你忘了我们那些寒窗苦读的岁月吗?你的孩子缺的不是学习方法,而是努力和热爱。我们总想把捷径给他,可我们自己走过的路,又何曾有过捷径呢?我只是一个喜欢下笨功夫的人,我回望自己上百本的学习笔记,总有一种踏实感。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想起那时在北大偌大的阶梯教室,窗外细雨霏霏,教室很安静,听考古系的林老师讲他们在蒙古国的考古。他们坐在一辆越野车里,路长,他睡着了。前面开车的老师不知遇到什么紧急情况,一个急刹车,安全气囊开了,喷出白粉。他醒了,前面的老师惊魂未定,回头看他们,他看见一张大白脸,笑出声来。
岁月悠长,老师陷在他的回忆里,兀自笑着。窗外雨一直下,世界仿佛静止了。彼时的我,正在写相关的论文,我问老师,能不能给我一个手机号或者邮箱,方便请教。他说,我不用手机,把我家座机号给你。那时我才知道,一个纯粹的学者的快乐,可以达到怎样的境界。
现在的我,不会对学生说太多,因为我更相信言传身教的力量。成为最好的自己,本身就是对学生负责。我只会在第一次课上,告诉他们为什么要努力。因为只有这样,你们将来才有能力不屈从于生存的压力,有底气对不喜欢的人与物SAY NO,有选择的自由,能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况且,求知的过程本身就充实而丰裕。


还记得那个初冬,北京下了第一场雪,路很滑,没法骑车,我走路去隔壁大学听课。雪随下随化,走到一半,鞋湿了。原来运动鞋底有一条隙,我没注意,那天雪水顺着隙进来,整个脚又湿又凉。我犹豫了一下,是继续去上课,还是回宿舍躺在温暖的寝室。
我还是去上课了,听王老师讲民族关系。他上课很有激情,讲到康巴汉子,他在讲台上模仿起来,胖硕的身躯在讲台上来回走了几趟,喘起大气。下课的时候,我们鼓掌,他拿着自带的毛巾擦汗,一边说,你们再鼓掌,我命都讲没了。我们笑,他也笑。才上两节课,我就觉得一切都值了,身体上那小小的不舒适和这大大的精神食粮比起来,真的微不足道。
我是个幸运的人,亲历了很多很好的老师,上过各种各样的课,现在,偶尔谈到某个老师,我说我上过他的课,他们说,你怎么谁的课都上过啊。我只能说,我赶上了一个好时候,恰巧那时他们也在。而我,又是一个笨人,没有那么功利,也没有那么明确的目标,就象一块大海绵,只是努力地吸。而现在,那些营养都已成为我的一部分,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记得那年在清华西门边,寒冷的夜晚,我和一个来北京考博的朋友告别。他参加完北大的考试,感觉不理想,不想再去考北语了。夜很凉,风吹过他失意的眼,我看见那深不见底的痛。我只说了一句话:你真心想要,上帝都会给你;如果你只是喜欢,那就只能错过。后来,他通过了北语的考试。
我想,我也只是真心想要。我并非从来就是好学生,上初中时打群架,在东北的血雨腥风中幸存下来;上高中时早恋、离家出走,一个叛逆少女能做的过火的事,我全都做过了。我的求学路,是从工作后开始的。别人问我什么时候开始爱学习,我说工作后就开始爱学习了,读书的时候什么都想,就不想学习。
有热爱,什么时候都不晚。而现在,我更是相信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是为了什么出人头地,我从来没有那个野心,我还是当初那个懵懂的少年,只是因为热爱。探索未知的世界,很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走向清华北大
岁月·青春【伤感美文】
看看北大的同学在大学四年都干什么,非常不值得我们学习
北大学生细说大学各科学习的经验教训,兼谈恋爱和高中
且行且珍惜——北大小记
杨德龙:知识改变命运,勤奋创造奇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