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全面辨证施治的若干问题(中)

那么我们再说一个,引出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大家看啊,这个病人用了多少方子呢?用了九个方,这是九个方剂。这个方剂之间的比例呢还差距很大,有的只有一份,多的呢能达到八份。像这样的用方,大家可能是,不管你在中医临床和理论上有多长时间的这个经历,可能见到的就不多。反正是你现在你要去看历史上的一些医案什么的,能这么辨证施治的太少了。

虽然你看我跟大家说了,把每一个方剂都有很充足的依据,但是到最后再看这个方子的时候,很难让人接受的。其实我也有过这样的一个心理历程,尽管是我自己在临床当中开出来的方子,我也曾经说,怎么这个经方,会开成这个样子了?而且这个方子,像这一类的开方,就是我们在座的,也有很多人是接受不了的。那么我们今天呢就讨论讨论,把这个事儿的前后后左左右右相关的一些问题呢,我想到的都跟大家进行一个交流,分享一下。我们大家一块儿来对这种方式啊,进行一个评头论足吧。

那么下面呢,我们就说我们看了这个医案以后,就是说在我们这个平台上啊,大家等于说是有一个,快成了约定俗成的说法,叫什么呀?大合方。我建议大家不要用这种方式啊,这一个“大合方”啊,现在在社会上,在中医圈里边,很忌讳这个事。我在这方面就有过很多的经历吧。有的人家不说到我脸上,但是说能感觉出来。

你看我在那个沂源会议上,这个事儿呢,我跟大家说过,我在沂源会议上给一个,也是个坐诊的医生,给他诊断完了以后,因为做腹诊,所以说周边的人一看做腹诊,知道我们两个,是在看病啊不是做别的事,就都围上来了,围上一群人啊,后来呢我给他做完腹诊,我就给他说,我说说你的方啊,我就跟他说四逆散合上桂枝茯苓丸合上吴茱萸汤,合上半夏泻心汤,这时候人就走光了。人家没见过这么开方的,你合得这样子,还叫经方吗?你这不用说,咱就能看出来。这是一个。

还碰到过什么情况呢?上海的一个人,他不知道通过什么关系,他知道我定期去烟台坐诊,然后呢他就跟烟台那边人联系,联系以后人家直接就问,我想问问,我想知道李老师是用大方还是小方。那边坐诊的人呢,一听这,就有点大概是有点不太顺心,不愿意听,然后就直接跟他说,李老师就是用大方治病,那个人,就一下就是说,要是大方的话,我就不过去了啊。你看,这就是说,无论是在这个中医圈里边,还是在这个患者这个角度,都有这么一个印象,就是说经方啊是少而精啊,这个药味也少啊,疗效呢又快,实际上这一个是事实。

那么现在呢,我现在走到这个程度,我去年在德州办的那一期,咱这个第一期的跟诊班的时候,有一个学生就问我,说李老师,你怎么想象到,你怎么想出来的,用这种方式来治病呢?因为我这个疗效在那儿摆着呢。就是说你怎么想着用这种方式来治病呢?其实言外之意就是说,你怎么会想到用这么多方子,这么多经方合在一块儿来治病呢?

后来我给他一个解释,我说我给你打个比方,我说你,你把一头小猪放在一个一米左右的小胡同里边,你从一边赶他,它会出现什么情况?你在左边往右边赶,它就只能往右跑,它不可能往左跑,它怕你,是不是?因为它没有别的路可走。实际上这套东西就是这么来的。也就是说,今天给大家分享的第一个问题。那么我把这种辨证叫什么呀?你看啊,大家看过刘登勇那篇文章,他征求我的意见,后来我想了想,我是用这个整体施治吧,字面上也比较简单一些,这个意思也表达了。后来我想了想啊,也是不……我今天又推敲一下,咱们就暂定把这一套办法,暂定是什么呀,这叫全面辨证施治。

那么,咱们今天从以下几个题目进行分享:

第一个题目,全面辨证施治是来自于临床实践。这就刚才我说的这个胡同里边赶小猪啊,你从临床当中碰的时间长了,你就碰出来了。但是这个事儿呢,我现在在这儿跟大家说几个,我在临床当中怎么碰的啊,说几个比较典型的,这个呢可能以前在讲课的过程当中,也跟大家说过。

第一个医案是什么呢?这个人是一个油田里边公安系统的一个科长,三十五六岁的样子,一个男性。他来看病的时候啊。

他这个病已经好多年了,一直拉肚子,大便一天好几次,都是稀的。然后,我也问他,你怎么把肚子弄到这个程度呢?因为他上大学的时候,喜欢打篮球,打完篮球以后用凉水洗澡,夏天喝凉啤酒等等,过度着凉,然后,就造成了腹泻了,从那以后再没人给他治好过,他也多处多次的治疗,就从来没治好过。

后来我给他看了看呢,就是说他腹泻这一块儿,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乌梅丸证啊。然后,在我能当时能看到的方证,大概我记得还有四逆散,简单合那么两三个方子吧。

我把药给他以后,他大概也就是吃了三四天,反正是没有超过六天。后来他就给我打电话,他说吃了你这个方子,他说这个腹泻好了,肚子舒服了,但是他说我现在开始发烧,他说你看我发烧烧的,真是难受,他说我这是现在还在外边开会,我该怎么办呢?我想,我说这样吧,你得来我这看病。他不是我们本地的,他是东营那边一个油田里边。因为太难受了,后来他就特意让他一个同事开车把他拉过来了。到了以后,后来我给他问诊的过程当中啊,他说过一句什么话呢?他说你能不能给我吃点药,我再回到原来拉肚子那个状态也没关系,他说我现在太难受了。后来我给他问诊完了以后啊,我发现他病很简单,就是一个柴胡桂枝汤证。我就给他做好了柴胡桂枝汤,然后,当时他也没有拿着喝水的那个杯子什么的,我又让他去买的那个矿泉水,把矿泉水倒掉,我给他泡上药,泡上药以后灌倒这个瓶子里边儿,我说你回去吧,路上不要开车窗,你在路上等这个药晾的的能喝了,你就把它喝下去。结果到了第二天早晨他就给我打电话,他说我晚上出了汗了,烧也退了,人也舒服了,药还喝吗?其实我就算他就喝了两次药,后来我就跟他说,我说你这个方子要喝,前边那个方子也要喝。因为他退烧了吗,我就让他把前边那个乌梅丸为主的那个方子一天喝两次,柴胡桂枝汤一天喝一次。这样他这个病就过去了。

但这里边就有个问题啊,他这个柴胡桂枝汤证怎么来的?这是一个问题!我当时觉得非常苦恼,就是这种情况的话(辨证),我用药不是不对,那么他出现这种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去处理?或者说,像昨天有人提问题,就是问怎么避免瞑眩反应?当时我也是这么一想。但他这不是瞑眩反应啊,这是身体的变化。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医案。

还有一个医案。那个人啊,他就在我的诊所的马路对过儿,挺近的一个小区里边。因为那个时候我还不是在楼上。那时候有个门头,这个人(患者)呢,我给他辨证以后,判断他里虚寒比较重,给他用的药呢,治疗里虚寒为主,里边没有柴胡剂,这也符合经方的治疗原则,是不是啊,理论上说你有一点点轻微的柴胡证的话,有典型的里虚寒,先治里虚寒也不为错,对不对?那么我就给他用的主药是理中汤。他吃了三四天吧,后来他就给我打电话,他说我吃了药现在开始发烧啊,我嘴里边苦的不行啊。我说你过来看看嘛,他离得那么近,来的时候是拎着药来的,来了之后,就把药放在那里了,他说你这药,我再不敢吃了。你看我这吃几天我这么难受,后来我一看他这态度我就把医药费全部退给人家,他也就走了,走了以后再也没回来。这个事儿对我也是一个困扰。钱不是大事儿,但是这个事儿怎么会这样?

其实今天看啊,这不是当时这个辨证片面,可能是对这个柴胡证没有认真去辨,他可能会有一点点那种倾向,或者说就忽视了;或者说怎么着的吧,反正是把这个柴胡证给忽略;或者说他当时可能就没有明显的柴胡证。那么这个时候,咱们看啊,这个时候你再反过头来去看看经方原著,这个时候你才能理解那个经方原著作者的了不起,就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想象啊,他当时手头上搜集了很多临床疗效非常多非常好的方子,他得去了解它们的治疗指征。然后呢通过这个治疗指征再去了解,再去分析,或者说在当时这个方子的这个医家那个地方了解到他们大概是一些什么病,然后把这些东西,把这些方子,东家的方子,西家的方子,南家的方子,北家的方子都凑到一块儿的时候。他发现了有好多方子可以归类的,好些东西是类似,在病理上是比较接近的。然后他分了好多类,然后分类以后,为了能够用很少的文字把它写出来,他就用了三阴三阳这种方式给分了类。但是三阴三阳里边为什么没有水证,为什么没有血证,没有气证呢?这个时候你就看出来了这个三阴三阳分的这六类病,横竖都有联系。

大家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儿,在临床当中你看啊,这个病,疾病的发展从表证,表证失治,他就有可能发展为半表半里证,当然他也有可能直接发展成里证。这也是有可能的,但是疾病的过程,轻的病就是表证,表证是最轻的啊,然后如果说好了他就好了。如果好不了,时间长,它会往里发展,但是他们是有联系的。

那么表证好不了,他会不会直接发展成水证?未必没有,但是这种机会是很少的。你看这个古人总结的就非常好。就是说这个三阴三阳这六类病之间,横竖左右上下都是有内在的联系,而且病情的发展,病理之间的一些这个转归什么的,他都有联系的。而且,我们现在从临床当中看,不仅仅是疾病的发展有这样的倾向,疾病的痊愈也有这样的倾向。你把这个里虚寒给他治好了以后,他就有可能出现表证或者说半表半里证。

你看我现在啊,我现在给病人看病,尽管我这个方子是这么开,我开完了以后,我还会告诉病人,如果说你服药过程当中一旦出现了感冒发烧,什么原因都没有,你也没着凉也没什么呢,他突然,好好的,感冒发烧了,我说你不要治,你就把这个方子加量服,本来一天喝两次,改成一天喝三次。

为什么我现在有这个底气呢?我现在都是整体辨证,方方面面基本上都给他都照顾到了。他要如果说仅仅真是出现了表证的话,随着他吃了那个药,随着半表半里的改善,他体表抗病的能力就会增强,就像五苓散治感冒是一个道理,有五苓散证的那种表证,为什么?就是因为你给他把水证给去掉,体表营养增多了,就是体表抗病的能力增加了。所以说现在就这样了。也就是说这个疾病它存在着这样一个内在的规律。所以说到后来我就反复的想,在临床当中,我就去看一些比较轻的症状,特别是单纯的里证了,那么我一定要很仔细的去看他有没有半表半里的倾向。一旦有,一定要给他相应的药,免得他几天以后就出现这么大的变化。

还有一种情况,我这儿跟大家说过不是一次,我的一个熟人。他最初来看病的时候,也不是什么很严重的病。然后呢,我就给他吃药,我多少收一点药费,有时候也不收药费。因为有时候,就给他三两天的药,他来我这地方也方便,他就路过我这个地方。结果到最后,他吃了将近五年的药,他最初告诉我的这一个小的情况还没完全治好。而且这个过程当中,他为什么这五年就是说隔三差五的来吃药,他吃过好多各种什么情况的。我记得只是有一次啊,有一次他说他嗓子干,然后嗓子不舒服,有点咳嗽。后来我给他是麦门冬汤,结果麦门冬汤,喝了一次,然后他说他就头疼,那一次药用错了,就是说出现了吴茱萸汤证,我就赶紧让他回来,又拿着吴茱萸汤,喝下去就好了。那一次辨证不仔细,用错了。他为什么五年里面,能隔三差五的来拿药吃?是因为他每次吃的药效果都特别快,经方的疗效,那是能每一次基本上都是一两个方子,结果到最后,实际上他身体还没真正调理好。这都是比较典型的,而且呢,这里边也有一个问题啊。

大家可能会说,你说你这一套辨证方法是来自于临床,那么别的中医,特别是那些大师们,哪一个不临床啊?为什么人家就弄不出了,人家都不走这么一条路呢?这个事儿,我自己觉得,我应该是有一个跟别人不同的条件。就是说,我最初的时候我那个门头啊,我从外地回来以后,因为这个特殊关系,有这么一个门头这个机会。但是挂个牌子是一个事务所。他那个事务所,基本上这一年也没有那么几次的业务。就是说你在这儿给我看着门,你到时候你来能开开门就行了,你干什么没人管。我那个时候就在那个地方,就是专职学习。后来怎么有的病人呢?就是因为有一个饭店老板他儿子结婚,后来我给他写那个喜庆对联,写完了以后,他请我吃饭,吃饭的过程当中,我一看他那个样子,我就说你这身体不行,该调理调理。结果他告诉我,他得胆囊炎已经十年了,治了多少地方就是治不好。后来我就给他小柴胡汤,他吃了三天,他就跟别人说,他说他从来没吃过这样的药。吃了以后浑身都感觉到很舒服。第一个病人是这么来的。就是说我的每一个病人,特别是初期的时候,我不断的去学胡老的这些理论,不断的在反过头来去想我手头上的病人。因为病人少,每一个病人都会反复的去琢磨。然后呢他们的一些情况都会了解的比较多。正因为这样,逐渐的,让我想到了一些跟医院不一样的地方。大家想想医院的大夫,去查房啊,你休班的时候就别人去查房,这些情况你不知道,而且那个病人,他那个主证好了以后,他出了院,出了院以后,他再来这儿看或者不来这看,都不一定。而且来了以后,那个连续性也已经没有了。而且往往有的时候,特别是一些名气比较大的医生啊,都没有机会跟那个病人交流啊。我想是不是有这方面的因素啊。所以说就是因为在临床当中碰了好多这样的情况,然后逐渐的,我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

那么,逐渐呢才形成了这么一套东西,到最后呢加上随着对胡老个辨证体系的深入理解,再加上这十二个字的辨证体系的建立,逐渐的这个辨证啊,就开始变得越来越全面,才形成了咱们今天,你们看到的这么一种治疗方式。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全面辨证施治是临床实践与经方的治疗原则深度融合的结果。经方的治疗原则是什么?跟这个辨证施治相关的有两句非常经典的话,一个是方证相应。放到原著上说呢,就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是经方治疗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另一个原则是什么?有是证用是方。这一个应该是在这个经方界比较普遍的一种说法,这也是经方治疗原则之一。

那么它们两个有什么区别吗?大家不要把它看作说的是一回事,这两个之间是有区别的。那你要是如果说把这个有是证用是方简单能理解成方证相应,你抹杀了他另一层意思啊。首先说这个方证相应,在经方治疗原则里边,这是一个战术性的原则。那么有是证用是方是一个战略性的原则。这好像是什么呢?比如说打仗。我们要把这个船打沉了,是用步枪好?还是用手榴弹好?还是用炮击好?还是用鱼雷好?这是这个方证相应的范畴。就是说你这个情况想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样的这个方法。也就是说我们针对这种症状,用什么方剂?但是这个“有是证用是方”是另外一个问题,它指的是什么?它指的是对方既有船,也有这个快艇,也有小帆板,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打什么。但是你应该是所有的都得打,各自用各自的那个应该用的武器,是不是啊?所以说这是一个战略性。

大家想一想,我们治病当中是不是有这种问题,咱们中医界常打比方,常说那个用药如用兵。是不是?其实就是这么一个事。那么所以说,这里边就带出一个问题来啊。我们来打一个比方吧。你比如说,我们把我们自己啊比作什么呀,比作一个裁缝。我们这个裁缝是干什么的,修理衣服,衣服破了以后,咱给人家咱给人家补上。你看大家想想看病是不是这样的啊,他人体有了病了,就像是一个衣服出现了一个破损是吧,局部的一个破损是不是这样啊。那么如果说是这样,我们假设说啊你在这儿。等着别人来给你送了一个已经有破损的衣服,比如说就一个破棉袄,送来破棉袄这个人呐他是消防队的,他去救火的时候,那大火喷了一下弄的。比如说他这个棉袄上。有十一个洞,你给他补了十个,留一个,合适吗?有道理吗?他那个洞会不会还会往外漏棉花呀?所以说你这干的也不是活呀,是不是?所以说这就是一个基本的道理。就是说我们现在这种全面施治,站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应该是最符合经方的治疗原则。

第三个问题,全面辨证施治是经方医学的必然形态。刚才我们说了啊,就是说按着经方的治疗原则。我们就应该有证用是方,他有这个问题就应该去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再看看这个经方理论里面,是不是这个样子?

大家去看看,在经方原著,咱们不用去讨论理论问题。那现在你就去看经方里的精髓就是方证,就是方子。大家去看看方子,实际上这个方子里边,已经给我们举了很多这样的例子。你比如说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汤,实际上我们从病理上可以这么认为,他就是小柴胡汤和桂枝汤,这两个方剂的病理同时发生在这一个人身上,那么就把这两个方子合在一块儿。是不是啊?

那么大家再去看看是一下四逆散,一共四味药,里边还包括了一个芍药甘草汤和枳实芍药散。这里边还包括了两个小方。是不是啊?那么我们前一段时间董洪坦跟大家在一块儿讨论的那个桂枝芍药知母汤,这个桂枝芍药知母汤里边就包含了若干个方子。那么我在这儿,跟大家说一个方子,这个方子因为不常用,很少被人提及,而且对这个方子之外的含义很少有人去顾及它。大家都会觉得经方的这个方药简洁,大家去看看那个薯蓣丸,简吗?薯蓣丸二十一味药。这个方子应该是不小了,是不是啊?那么我们再去看看,在这个里边还有一些其他的形态的。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实际上这都是给我们举的例子。你就是有是证用是方,其实就是这一类情况的。经方原著里边这一类情况的一个总结。总结出来这么一句话啊,这就是一个原则。

所以说,咱们这个全面的辨证施治,是经方医学走到一定程度,你必然应该往这个方向走啊,要不然的话,还是刚才我打的那个比方,有十一个洞,你给人补上八个,补上六个,你空着那些洞,道理上说不过去。而且经方也不是这么教你的,你看看,特别是像薯蓣丸吧,你在里边要是看的话,你能看出很多方子了。有什么问题,都得给他去解决。这又是一方面的意思吧。

第四个问题,全面辨证施治是衡量一个医者临床技能的标尺。这个呢,我把这个问题,说的重一些,但是这个,你要仔细想想啊,你还真找不出其他的方式来说明这个问题。就刚才我们说的那个修补棉袄的例子,就是想说这个问题。那么说怎么会出现这么一些差距,就是说不同的医者差距会比较大。

那么在我在这儿跟大家说一个比较典型的事。就是在中医圈里边有一句话,是大家经常听到的,叫什么呀?叫无证可辨。这个无证可辨,理论上说这个事啊,我那个初学经方的时候,也是觉得你什么都是对证,要如果说你找不到明显的证,怎么用药呢?

我们首先说啊,无证可辨,指的是什么?你为什么要给他辨,因为这个人有病,这是一个前提条件,对不对啊,他要没病的话,你为什么要去辨他,这是一个前提条件。那么反过来说,有病的人可能无证吗?那么无证可辨说的就是这个。他就认为你虽然有病,但是我找不到可以用药的证据,那说明你本事不行,你理论不到家。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在这儿说说另一个意思,现在我们还不说有病的人,就说一个健康人,我们假设说啊,有健康人的话,我们就算是有这么一个人群啊,你去看看健康人,大家身边实际上,你经常会遇到就是身体比较好的人啊,我给你简单的说几项啊,你去看看他的舌苔,有没有这样的人,这个舌体也不胖、也不瘦。呃,这个颜色,是标准的粉红色,然后那个舌苔也不薄,也不厚,也不黄,也不腻,你见过多少这样的舌象,另外,咱们再去,再去看脉象,有这么一个人的脉,就是说平脉,实际上是一个理论值啊,你能见到真正平脉的人有多少啊,这个人的脉也不大也不小,也不弦,也不濡,然后也不迟,也不数,也不沉,也不浮,就是,他就是一个标准的平脉的人,你去号号,有多少这样的人,我这是指的,大家可以定量的,那么,不好定量的,我们就简单的说吧,你拿着我们这个问诊单去填,说是这个人填完了以后,我找不到一样他这个不正常的症状反应,可能性不大,所以说这个无证可辨,这种说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而且,我这次在济宁的坐诊,因为同时有我们几个跟诊的学生去了,去了以后,当时,有一个空余的时间,我当时能抽出时间来喝我自己的药,我把我自己的药,因为我每次做药,我自己喝的药,我都把方名,都记下来,我考虑的下一次,再调整方剂的时候是个依据,我都记下来,我就让大家看,我不知道大家,当时大家看了以后是什么感觉啊。

但是大家,我的情况,大家可能听了那个,他们在这个交流跟诊情况时,大家也顺便提到了我的身体,你要是外人看,是没有明显的,至少都不会认为我有什么病。但是我服那个方子里边,也得八九个方吧,这是我自己喝呀,大家可能会说,你就是理念性的用药吧?不是这样,这个理念性的用药,我也不是没有试过。

我有一段时间啊,因为我自己这个瘀血啊,呃,这是一个长久的问题。到我这年龄了嘛,后来我就想这个瘀血怎么好,其实那个桂枝茯苓丸加上这个水蛭、虻虫也是从这个角度去想这个问题。那么为什么想到这个,也就是说抵当汤把大黄去掉了,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就是,我自己啊,里虚寒,后来治的里虚证基本上没有了,但是还有里寒证,呃,偏于里虚寒,那么,后来我就想,我已经没有里虚了,我可不可以喝一点儿,那个就是说我一直用四逆散,原来的时候用小柴胡汤,我把四逆散改成大柴胡汤怎么样,而且我把大柴胡汤里边是大黄减了一半,这个量就已经,再加上合上那么多方子,这个大黄的量就已经很少很少的了,结果,吃了以后很不舒服,那些药,当时我配了一百多克的药吧,我就扔掉了,再没服,就不能服,嗯,吃四逆散就没有问题,其实有时候这样啊,这是一个很严格的事儿啊,这个辨证里边你差一点儿都不行,所以说我在这里劝大家啊,你不要去真正的去相信这个,就是说无证可辨,这个事是不存在的啊。总是,“无证可辨”说明你那个辨证的能力还不够,这是一层意思。另外一层意思呢,就是这个辨证不全,这是一个历史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也不是少数人存在的,这个呢,我不想过多的去说啊。

我在这儿,说一个很奇特的例子,也是咱们经方圈里的人写了一篇文章,他那篇文章的主要的内容是什么呢?是以小柴胡汤治疗腹痛的一个案例,说的很详细,咱们这个平台上呢,就是那个韩光明,他大概现在还在美国呢,那个韩光明当时正是在进入我们这个平台,他发现我们这个平台的这些东西非常规范,因为他要把经方辨证写成软件,写成程序,所以说他对这个规范性,就是说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他要求很高的,他发现我们这一套很规范,所以说他就进来以后,他给我提了好多很尖锐的问题,后来我都给他一一做了答复以后,他觉得很适合他,他就说,他觉得总是找到了可以写成软件的那种动力,后来他就给我在微信上发了一篇,把这篇文章发过来,我看完了以后啊,我就跟他做了一个讨论,这个小柴胡汤治腹痛,原文里边就有,第100条,用小建中汤要是如果说不行的话,就用小柴胡汤吗,是不是?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啊,用小柴胡汤治疗腹痛没有什么不对的,问题出在哪儿呢?问题出在,他在介绍这个医案,介绍他的辨证过程当中,他介绍的很详细,但是,他只介绍了他找到了什么样的柴胡证,他缺少什么,大家知道他缺少什么吗?那么我在这跟大家说,如果说这个人的这个腹痛,是理中汤的腹痛,如果说这个人的腹痛是吴茱萸汤证的腹痛,如果说这个人的腹痛是枳实芍药散证的腹痛,如果他是小建中汤证的腹痛,小柴胡汤一概治不了。换一句说,换一种说法,因为他的辨证过程当中,根本就没排除这些因素,换一种方式说,他这一次治腹痛,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碰准了,那要如果说,这个人真是个理中汤证的腹痛的话,你吃小柴胡汤他会加重的,是不是?就算是四逆散证的腹痛,你也治不了,那么这个事儿的背后,后来我跟给韩光明一说这个事儿,哎呦,他恍然大悟,他说,这不瞎胡闹吗?实际是临床当中他这是碰准了,他还有没有治不好的医案呢?这就是真谛,这就是背后的真事儿,就是说你单纯拿出一个医案来,大家会觉得很好,但是他那个辨证的缺陷,就没有人再去在意他了,实际上,他在临床当中他把这个治好的医案拿出来了,那个治不了的,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小柴胡汤治这个人的腹痛治好了,怎么又来一个腹痛的病人,再用小柴胡汤就治不好了呢,当然我们这么说,好像有点贬低人家了,可是问题是你在介绍你这个医案的时候,你得排除他有里虚寒的这个,你得有这么一个辨证过程了,是不是?

所以说,这儿啊,我是用一个例子给大家说,因为再说的多了,就不太好了,大家自己去想就行啊,这是一个问题啊,就是说这个辨证不全,那么其实我们站在这个意义上,你仔细再去想想好多医案,甚至是有名的医案,嗯,可能你会有别的感觉啊,这是一个就是说,在临床当中,你辨证是不是全面?能不能达到真正的全面施治,是看你这个医者临床技能的高低。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这个辨证不全,对疗效的影响,其实我刚才说的我的那几个医案,就是我转这个弯的时候啊,就是我上这台阶的时候经历的那些医案,本身就说明问题。

另外一个,周日的时候有我们有一个学生提了一个问题,就是说有临床当中,用药总觉得有效,但是,总没有全治好,为什么?这就是辨证不全,就是我说的那个,人家吃了,没有多大的病,吃了四、五年的药,最初的那个症状还在,就是这种情况啊,你辨的不全,这个其实理论非常简单,这个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他有三个环节出了问题了,你给他去了两个环节的问题,这剩下一个环节的问题,这个环节的问题就单纯的在那一个地方不动了吗?不是,他也会去影响别的,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出在他有三个环节的问题,你只看到了两个环节,这就成了一个很大问题了,所以说能不能全面的辨证施治,本质上就是体现的这个,就是能衡量出你这个医者临床技能怎么样,啊,就是你这个临床技能水平的一把尺子,这就是一个问题。

第五个问题,全面辨证施治不是为了合方而合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儿啊,我今天跟大家说的,为什么我今天前边,本来这个病例啊,就是说杨某某的那个病例,我们本来今天是没有这个内容的,后来我想了想,有了他,我容易跟大家说明这些问题,大家从我给这个人开的这九个方子里边,你能找到一个方子可用可不用吗?每一个方子都有很充足的、很详实的辨证依据,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个,任何一个单独的症状,都不能用来作为确定这个方药的依据,必须是证证相佐,病理与方证相合,才能作为确定方证的一个依据。所以说,在这一点上大家去看一看,经方里面所有的方子都是适用于这一点,那么,我在这儿跟大家说一、两个非常极端的,一个是泽泻汤证。泽泻汤证这个症状,我们平时用它的时候,这个症状非常典型,就是头脑不清醒、不清爽,有的人当然都有的,就是感觉不清爽,有的说这个脑子跟一盆糨子一样,有的人说是头跟顶着个东西一样,有的说像蒙着一块布一样,他不管怎么形容都是一个事儿,就是说这个头部感觉不清爽。但是这个人有头部感觉不清爽,你就给他用泽泻汤吗?我这么跟你说,有时候这是很危险的,为什么?要假设说他同时还有吴茱萸汤证,或者说理中汤证,你要给了泽泻汤证,他吃了他胃里受不了,胃也难受,他里虚寒厉害的话,那个方子,你看泽泻汤这个方子,泽泻和白术,白术偏温,但是白术的量很小,方子总体是偏寒的,你说他就是典型的泽泻汤证,为什么这个人吃了药以后他会不舒服呢?不就是你辨证不全吗?是不是?其实你大家想想,现在社会上的这个中医,百分之九十几的中医不怎么用经方。为什么?其实他们都走过这样的路,经方一开始用,哎呦,用的这效果太好了,等再用另一个人,怎么就不行了呢?不就是辨证不全吗?是不是?这是一个方面。

那么还有一个方剂, 就是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它治腹胀,这个腹部胀气,你如果见了这个症状,用它当然是没有错,但问题是,你有时候治不了这个,我已经给大家说过不是一次了,他有里虚寒的,甚至他有肚子咕噜的,用它效果都不好,甚至有时候一点效果都没有。包括那个薏苡附子败酱散也是,所以说,任何一个单独的症状(都不能用来作为确定这个方药的依据),其他的方剂就更不用说了。比如说这个人他不愿意吃饭,食欲不好,你就给他给理中汤喝吗?他如果是个小柴胡汤证,吃理中汤,当然他不会出事儿,但是,他可能那个柴胡证就会加重的。所以说,这个辨证全面是个很重要的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中医门外汉的经方之路
盘点2013:我用过的11张经方(古朴中医)
刘建军---古朴中医医案医话2 
09经方医案研讨会系列报道之“经方医案研讨散记”
跟师笔记之三 从经验到经验之谈——慢性咳嗽经方治愈案
JT伤寒论慢慢教(第三期)3.7.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