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完中国版《放牛班的春天》,被她暖哭

说起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你也许并不陌生。

片中的一位老师力排众议组建了一个合唱团,尽心尽力地教孩子们唱歌,最终用音乐拯救了他们的心灵。

其实,在中国,也有这样一个合唱团,它的名字叫“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

合唱团的成员都是河北阜平县马兰村的孩子,他们通过歌唱,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精神状态,也改变了整个人生。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稚嫩、清灵的歌声还飞出了太行山,飞向了世界。

2022年2月4日,44个孩子登上了冬奥北京会开幕式的舞台。

他们随着音乐轻轻摇摆,用希腊语演唱了《奥林匹克圣歌》,天籁般的童音让人陶醉、令人心融。

而这个合唱团的筑梦人,便是被网友称为“浪漫老小孩”的邓小岚。

邓小岚深耕18年,一心要把音乐和快乐留在马兰,把梦想和希望带给马兰。

她初心不改,终得梦圆,用行动守护了马兰,用坚守温暖了马兰。

以爱心敬初心

这还要从邓小岚的幼时经历说起。

她的父亲邓拓担任《晋察冀日报》的社长,在数十年的时间里,辗转于莽莽太行和烽火硝烟中游击办报,创下了“一手拿笔,一手拿枪”的奇迹。

而马兰村正是报纸的机关驻地。1943年,日军发动惨绝人寰的大扫荡,为了掩护报社同志,19位乡亲不幸遇难。

也正是在这一年,邓小岚出生。

因时局动荡,她被寄养在一户老乡家长达三年。

中国有句老话,“好处易还,人情难报,滴水之恩,当思涌泉。”

所以,即便日后离开了,她对马兰村依然有着很深的感情。

在她的心里,那段红色的岁月不曾忘记,那座朴素的村庄从未远离。退休后,她也经常回到马兰村看望旧时故人。

2003年清明节,邓小岚和其他人一起为烈士们扫墓。

碰到几个孩子,她问他们会不会唱歌,没想到他们什么也不会。

孩子们望向她的眼神里,流露着羞怯,掩藏着不安。

只一瞬间,邓小岚的心就被刺痛了。

从小喜欢艺术的她深知没有音乐的人生太苍白,当即决定教孩子们唱歌。

返城之后,她就号召兄弟姐妹捐款,又回村把破破烂烂的教室翻修一新,还专门建了一间音乐教室。

她还呼吁亲朋好友募集乐器,后来全部运到马兰。

而她也成为村里第一位音乐老师,教孩子们钢琴、小提琴、吉他等。每年都有将近一半的时间,她要待在那里教授音乐。

一开始,孩子们并没有太大兴趣,她就手把手地教他们识谱、拉琴,还想方设法去启发孩子们的灵感,比如敲击生活中常见的勺子、铃铛等,让他们感受韵律的变化。

天气好的时候,她还带他们去山里听啁啾鸟语,去溪边听叮咚水声。

时间长了,孩子们尝到了甜头,态度也转变了。邓小岚很开心,选了6个孩子,组建了马兰小乐队。

从此,胭脂河畔,有了宛转悠扬的琴声;铁贯山下,也有了澄澈灵动的歌声。

谁也不会想到,指甲缝里的小黑手竟然也可以演奏出风格百变的世界名曲,曾经僻静闭塞的村庄慢慢有了生机。

有人说,“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一切的初心都要落到'爱心’这两个字上。”

一旦初心落在了爱心上,爱心就落在了行动上。

而初心也是一份信念,只要给了足够的坚持,它就会回馈足够的惊喜。

所以,当看到烂漫的笑容爬上了孩子们的脸上,她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她的这份初心好比燃灯,点亮了大山深处的希望之光。

以匠心守初心

乐队慢慢有了起色,但一些随之而来的问题还是让邓小岚费了不少功夫。

有些乡亲笃定地以为孩子学音乐不如帮衬家里干活,总是从中阻挠,她就亲自登门一一开导,打开他们的心结。

有些孩子进来只是为了扎堆好玩,并不把学习当回事儿,她就找来音节简单的曲子,把他们教会,进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还有孩子听了就忘,她就耐心地讲,一遍又一遍,直到他们学会为止。

她的一番良苦用心,终于被看见和理解,所有孩子都开始有模有样地学起来,演奏和歌唱的水平也不断地提高。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于是,她又生出了让孩子们到外面去看看的念头。

2008年10月,邓小岚带着乐队第一次走出大山,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了一场“马兰小乐队音乐会”。

孩子们的歌声,让台下很多曾在报社工作过的老同志们热泪盈眶。

演出结束后,孩子们被带着去参观 “鸟巢”、到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一路兴奋不已。

回村以后,每个孩子练琴、唱歌都格外地认真。

听说他们因为唱歌而有机会出去见世面,村里的其他孩子也主动前来学习,而这时,再也没有家长来阻拦了。

为了让山里更多的孩子们看到外面的世界,她尽己所能地带着他们去往不同的城市,登上各地电视台。

事实也是如此,音乐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也打开了他们认知世界的大门。

其实,邓小岚比旁人更明白,对于马兰村的乡亲来说,贫穷和落后一直横亘在孩子们的梦想之路上。

而改变现状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行动。

为此,她主动自筹资金建设《晋察冀日报》展览室,带头种树、清理排水沟,为村民改造厕所,鼓励发展乡村旅游,甚至用自己的退休金救助贫困户和贫困学生。

在她的全力相助下,马兰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乡亲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期待,孩子们学习音乐的热情也更高了。

她还把一处黄土坡打造成了“童话城堡”,用五颜六色的花草、各式各样的乐器和灵动跳跃的五线谱装点。

在那里学习的孩子们感知到了音乐的乐趣,个个都变得乐观、开朗。

大山里有了音乐,孩子们有了梦想,看着这些年的变化,她打心眼里高兴。

古语说,“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择一事,干一事,爱一事,每一份执着都有意义,每一份付出都有回报。

所以,邓小岚恪守了匠心,便能雕琢初心;秉承了初心,又能逐梦前行。

以恒心致初心

一年年地,邓小岚培养的学生越来越多,甚至有些考上了大学,从事艺术教育工作。

这闪闪发光的成绩,靠的是邓小岚的恒心。

早些时候,北京和马兰之间没有高铁和高速公路,她每次往返都要倒公交、火车和班车,无冬历夏,一年往返十几次。

因为铭记着父辈们之间的鱼水深情和乡亲们对她的抚育之恩,她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一直想要重返那久违的山川大地,回报当地的父老乡亲。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初心,她从来没叫过苦,喊过累。

如她所愿,孩子们凭借歌声抵达了自己渴望的诗和远方。

2010年,央视一档节目的艺术总监了解到邓小岚的事迹后,拍摄了纪录片《马兰的歌声》。

一年半的时间里,他一边拍片子,一边帮她教孩子们唱歌。

孩子们在镜头前自由而快乐地歌唱,早已没有了最初的局促和紧张。

纪录片里一发到网上,网友们被邓小岚的这种精神感动落泪。

她用音乐唤醒了孩子们心底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也让他们在面对无常世事时多了勇气和信心。

因为,人生路上坎坷无计,音乐会是最好的慰藉。

她还有一个多年的愿望,那就是在自然环境里为孩子们举办一场属于自己的音乐会。所以,她主持修建了“月亮舞台”。

“月亮舞台”建在胭脂河畔,由半圆形的背景墙面、演出舞台、蓄水池塘和观众看台组合在一起。

她本意是希望孩子们在台上唱歌时,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这样的设想既浪漫,又唯美。

舞台还未完工时,她收到了奥组委的邀请,在进行了紧张有序的排练后,这群孩子用歌声感动了全世界。

演出结束后,她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音乐节的筹备工作中。

按照正常安排,不久后,在温柔的月光下,在幽静的山谷里,那些或来自战火年代或和平时期的歌声,又将回荡在村子的上空。

到那时,她会和乡亲们一起在台下欣赏。

可事与愿违,这一次的观众席上,乡亲们再也看不到她那熟悉的身影。

3月22日,邓小岚离世,噩耗传来,万人悲痛。

网上有人评论,“先生走了,化作天上最亮的星,照亮着乡村孩子们前进的路!”

而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孩子们知道,慈爱的“邓老师”一定在天上听着他们歌唱。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人,因为持守而变得美丽。”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常怀一份恒心,保持一颗初心,恒心与初心辉映,人生为梦想而歌。

邓小岚默默坚持18年,直至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她用行动改变了马兰,而今却把歌声永远地留在了春天里。

在一期主题为“初心”的《朗读者》节目中,董卿做了这样的开场白:

初心在最开始的时候,往往简单朴素。

但是它会慢慢长大,就像一颗种子能够长成苍天大树,又仿佛站在零的起点慢慢绵延成很长很长的道路。

到最后我们发现,所谓初心,就是在所有的愿望、誓言和梦想当中,离自己本心最近的那颗心。

邓小岚在马兰种下了音乐的种子,已经生出了一季又一季的希望,还会继续绽放出一季又一季的芬芳。

在她的感召下,一代又一代的马兰孩子、乐队成员,勇敢地走出大山,无畏地奔赴山海,在更广阔的天地书写精彩的人生。 

自始至终,她都不为名,不为利,让爱心随乐声流淌,用匠心求薪火相传,以恒心托举了梦想。

在不知不觉中,她用音乐温暖了一座村庄,用歌声传递了生生不息的力量。于她自己而言,也已圆梦初心。

所以,懂得坚守初心,初心才会不负。

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 | 卜一,漫游云水间,闲记红尘事。

主播 | 林静,声音与文字的世界里,与你奔赴山海。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邓拓之女邓小岚:用音乐改变一座村庄
支教18年,把44个山里娃送给张艺谋,这个幕后英雄却突然走了…
临江仙•读马兰后人邓小岚
向山而行
素材│照亮中国的不凡故事——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时事素材解读与运用
【广东】蒋馥蔓《她,永远留在了马兰的春天》指导老师:孟凡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