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通过提升阅读力,成为超级学习者?

月白风清,不期而遇

昨天有朋友很苦恼地问:

“今年我基本做到了每周看一本书,而且每天坚持在朋友圈发书中的金句。亲朋好友夸赞我的坚持、自律和爱学习,可我自己却有点心虚。因为好多人通过读书或是升职加薪,或是人生有了大突破,可是我,除了增长了见识,今年一点进步也没有。所有的人都在提倡要读书,为什么我读了却没有成长?”

这让我想到最近也有家长提问,说:“老师,我们家孩子特别喜欢看书,他那小书架都堆满了,可是,他的成绩并没有什么起色。不都说要多看书吗,到底是哪里没做好呢?”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愿意去阅读,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只不过,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阅读也不例外。分享三种超赞的阅读方法:

1

#场景代入法 

台湾大学的吕世浩老师曾在TEDx上做过一个演讲《学历史的大用》,介绍了把自己代入历史场景中,考问自己的方法。具体做法是:

读到关键处,盖上书。想象自己就是书中的某个角色,在那样的环境中,自己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想清楚之后,再打开书,看看自己和书中人的做法是否一样。然后再思考:这个人为什么做这个决定?他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他付出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好多人都喜欢的作家冯唐就是这么读史书的,他从初一开始就发下宏愿要读完《二十四史》,最后也真的读掉了三分之一。代入历史场景的读法,让冯唐能更加主动地思考历史、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得失,从而训练了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力。

其实不仅是读史书,这种读法几乎可以迁移到任何书籍。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一位宝妈,读到育儿书籍中作者写下的育儿难题,可以先想想自己会怎么处理再去看作者的方法。

下次,当你读到某个故事,可以想想: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呢?



2

# 不读书法

咦,不是在讲阅读吗,怎么又让人不读书呢?

其实,这个“不读书”,不是指不阅读,而是指一旦我们读书时看到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我们就合上书,停止阅读。

这是学习力大咖成甲提出的一种读书方法,如果只有半小时读书时间,他会这么做:

(1)拿出一本书/一篇文章,看目录或快速浏览,翻到自己感兴趣的段落。(2)一旦读到自己觉得有用/有趣的地方,就停下来合上书。

然后呢?然后就是拿出纸和笔账自己提问。成甲老师列举了几个常见但非常实用的问题:

为什么刚才这个点让自己有启发?它在解决什么问题?

生活中还有类似的问题吗?自己能把这个启发点用在生活中吗?

这个启发点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知识?


这样一来,也许你只用了半个小时来读书,但是你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的思考总结的收获,很可能会用上一辈子。


3

#多角色法

在读一本的时候,你的角色是什么呢?可能很多人的答案是,读者。

但其实,你可以是任何一种或多种角色。比如,站在作家的角度去阅读,可以思考:这本书的框架是什么呢,作者是按照什么脉络展开叙述的?书中哪些地方有吸引力,哪些地方比较乏味,为什么呢?

知名作家、文案天后李欣频就经常用多角色法来读书或者看电影。她曾在书中介绍说,有段时间因为要构思七本书的创作框架:A美食、B网络、C旅行、D小说、E电影剧本、F创意、G漫画。所以阅读时,会用七个角色、七套感官来吸收同一本书的精华。

如果看到有关美食的讯息,就会在书的折角处写上A。然后把书名和页码写在纸条上,放入A档案箱中。等到真正开始写书时,翻翻档案箱就能迅速找到所需的素材。

七个角色,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能会比较复杂,但是两三个角色我们还是能够做到的。比如我自己,本职工作是教师,爱好之一是写作。所以平时阅读时会有三个角色:好奇的读者、作者、教师。除了站在读者和作者的角度,阅读时我还会思考:现在看的内容可以迁移到教学吗,适合学生吗?



小结一下,刚才介绍了三种特别棒的读书法:场景代入法、不读书法、多角色法。下次打开一本书时,不妨实践一二。

也有朋友在纠结到底读书到底是注重数量,还是应该精读。看到别人一年100本,自己却只读了10本,感觉很落后似的。

其实,大可不必。

一来,要看你的空余时间。你有余力,一年读50本、100本都没有问题。你没那么多时间,一年读透一本也是完全可以的。

之前在书中看到,有位知乎大V,买了一套《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用一年的时间看了两遍。他说,看完这套书以后,就感觉打通了任督二脉似的,现在下笔如有神。

二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阅读目的是什么。没有目标的阅读,充其量只不过是一场娱乐。

有快感吗?有。

能成长吗?难。

要想有长进,阅读就不能泛泛。心理学家、畅销书作者采铜曾在书中写道:

就我自己来说,我的阅读和思考,都是在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牵引之下、在因问题无法完美解答所形成的焦虑和不安的鞭策之下进行的。对问题的好奇、对答案的渴望,是驱动我学习和探索的主要动力。

所以,看起来都是读书,但方法不同,收获也就千差万别。

有没有什么方式既能提升阅读力,又能让自己真真正正获得成长呢?

这样的方式很多,首推讲书。



什么是讲书呢,讲书就是经过自己的消化与理解,用演讲的形式,把书中的精华和自己的感悟收获,分享给其他人的一种方式。

樊登老师说:“讲书是一种强沉浸式的学习方法,它会让你进入“心流”状态。没有意义,自己找;没有脉络,自己找。你会主动在书的字里行间寻找脉络和意义,然后把它梳理出来,再加上准备的过程当中你的专注力比平时高,这一系列的行为会极度且长久地锻炼思维逻辑。”

而且,讲书锻炼的是阅读、写作和演讲的综合能力。写作和演讲,则是打造个人影响力的重要武器。

罗振宇就曾在《奇葩说》中指出,“传统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财富和权利,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影响力。影响力是怎么构成的?两个能力,一是写作,二是演讲,这都是让你出一份力,然后能够大规模地复制你影响力的方法。”

怎么学习讲书呢,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向高手学习,以牛人为师。正如经济学家张五常所说:“跟一个高手学习,得其十之一二,远胜跟一个平庸的人学的十之八九。”

赵冰老师就是这样一位高手,他是“书音”创始人、CEO演讲教练,多平台签约讲书人,也是樊登读书线上“我是讲书人”大赛导师。自2015年起,赵冰老师成功策划举办过1000多场线下读书沙龙,影响超过了10W+人的阅读习惯。

他的学员里也是牛人辈出,比如《洋葱阅读法》的作者彭小六、知名儿科医生雨滴、畅销书作者弘丹、“我是讲书人”全国八强李赛男等等。



赵冰老师的讲书课已经举办了40期,有幸参加过第37期的学习。在我看来,赵冰老师的讲书课至少有三大特质:

重点来了



01 名师指路,方法系统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因为名师有更好的有效策略和更系统的方法论。

在讲书这一领域钻研多年,赵冰老师深谙讲书的道法术,总结了一套系统的讲书方法。学习之后你会发现,原来看起来摸不着头脑的讲书,也是有章可循的。

你以为赵冰老师只是实力出众,经验丰富吗,远不止如此。两天一夜的线下课程,内容极其充实,但是上课并不会累。因为赵老师的课堂实在太好玩了,不仅上课幽默风趣,而且穿插其中的小游戏更是极具吸引力。

02边学边练,指导陪练

方法再好,不用就永远不会变成自己的知识。赵冰老师的线下课,学习和练习是交替进行的,学员能够及时巩固所学。

听到课程中还有实战环节,是不是有点小紧张?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从头到尾都有学长学姐陪练。

不少非常厉害的学长学姐也会来参加复训,很多已经是专业的讲书人了。他们经验丰富,耐心十足,你随时都能请教。

不得不说,有学长学姐陪练,真的是意外惊喜。



03 线下线上,充分实践

大家都知道,从新手到高手最快的方式是刻意练习。2天1夜的线下课程,你可以掌握讲书的方法,但是要持续提升自己的讲书技巧,还需要结合自身实际不断练习。

所以,购买线下讲书课还赠送价值1699的21天线上打卡训练营,让你能够持续精进。

除了以上这些,在上课以及练习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因为与他人的碰撞而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我自己,准备了4分30秒的讲书稿,在讲给一位学长听时,学长一脸疑惑。再讲一遍,依然是满脸茫然。

因为同一个案例,我想用来证明论点A,听在学长耳中却变成了论点B。原本以为,作为语文老师,自己会更注意留心表达中的理解偏差。万万没想到,会在那个时候真真切切体会了一次“沟通漏斗”。

我们表达的,和他人理解的,很可能完全不是一个东西。课后写复盘时,我着重标粗了这一点,并提醒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想办法少犯这个错误。

刚毕业时,上完一节课,小结部分我会问学生:“大家都听懂了吗?”

之后,我会问:“我讲清楚了吗?”

学了赵冰老师的讲书课后,我换了一种方式:“来,你们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刚才这个知识点。”

这样一来,无需作业检验就大致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难怪有人说,厉害的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学习一天,消化一月,受益一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冰老师,讲书路上的引领者!
6月复盘
2022我读了一整年经典,谈谈经验和收获
启航:我们是孩子阅读的守门人,也是引路人。
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看看是否有一种适合你
如何训练大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