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弟弟成了业内最抢手的男保姆,我和爸妈由当初的发愁变成了欣慰

文/如沐芳华

父亲出院了,一家人围坐在圆桌旁,一片欢声笑语。弟弟将烧好的菜一一端上桌,还不忘提醒我们多吃点。

菜上得差不多了,弟弟端着一碗面来到爸爸跟前,双手递上:“爸,这是下锅后的第一碗面,趁热吃了吧!”说完又进厨房里去了。

邻居古大爷跟爸爸说:“你那小儿子,没白养,听说你在医院都是他在照顾啊!”父亲听后很是感慨,笑着连连点头。

要知道,我们对这个弟弟可是担忧了许多年,他能有如今的出息,实属不易。

我们家有三个孩子,三弟杨茂龙比我小五岁,比二妹小两岁。我和妹妹算不上大富大贵,但日子还算不错。我在政府基层科室担任小干部,妹妹嫁到了外地,和妹夫都是老师。

弟弟从小就不爱读书。刚上小学时,我和妹妹一直带着他去上学,直至把他送到教室。但是等我们走后,弟弟又偷偷溜了回来。

我妈对弟弟连哄带骗,老师也耐心教育,可是他都无动于衷,每次都想办法逃学回家。

折腾的次数多了,大家都有点无能为力。我妈打了一通电话到上海,让我爸回来想想办法。

爸想了各种办法,软的硬的都试过,可都无济于事,最后只好认命:这孩子不是读书的料。

之后,年仅十岁的弟弟就成了妈妈干农活的好帮手。说来也怪,只要弟弟手上干着活,他就特别有耐心,可以安静地坐在那儿好几个小时。

有邻居说:“养这个孩子可花不了多少钱,从小就帮着省钱、挣钱。”可又有人说:“这可不是省钱,现在不上学,将来能干啥。”

邻居们对弟弟的事议论纷纷、指指点点,闲聊中总会带点嘲讽。


弟弟不仅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家务活也干得非常细致。

弟弟16岁那年,我家盖了三大间宽敞亮堂的平房,外加两间小屋。屋里屋外的活儿弟弟干了不少。

向我们贺喜的乡亲们很多,但也有羡慕眼红的,邻居王婶就阴阳怪气地跟我爸说:“老杨,你真是有福气,像是又多了一个能干的女儿,而且这个女儿还不会嫁出去,这房子我看最后还是给你们二老享福的。”

我爸一时竟无言以对,默默地坐在刚风干的水泥院子里,抽起了烟。

后来,我和妹妹相继完成学业,参加工作。那时我妈就已经在为弟弟的婚事操心了。可等我和妹妹都结婚生子了,弟弟的婚事还是一点谱都没有。

我妈想着弟弟确实没文化,可如果有了像样的工作,说不定就有姑娘愿意了呢?

于是,我妈就一直催着我和妹妹为弟弟找工作。说实话,不是没有机会,可弟弟只会干农活,不识几个字,这放哪工作都干不长久。

渐渐地,爸妈对弟弟的婚事和工作好像都释然了,就让弟弟好好种田,希望他能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间安身立命。

可偏偏又出事了。

一天,邻居赶到镇上来找我,说我弟弟进医院了。

我急忙赶到县医院,弟弟已经进入了急救室。医生出来后说弟弟的肝肾功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再晚一点恐怕人就不行了。

我们都觉得莫名其妙,弟弟的身体一向很好,怎么突然就……

后来经过医生的诊断和弟弟的交待,我们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原来,弟弟把家里的两只人参给偷吃了。

那人参是爸爸的同事从东北老家带来的,爸爸本想着年纪再大些吃,没想到被弟弟偷吃了。

那年弟弟25岁,那两只人参差点要了他的命,也花光了家里的那点积蓄。

我妈立在病床边,抹着一把眼泪说:“为了给你治病,可把你娶媳妇的钱都拿出来了,就只盼着你好……”

“大字不识几个,一点常识都没有,还想娶媳妇?”我爸说完,就摇头叹气地走了。

这事之后,弟弟的身体一度虚弱,休养了一年半载才算好。

弟弟也想争气,打算学个手艺。他学过理发,可是怎么剪两边都不对称;学过磨剪刀,虽然看着简单,但没有一个工厂满意他磨的剪刀;后来还跟过丧葬乐器队学吹唢呐,可是五线谱对他来讲简直太难了。

什么都学不会的弟弟好像注定一事无成:没文化,没手艺,更娶不到老婆。



弟弟又回到村里干活,父母已经完全接受了他“不会有出息”的事实。

但弟弟在35岁时,竟不顾家人的反对,决定外出闯荡。

结果工作没找到,倒是把自己送进了医院。好在没有大碍,在医院挂了几天水后,身体就恢复了。

他常常和两个病友聊家常,特别是其中一位老人,他子女不在的时候,弟弟经常扶他起来上厕所。

因为两人相处得挺投缘,弟弟就把自己的一些情况告诉了那位老人。

一天,老人的儿子要出差,没办法赶来照顾他,于是本该出院的弟弟就主动留下来照顾他。这一照顾就是五天,老人对弟弟很满意,就答应出院后让弟弟继续照顾他的起居。

弟弟听后很高兴,说不要工钱,只要管吃住就行。但老人一家坚决不同意,说除了包吃住,每月还给480元的工资,只希望弟弟好好照顾老人。

弟弟真是遇到了贵人。


这位老人姓孟,弟弟后来就叫他老孟。虽然两人年龄相差一倍多,但也处成了朋友。

老孟曾是个厨师,在大饭店工作过。他对弟弟很满意,还愿意手把手地教弟弟做菜。

弟弟比预想中要学得快,这让老孟颇感意外。他常夸弟弟是个做厨师的料。每当这时,弟弟就会说:“这有什么难的,可比读书考试简单多了。”

“小杨,你这样想不完全对,现在不识字就等于睁眼瞎,你之前学什么都不会,可能就是因为你文化水平太低。

“那可怎么办?我现在上哪学啊!”弟弟第一次有了学习的愿望。

老孟想了个办法,他把他家小孙子用过的识字卡片拿了过来,时不时教弟弟认认字。

弟弟在那儿度过了两个春秋,厨艺渐佳,还认识了一些常用的字词。

弟弟一度以为他可以一直陪着老孟,老孟却笑着说:“怎么可以让你一直陪着我这个老头呢,我看你应该去家政公司培训一下,说不定你的前途就在那里。

弟弟还是第一次听说家政行业。正好老孟之前的一个同事转行开了家政公司,他就托人让弟弟去学习。

为弟弟打点好一切后,老孟去了远在成都的大女儿家,他说趁还走得动,就应该去外面多看看。

弟弟拿到了上岗证,正式开启了“男保姆”的工作生涯。

其实这一路并不好走,弟弟遇到过像老孟一样的贵人,但也遇到了很多嚣张跋扈、不通情理的人。

弟弟在医院看护过一位八十多岁的虚弱老人,平时的工作就是给老人挂水,照顾好他的日常起居等。虽然老人不找弟弟的麻烦,可偏偏那个护士长常来找茬。

弟弟不是她介绍来的,她没捞着中介费,弟弟又没给她一点好处,所以她就扬言让那家人把弟弟给炒了,她指着弟弟骂:“你算老几,我可以把你饭碗端掉。”

弟弟那次不卑不亢,看着那个护士长,甩下一句话:“随你,你爱端不端,我就不信你还有能耐一直端走我的饭碗。”

护士长最后没辙,弟弟就一直在医院照顾到老人去世。

弟弟也遇到过一户很难伺候的人家,女主人喜欢吃夜宵,常让弟弟半夜出去买。天冷时出去真是冻得四肢发麻,有时晚点买回来,夜宵凉了,女主人还会骂很难听的话。

弟弟在那家做了不到一年就辞职了,他说工资虽高,但太磨人、太累人了。

村里人都说弟弟这就是在做佣人,可弟弟丝毫不介意。

他在工作中精进了厨艺,真算得上是个大厨了,会的生活技能也越来越多。

他觉得不工作时挺自由,可以回乡下陪陪父母,而且他还渐渐有了选择客户的自由。

很多人都劝弟弟找个伴侣,可弟弟说他早就过了最佳婚配年龄,虽然攒了点钱,但找一个真心之人不容易,所以这件事就不强求了。

弟弟心地善良,没有啥花花肠子,生活简单规律,也没多大的欲望,所以一个人过得也很快乐。


2018年春节刚过,弟弟本打算初五去上班,可初二上午,我家门前就停了两辆豪车,走下来几个西装革履的男人。

我爸说我们家从没有这样的亲戚啊,我妈担心是不是哪个黑社会来找麻烦了,但我们家没惹上过什么人啊,不会是弟弟在外面惹出什么乱子了吧?

正当他们不知所措时,站在前面的男人说:“大叔大妈,杨茂龙家是住这儿吧?”

我爸妈吓得都不敢出声了,但那人上前一步,脸上多了几丝笑容,接着说:“我是来接杨茂龙到我家工作的,我的老父亲特别想他,总说他做事特别细心。”说完他又让人拿出了三个礼盒递给爸妈。

这时弟弟恰好串门回来,也是一脸吃惊,小跑过来问:“张董,你怎么到我家来了?”

“我老父亲特别想要你回去,你走了,他都不习惯,新年没有长途汽车,所以我就找到这儿来了。你能不能今天就跟我们回去啊?”

那天弟弟特地做了一桌农家菜,张董也没有客套推却,边吃边和我们聊起了家常,他一直夸弟弟靠谱能干,这样的人现在非常难得。

他还说他父亲有糖尿病,吃东西很挑剔,但弟弟一直很细心地按照要求安排他的饮食,一点都不嫌麻烦。

他父亲眼睛也不好,很多事都要有人帮着做,弟弟一直是事无巨细地完成,有时还耐心地为他父亲读报纸。

家里也被弟弟收拾得洁净又温馨,养的花花草草长得都很好,虽说是两个大老爷们住,但比有女主人的家还要有生活气息。

“大叔,你真是养了个好儿子。”张董说着就敬了我爸一杯酒。

弟弟下午就去上班了。这之后,弟弟跟着张董的父亲去过北京和深圳,还到过香港,这对弟弟来讲算是见到了外面的世界。


这之后,弟弟每次回家,村里人总调侃说:“杨老板回来了,这次怎么不是豪车接送?听说你现在帮的那家超有钱,两个儿子一个是老板,一个是大官。你在那包吃包住,一个月还赚一万块钱呢。”

还有更夸张地说我弟弟跟着那家人游玩了很多地方,还差点出了国,说弟弟真是出息了。

那是属于弟弟的高光时刻,他没想到曾经一无是处的自己居然也能被人羡慕。

直到2022年12月,弟弟才告别那家人,因为我父亲摔跤骨折了。弟弟向那家人说明了原因,他们表示理解,虽然很不舍,但还是同意弟弟回家了。

到了医院,弟弟对医院的一套流程已非常熟悉,检查、拿药轻车熟路,擦洗、换药也很是熟练,连尿不湿、尿盆他都准备得妥妥当当。

他在医院,就没有我们姐妹俩什么事了。小妹后来就回去安心工作,而我就负责做饭、送饭。把父亲交给弟弟照顾,我们都很放心。

想想弟弟也快五十了,虽然没有成为家人期望中的样子,但也拥有了自己的人生和福报。

他说他这辈子最开心的事就是父母需要他时,他能成为父母的依靠。他再也不是没用、没出息的人了。

点个“在看”,耐心一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

作者:如沐芳华。值班编辑:Cyan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话题
我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10年,刚送走他,弟弟妹妹们就跟我算起了账
我为保姆养老送终,她的私密日记让我看清了爸妈的真面目
扒扒我家里曾工作过的奇葩保姆们。
感恩日记系列|我是你的骄傲吗,还在为我而担心吗
倾诉:婆婆和我爸同时生病,老公给婆婆12万,给我爸500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