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寄生虫》的体量,应该用中短篇承载

除了悲哀与日俱增的确诊人数,今天还在各评论区看到了另一种怨声,类似“中国文化已死,中国电影已死”的论调,这本是寻常的抱怨和情绪,然而在邻居作品《寄生虫》获得今年奥斯卡四项大奖之后,这种怨声便如暖春的融冰一样,造成了不小的水祸。自觉凄凉,抨击体制。这种行为在我看来,有点孩童潵泼的意思。我记得明朝有个牛人,是个理教叛徒,直戳统治者的脊梁,出了两本禁书,也自知下场,取名“焚书”“藏书”,他在七十多岁的年龄,在狱中割断了喉管,在冰冷中死去。他死后不久,大明王朝走到了尽头,一具苍然的朽木,轰的一声倒塌。我们都说这是历史的潮流。
 
我这什么意思?且不细论。
 
话说在莫言未得诺贝尔奖之前,关于中国人什么时候得诺奖,能不能得诺奖,争论的资料可以塞满一个T。后来得了,就说莫言是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代言人,他的小说都是迎合西方的评委,这类话,也能把一张光盘塞满。然后呢,莫言全集放在明眼人书架上,那些言论则同排泄物一般,进入了地球代谢。我不是用“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的废话来搪塞,只是觉得相同的话听多了,又看见它的下场,就觉得好笑。
 
我敢说,中国绝对诞生过比《寄生虫》更好的电影,而且不止一部。但是它们没拿奥斯卡。你们喜欢的电影都拿了奥斯卡?这是命数,兄弟们。一个作品投在市场上,在哪里叫好,在哪里叫骂,某种程度上都跟主创没啥关系,最好装作听不见。
 
我在评论上看到一段话:

 
太喜欢这种话了。这种比所谓人性之恶更贴近人的本能,就是“老子无所谓”,从人生观一下子跑到世界观去了。点赞膜拜。更重要的是,这段话消解了我们的怨气,怎么我们得不了奥斯卡,怎么广电总局老是把中文电影的鸡鸡切掉了,怎么所谓中文最佳电影竟然是哪吒之魔童转世,棒子不知道高我们哪里去了,我们还在这儿甘坐枯井。耻辱吗,有脸吗,安心吗。好在还有这哥们的通透,红楼都倒背如流了,所谓人性至暗,有什么意思,电影原本娱乐,那种沉重,搞吐了,不如就快餐舒服。
 
虽然有些阿Q的意思,但气还是解了。
 
没看被提名但落选的几部片子,单从寄生虫本身来说,足称优秀,媲美史上大部分最佳外国语影片,但作为大年的奥斯卡最佳,显然少了滋味。我跟朋友说,不大喜欢,我认为导演编剧在偷奥斯卡评委的鸡。东亚这些国家,受中华文化影响太深,社会伦理烙印太深,整个家庭共同违背社会道德显然有悖常理,情节的支撑点就十分摇坠。不过,这片子最好的一点就是老老实实讲故事,有那种情节行进的美感在里面。但有几段我不大想看,可能西方人就看得来劲,就像我看他们家庭篇一样。影片打破了亚洲人以儒学为底子的道德真善美的伪饰,也许这是西方人最感兴趣的。不断打破刻板印象,又回归了所谓“性恶论”,你说爽不爽?
 
把寄生虫放进中短篇小说是最合适的。某些精巧的剧场式的片子,是小题大作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奥斯卡最佳电影《寄生虫》
第92届2020年奥斯卡最佳电影《寄生虫》
评分最高的10部韩国电影:得过奥斯卡的《寄生虫》,只排倒数第二
这届让我一直飙脏话的奥斯卡,一定会被载入史册!
《寄生虫》成奥斯卡最大赢家,还要感谢漫威
速成!如何假装看过2015年奥斯卡热门电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