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2,基建投资投向何方

刚刚过去的2021年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的经济工作,除了肯定今年的经济社会成就以外,重提了“六稳”和“六保”,2022年稳增长是首要的目标。那么在“稳字当头”的发展基调下,2022年的基建投资将会如何?相信是很多工程建设领域企业所关心的,让我们结合2021年度目前的基建投资情况,看看2022年基建投资的情况将会如何。

截至2021年10月,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0%,低于原有预期。2021年基建投资一方面受制于资金预算,政府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增速放缓,社会服务类支出增速较快,使得基建类支出受到影响,同时专项债审核校验,整体发行和使用的进度相较往年偏慢;另一方面受到洪涝灾害等天灾、能源供给紧张、疫情局部反复等因素影响,使得基建投资的实施进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中,作为基建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之一,专项债是近年来的重点发力点,截至目前今年新增专项债约为3.65万亿主要是由于上半年新增专项债速度缓慢,今年整体的专项债落实程度不及预期,监管趋严、化解政府隐性债务的要求下,政府并不急于发行专项债,具体来看:

一是稳增长的压力并不大,发行专项债的紧迫性不足。其中上半年GDP 同比增长12.7%,其他相关指标也呈现稳步恢复的状态,在此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并不急于发行专项债通过投资来抵消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

二是今年提前下达额度较晚,专项债发行节奏向后推迟。2019、2020两年,提前批额度分别于前一年的12月和11月下达,而到了今年2021年,提前批额度直到今年3月份才最终下达,这就导致今年专项债发行相较往年要向后有所推迟。比较今年一季度共发行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仅为0.7%,而2019、2020年同期,发行进度分别都超过了30%。

三是专项债项目审核日趋严格,审核进度受到影响。2020年7月开始,财政部就要求对专项债券实行穿透式、全过程监控,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决不能乱花钱。地方相关部门对专项债项目的审核从形式上、内容上重点加强审核,导致专项债项目的审核比以往更加严格,相应发行进度因此受到影响。

那展望2022年,基建投资又会如何呢?

一是明年稳增长压力加大,财政政策加大力度的可能性变大,通过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发展是重要的方式之一。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响,整年的经济受到一定的影响,使得2021年的经济在疫情后产生的“V型”增长下整体稳增长的压力并不大,但是到2022年,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宏观经济的增长压力相比2021年要更大,而通过财政措施拉动经济是必要的手段,其中基建投资是必然的选项之一。

二是今年年底集中下发的专项债或在明年年初支撑基建投资,产生跨年度周期的影响,使得全年基建投资增长有所提高。今年度整体专项债的发行有所推迟,使得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专项债的发行量多于以往,其具体的落实或将在明年年初支撑基建投资,换言之,今年下发的专项债在明年初落实投资,从而带高全年的基建投资。

三是随着“十四五”期间战略重大项目的开展,基建投资的发力程度也将相应增强。本年度“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或处于逐步规划和落实的阶段,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准备,但随着进入“十四五”的第二年,相应重大项目将会加速投入,以保证相应项目进度。

总体来看,2022年基建投资增速将会比2021年有反弹增长,但受制于隐性债务化解、能源供给平衡等环境因素,不会达到以往两位数的增长,预计增速在6%-8%之间。

那么2022年,基建投资将会投向何方呢?

从“十四五”规划来看,重大工程项目将集中于交通强国、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国家水网骨干工程、新型城镇化、环保工程等方面,主要对基建投资的影响将在公用事业、交通运输、水利环保等多个领域内。

表1:“十四五”规划102个重大项目工程概览

(数据来源:《十四五规划纲要》、中金公司,由科思顿整理)

在“两新一重”提出后,未来基建投资的领域将会呈现新老基建共同发力的情况,老基建依然存在市场空间,以补短板为主,新基建增长显著,将会有较高的成长潜力。

传统基建方面,交通运输、水利环保等方面仍有较大的需求,尤其是各地区关于综合交通、水利、环保等“十四五”规划的相继出台,五年计划期间的第二三年多为项目新开工、投资量较大的时期,预计2022年将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此外,保障性租赁住房成为大中城市“十四五”期间建设重点,其中一线城市在“十四五”期间其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占新增各类住房供给达30%以上。

新基建方面,电源与电网等基础设施投资或保持中高增速,主要体现为可再生能源、特高压建设以及配电网建设。其中,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已经明确在“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合计约2.9万亿元,高于“十三五”期间10%以上。另外,高铁、城际铁路等领域在各地专项规划的引领下,也将逐步铺开。

2022年,机遇与危机并存,工程建设行业发展压力增加,但未来的投资依旧存在空间,紧跟形势,顺势而为,抓住时代的机遇,才能立足于行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大项目密集亮相 万亿级基建投资超前发力
国务院罕见要求专项债8月底基本使用到位 投向扩至新基建
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加足“马力”!剑指基建补短板
专项债使用有哪些变化?
中信证券:预计全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冲击1
从发行时间去了解政府专项债的本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