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 有奖征文】奶奶的一生 \陈晓晖

本公众号所发文字、视频和图片欢迎转发、分享、赞赏、评论和转载(纸媒刊发请联系我们并注明出处)

“深圳文学杯”第七届“田青打工文学奖”应征稿

奶奶的一生

陈晓晖\广东省汕头市

在我的印象中,奶奶长得很清秀。她五官端正,身材高挑,眼睛炯炯有神,一副清瘦干练的样子。奶奶很爱护自己的头发,经常用一个木梳子,把头发从下往上盘起来,整个人看起来精神焕发。虽然身上穿的是粗布衣裤,但洗得整洁干净。

奶奶出生于民国时期,出身农村家庭,她父亲有一口鱼塘,养鱼为生,生活算是有了保障,吃穿不愁。可是,自从嫁给了爷爷,却受了很多苦。

爷爷是一个没有父母的孤儿,从小勤劳朴实,不善与人交流,种田之余,靠自学识了些字。奶奶嫁过来几年后,由于村里会计职位空缺,爷爷被村干部看中,给强拉去补了空缺。没想到阴差阳错,这事成了一家人陷入苦难的根源。

工作不到两年,新中国成立,爷爷因为在国民党统治期间任村会计一职,身份被画上了黑点,被列入地主家庭行列。原本三餐不接的贫穷家庭也被洗劫一空,一家人被赶到破陋的房子居住,还得接受不定时的批斗。过不了几年,爷爷的身体被彻底拖垮,郁郁而终。

奶奶经常流着泪感叹,说爷爷没有赶上好时代。但是,个人的命运在时代湍急的激流中,根本无法自我掌舵。任何时代背景下发生的一点微澜,于个人而言,也许就是灭顶之灾。

奶奶原本是一个娇弱的女子,不得不徒手从爷爷身上接过沉重的担子。她的身边,有五个未成年的儿女嗷嗷待哺,家里却已经一贫如洗。孤儿寡母,呼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亲戚纷纷躲避,形同陌路;左邻右舍视奶奶为阶级敌人,儿女们全被当成坏孩子,被孤立和欺辱。

为了生存,奶奶每天饿着肚子,带着年幼的大儿子,即是我的父亲,到田野和路边挖野菜,捡烂地瓜、麦粒、稻谷粒、芋茎、芋叶等等,饥渴地寻找一切能吃的食物来充饥。

“有一回,我在田地里找食物,翻了半天,也没能找到吃的,心急如焚。正当绝望之际,我的母亲突然站在我的面前,原来她徒步跋涉几公里的田间小路,偷偷带着一小袋米来找我,眼里噙满泪水,一句安慰我的话都不敢多说,把米放下后匆匆地离去。”奶奶一边说,一边幽幽地叹气。

那是一个多么敏感的年代,接济奶奶这种身份有问题的人,是要受处分的,哪怕她们是骨肉至亲。

后来,奶奶听说远方的深山有好木柴,但走路过去需三四十公里。奶奶喜出望外,不管路途遥远,常常往深山里跑,一担木柴挑到集市即能换回一点米和盐。那时,我父亲经常一同前往,他摘野生的黄枝子,可以卖一两分钱来补贴家用。这些微薄的收入,却是一家人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

一百多斤一担柴,几十公里来回的山路,奶奶和父亲半夜就得起床,带上干粮和水壶结伴上路。山上砍柴并不辛苦,最艰难的是返回的路上。昏黄的月牙儿贴在墨色的苍穹下,周围有无数双流泪的眼睛在闪烁,耳边是一声声野狗的悲鸣。他们相携赶路,偶尔能听到对方的肚子发出咕噜咕噜的歌声,饥肠辘辘,疲惫的双腿还不时抽筋,而远方的家就是他们坚持的灯塔。

有一次,奶奶挑柴走到半路,小腿抽筋了,暮色四合的荒野,寒风裹着细雨。奶奶无助地瘫坐在地上,一边揉小腿,一边惦念着家里的孩子,辛酸无助,泪水潸然。

许久之后,抽筋症状有所缓解,匆匆赶往集市时,已是晚上九点。收购站的老伯用怜悯的眼神说:“我知道你还没来,特地等你,身体要紧,不要太累了。”一边说一边递水给奶奶喝。奶奶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声道谢。

奶奶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不断哽咽。她说在深山砍柴的那些岁月,太艰难了,但她得到了许多好心人的热情帮助,使奶奶在一次又一次的艰难困顿中,得以平安度过,对他们的恩情,一直念念不忘。

深山里经常有野狼出没,寂静无人的山林中,狼嚎风啸,声声哀鸣,听起来心惊胆战。有一回,奶奶正在砍柴,突然一只动物从高耸的灌木丛中横冲而出,把她撞倒在地。奶奶吓坏了,定神一看,发现是一只野山羊,一颗悬着的心才放松下来。幸运的是,那些深山砍柴的日子里,并未和野狼直接会面。

风里来,雨里去,奶奶挑着沉重的家庭担子,在孤苦无助之中,奋力支撑。她像孤独的骆驼,带着儿女们在茫茫无际的沙漠中,寻找百草丰茂的绿洲。

我想,一定是母爱给了奶奶无穷的力量,支撑她蹚过那个漫长寒冷的冬天。

儿女们逐渐成长,因家庭成分的限制,他们不能上学,不能参军,只能在生产队当农民。即使如此,父亲他们还是勤劳干活,受到了队里社员的称赞。

在奶奶的教导下,儿女们都安分守己,自学识字,阅读各类文学历史书籍。虽然生活环境艰辛,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却非常丰富。

我的父亲喜欢历史和音乐,村里的潮剧团还请父亲当教练,给年轻人上潮乐课,并担任司鼓领奏。三叔擅长拉二胡和唢呐,无师自通。四叔最拿手的是吹笛子,是村里锣鼓队的成员。姑妈则喜欢古诗词,偶尔自己写些古诗怡情自乐。这些高雅的爱好常常得到奶奶的鼓励,并为儿女们的好学和才华而暗自欣喜。

改革开放之后,在奶奶的带领下,父亲和叔父们承包了山林和田园,开荒垦地,播种了五谷和蔬菜,种植桃李梅等各种果树。家里的光景逐渐改善。

奶奶依然节俭,衣服一补再补,不允许我们倒掉碗里的每一粒米饭。她说饥荒年代,一米难求,不能浪费。

由于早年操劳过度,奶奶的全身关节经常酸痛,彻夜难眠,家里常用中草药泡醋疗伤。这是一味山野很难寻找的中草药,可治跌打损伤和各种无名肿毒。

村人前来索取药醋的甚多,奶奶一直慷慨赠送。时常有一些老姆,前来我家找奶奶道谢,有的说摔伤的地方涂擦药醋,已经消肿,即将痊愈了;有的说手指的无名肿痛居然意外好转,欣喜之际,不忘奶奶的赠药之恩。每逢这样的时刻,她就笑得满面春风,这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之乐趣。

奶奶也是一个懂得感恩之人,邻居只要送来几把青菜,她明天必定还回一个大萝卜。偶尔被他人帮助,还没能还礼,她就会坐立不安,经常念叨,常挂心间。受人之恩,涌泉相报,她一直是这样的人。

奶奶七十多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她哭坏了眼睛;八十多岁的时候,四叔去世了,她的眼泪也流干了。她知道她的儿子们,都太苦了,长期以来繁重的农活,已经榨干了他们的身体,终致积劳成疾。这份无法言说的伤痛,对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来说,是多么残酷的现实。

然,奶奶已经看淡了一切的生离死别,她的悲苦只对我和姑妈讲。她经常一个人望天、沉思,在阳光下细数逝去的光阴,品尝岁月赠予的百种滋味;也常和乡邻聊家常,听潮剧,心态乐观豁达。这种平和、大自在的生命状态,使她得以静享晚年。

我搬进新房那年,奶奶九十一岁,我把她和三叔接来,住了些时日。她已经老态龙钟,背越来越驼,言谈举止像个孩子一样天真。她坐在电视机旁,眯着双眼看潮剧,脸几乎要贴着屏幕,我问她能不能看清,她说就看个影儿而已。即使如此,她仍然看得有滋有味。

有时,她会突然告诉我,说要去定制寿衣备用,我特别生气,让她别乱说;偶尔她又提起,说她还没有拍照,我问她为啥要拍照,她说人走了,要有一张黑白照挂着。拍照这件事,那些年,她似乎提过几次,每次我听了心里都不是滋味,不吭声。我的心里没有任何一点准备,也不想准备,我总觉得,她将永远是眼前的状态。

直到那天早上,奶奶突然说话很奇怪,讲了一些我们听不懂的话,接着她又忘记许多事,说话颠三倒四。我们那时并不懂,这是小中风的症状。

三叔把奶奶送回了村里,养了一段时间,慢慢恢复过来。但是,有一天她摔伤了,再也无法起床。那时我刚好生下大女儿,许久后才去看望她。我和姑妈给她洗澡,奶奶已经瘦得不像样,她喊着我的名字,脸上露出痛苦的复杂神情,似乎是一种深深的无奈、无助和无以言说的悲伤,又好像在责怪我为何那么久没去看她。

她的身子如纸片一样,眼睛凹陷,脸上除了皱纹还是皱纹。我很伤心,却不知道如何安慰她。这是一棵多么苍老的树木,即将被风带走。

卧床两年后,奶奶走了。生命之灯已经燃尽,我这才领悟到,瓜熟蒂落,是生命自然的状态,谁也无法逃脱。就像作家周蓬桦所说:“人只能随遇而安,一茬茬地活,最后完成被收割的过程。”

那一年,奶奶九十三岁。在秀水青山的小村里,她把自己的平凡根植于那片土地,用勤劳、节俭、顽强、善良为土壤松土,用爱滋养脚下的一草一木,使其葱茏繁茂,茁壮成长。

本期首席义务摄影师:李智杰
    注:歌曲《家总在不远处》作词、 作曲、 演唱:孙琪(深圳市文学学会理事、青年歌唱家)

(注:本平台所发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念与立场。如涉嫌抄袭及语句不当等行为由作者承担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世同堂
远去的故乡——爷爷和奶奶(一)
错爱
我的奶奶
田晋跃 | ​对老家土地的一丝眷恋
【家事春秋】奶奶 | 散文 沈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