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晓刚:从特斯拉维权事件看战略管理的变化趋势


战略决定成败,相信大多数人是认同的,但战略如何决定成败,很多人还比较困惑,以这两天上海车展特斯拉维权事件作为引子,浅要的谈谈战略决定成败的关键,以及在当前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企业的战略管理发生的几点变化。

如果用精炼的三个词概括什么是战略,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定位、取舍、配称”,笔者经过多年的管理及咨询实践,发现决定战略成败的关键在于“配称”,“定位”和“取舍”往往属于思想层面,比如企业定位在哪个产业、哪个行业、哪个档次,从而取舍自己的业务、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对应的目标市场等,而这些战略构想或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是否有恰当的“战略配称”。

比如产品配称、技术配称、组织配称、资源配称、人员配称、能力配称、策略配称、行为配称、制度配称、文化配称等十大战略配称(笔者总结),任何一方面的短板以及引起的连锁反应,都可能将看似伟大的战略构想或战略目标化为乌有。

这次上海第十九届车展上一名特斯拉消费者维权的事件,背后反应的是特斯拉公司在产品配称、技术配称以及行为配称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维权这颗小石子,刚好砸中了这些薄弱神经的中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掀起了滔天巨浪,看似繁花似锦的特斯拉,前途一下子阴云密布。这颗小石子改变的可能不仅仅是特斯拉的命运,而是整个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格局,甚至整个世界的经济与能源结构。这种组织行为和战略不配称的案例举不胜举,比如曾经不可一世的三星手机、雀巢都因为没能正确对待和处理消费者维权事情而在中国市场上遭遇了“滑铁卢”。

和特斯拉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为的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华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自动驾驶技术几乎在一夜之间家喻户晓,而且建立了较高的“心理美誉度”,为后续的市场开拓建立了足有的势能,其未来的成绩是可以预见的。借助这两个案例以及当前数字化时代的特征,简单归纳企业在战略管理方面的八个变化。

变化一:战略管理的颗粒度越来越细

企业的战略不再像过去一样只要关注宏观环境就可以了,还需要关注微观细节,就像这次疫情,中国在细节上给予了足够的关注,才在国家战略上赢得了主动。又好比原来GPS导航精度为米就可以人工驾驶了,而未来的自动驾驶需要精确到厘米。企业也是一样,原来我们只需要关心一群消费者的行为就可以驾驭市场了,而现在需要关心每一个消费者的行为 ,才能更好的驾驭企业的战略管理。

变化二:战略管理的周期大大缩短

以年度甚至季度为周期进行战略管理,不再像以前一个战略周期是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现在的产业环境迭代加速,昨天还鲜衣怒马,今天已是昨日黄花,所以现在企业战略管理更看重动态能力(蒂斯,1997),强调企业的战略必须与环境保持实时的互动,以保证企业能对环境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

变化三:更加关注潜在竞争对手

虽然波特的“五力模型”提到了潜在竞争对手,但在企业实务当中,更加关注直接竞争对,而非潜在竞争对手。当前,各行各业竞争白热化,跨界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寻找新的竞争优势的重要策略,所以对一个企业而言,潜在竞争对手的定义与外延要远远大于以前,过去几年“互联网+”几乎改变了所有行业的竞争与发展格局,比如一个饭店门可罗雀却生意红火。

变化四:系统的复杂程度以及

变量之间的耦合效应显著加剧

原来的区域、经济、组织等因地理、文化或通信等因素相对独立,各成一体,而现在人类社会已经互联互通,逐渐发展到万物互联,任何个人或物体不再是单独个体,而是可以影响整个社会的一个节点,“蝴蝶效应”将明显加剧-这次上海特斯拉消费者维权可能就是那只扇动翅膀的蝴蝶,可能导致异常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风暴。

变化五:同行之间从竞争走向共生

“同行是冤家”说的是绝对的竞争关系,在当前及未来的商业生态中,同行之间谋求合作与共生将成为一种趋势与策略选择。通过分工与协作,共同做大市场、开发客户价值。比如华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定位是提供智能驾驶的系统,制造环节仍然保留在传统汽车厂商手中,形成共生关系,而非像特斯拉一样,软件、硬件、制造等一家独揽而成为行业的众矢之的,将自己置于战略被动地位。

变化六:数字化技术逐渐向

企业战略管理领域渗透

因为信息化、大数据、云计划、5G、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技术等的普遍应用,企业战略管理的精细度、颗粒度、及时性与动态性等成为可能。通过这些数字技术的应用,企业可以更好的做出战略规划、战略选择以及战略管理。

变化七:更加关注社会责任

企业不是简单的、绝对的商业组织,也是一个社会组织,能否担负起必要的社会责任将成为消费者评判一家公司品牌价值的关键之一,哪些唯利是图、高高在上、破坏环境、弄虚作假的企业必将被市场唾弃,那些勇于承担社会责任、默默耕耘的企业必将引得市场的认可,比如一直默默耕耘的中国邮政,不论山高路远、不论风霜雨雪,只要有人的地方邮件就能够到达,多年的坚守与耕耘终于赢得了民众的认可,其品牌价值远远在顺丰、申通、圆通、韵达等之上。

变化八:开始回归产品与技术本身

而非像过去十数年,过分关注与强调商业模式,认为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可回头看看,那些曾经因为商业模式而红极一时的企业现在所剩寥寥,曾经的戴尔、乐视、摩拜、瑞幸等现已风光不再。只有那些注重产品、注重技术、注重消费者的品牌,如华为、OPPO、小米、格力、海尔等仍在散发着品牌的魅力。

当然,在这个技术革命与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企业的战略环境瞬息万变,各种信息泥沙俱下,真伪共存,企业需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培养战略洞察力,与时俱进,同时保持战略定力,砥砺前行。在保证企业战略环境适应性的同时,避免掉入战略诱惑或战略欺诈的陷阱(关于战略欺诈---企业如何利用与规避战略欺诈策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逐步推进公司战略愿景与战略目标的实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欲令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
特斯拉降价,老车主能维权成功吗?
企业成功三要素
商业模式设计关乎企业成败
精细化管理绝不只是细节
决定企业成败两大要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