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敦煌莫高窟壁画的皇皇巨制,对潘絜兹心灵的震撼终生难忘

《画人传》~第536篇

敦煌莫高窟壁画的皇皇巨制,对潘絜兹心灵的震撼终生难忘。

文/卢秀辉

潘絜兹(1915年9月—2002年8月),原名昌邦,浙江宣平人。

潘絜兹出生时,正是民国初期,百废待兴。1921 年,潘絜兹时年 7 岁,在村上的上坦小学就读,直到13 岁那年毕业。这6年相对稳定,为他学习和生活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潘絜兹十岁的时候受乡间年画和寺庙壁画的启蒙,当时村里的庙宇彩塑都出自高手,庙里的壁画主要是门神,画得很威武。他不但常跑去玩,而且还去临摹过。

潘絜兹长大一点后,开始有意识地翻阅父亲书房高大的书柜上的书,发现了插图本《缀白裘》和《聊斋志异》,还有《海上名人画谱》等书,他开始照着画。小学毕业之后,潘絜兹父亲调任,他随之考进杭州安定中学读书。他的美术教师是张鹿山,张鹿山是浙江萧山人,上海美专西洋画系毕业,后来也画国画和连环画。张鹿山把喜欢美术的同学(其中有蔡振华、孙功炎、华君武、洪天民等)组织起来,成立了“金牛社”,出版《金牛漫画》,这是潘絜兹的第一个艺术社团。

20世纪的漫画创作受西方影响很大,漫画家们结合了中国传统的年画、版画以及古代壁画的技法语言,在近代画坛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近代,漫画形式融入社会,在时报、画报等媒体上不断出现,针砭时弊,发挥了特殊的社会功能。对潘絜兹而言,漫画是他们最乐于、最易于接受的绘画。漫画中充满趣味的线条、人物形象和技术要求,都极为符合童趣的内在结构。

1930年,16 岁的潘絜兹因父亲随北伐军北上而迁居于北平,他在北平志成中学读书,并从师王友石学习中国画。潘絜兹对艺术有了更开阔的理解,工笔画成了他艺术生命的全部,寄托了潘絜兹的艺术理想。民国画坛,“北京二石”名气响亮,一石为齐白石,另一石就是王友石。齐白石对王友石“师法造化”的创作方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认为王友石和自己有相同的见解。王友石力主写生,“为花鸟写照”,把对象的物性、风神储于心中,流注笔端。他主张以书法入画,提倡中锋用笔,画风朴茂敦厚。花鸟以铁树、梅花、杨柳擅长。在王友石老师教导下,潘絜兹对国画有了新的认识,宣纸和水墨的神秘浸淫其心。

在王友石师的推介下,潘絜兹认识了邱石冥,他准备报考邱石冥主办的北平美术学院(后改称京华美术学院)。他对艺术的追求已经有了新的方向和决心,他不是被动地学习艺术,而是主动的、积极的,充满希望和理想去接近艺术,探索艺术。潘絜兹在北平专业的美术院校和老师的指导下,他的艺术道路显得坦荡了。1932年,潘絜兹报考了京华美术学院,约两年之后,拜徐燕孙为师,从此便和工笔重彩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北平京华美术学院,潘絜兹还向吴光宇、刘凌沧等老师攻习工笔重彩人物画。1936 年,潘絜兹从北京京华美术学院毕业,应聘任北平第三职业学校的图案教师。

1937年,日本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潘絜兹的个人生活和艺术创作之路受到了很大影响,他在湖北参加了国民党国民革命军,在政治部门从事军队文艺宣传工作三年。他既不是之前的画家身份,也不是学生身份,而是现实的军人身份,潘絜兹决心学习写作。他写了《鄂北风景线》文章,投寄重庆《扫荡报》。在襄东战役后,写了《英雄的死》悼念张自忠将军,于1942年为《扫荡报》所连载等,在《襄东二战杂忆》中,潘絜兹又开始思考身份问题,他选择了军旅作家身份。1941年,潘絜兹与女友李敬民先后离开部队,在战友袁世昌、张均帮助下,走谷城、保康、兴山,后又到四川。潘絜兹在南充结识了两位画友,简文樵和任心泉。在他们的鼓励下,他捡起了扔掉多年的画笔,又投入到写生中。

1942年,潘絜兹得知敦煌壁画的消息,心仪之。去敦煌,一要经费,二要人介绍。才能在那里有着落的地方。潘絜兹通过办个展卖作品的方式,筹集费用,往敦煌靠近。潘絜兹筹备了两三年时间,将家从四川搬到兰州,他一手抱着幼小的孩子、一手画画。先后在兰州和青海开了两次画展,总算筹措到一些经费,得以随韩乐然在塔尔寺临摹壁画和写生。

1944年2月,在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及其恶劣的情况下,成立了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由常书鸿担任所长。傅抱石、叶浅予、吴作人、陈之佛、林风眠、刘凌沧、常沙娜、刘文西、方增先等人都在敦煌研习过壁画艺术,一时形成了风气。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后,陆续聘请了画家龚祥礼、史岩、张琳英、李浴、周绍淼、乌密风、潘絜兹等 20余人赴敦煌莫高窟,开展各项工作,对洞窟进行编号、摄影,对洞窟的型制、壁画的时代特征、绘画风格、内容等进行比较研究,展开临摹。

1945年,潘絜兹勉强安顿了家小后只身上路,怀揣着高一涵写给常书鸿所长的荐引信,到达敦煌。在常书鸿的安排下,潘絜兹担任助理研究员。并在其指导下,从事古代壁画的临摹和研究工作,潘絜兹花费所有的心思和精力在临摹作品上。潘絜兹在敦煌待了2年,对他的艺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对敦煌壁画有了全新的认识。敦煌之行,让他又回到了画家的队伍。到敦煌的时候,潘絜兹31岁,对一个具有复杂经历的人来说,一切思考已经近于成熟和稳定。

1946 年,潘絜兹开始以职业画家为生。作为职业画家,在最初的三年,潘絜兹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他在南京期间,孩子是寄养在朋友家里的,自己为个人展览奔波。1947年,潘絜兹在家乡接到老友王洁宇(台湾省立民众教育馆馆长)就职邀请,春节过后,携妻小启程,在台湾工作了半年,中途妻女先回大陆,妻子李敬民与他离婚。潘絜兹在于右任的帮助下,到南京研究整理敦煌美术资料,直到南京解放。潘絜兹除了在台北举行个人画展,展出敦煌艺术和工笔人物画外,还陆续在南京、杭州、上海、金华等地举办了个人展览。

1949年7月中旬,潘絜兹写信给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徐悲鸿,以谋求教职,这次求职并没有成功。潘絜兹北上无望后,他留在了上海,开始了一段崭新的人生。1951年,他调任参加筹备敦煌文物展览,展览结束后,他留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任美术组组长,他的艺术职业生涯与新中国建立紧密联系在一起,不管是他的创作、理论都离不开十七年时期的大环境。潘絜兹从壮年到中年,在艺术上奋起追赶,成果斐然,逐渐得到了业内的认可。1965年底,潘絜兹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调到北京画院,在艺术工作室工作。

1966年,“丙午动乱”发生,潘絜兹等一大批画家被迫停止创作。1978年,他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

2002年8月10日,潘絜兹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潘絜兹对敦煌石窟壁画的研究和临摹,莫高窟壁画的皇皇巨制,对他心灵的震撼终生难忘。他通过对历代服饰、建筑、器物和礼俗的深入研究,在主持山西永乐宫等壁画的修复过程中,他的创作融合了传统工笔和壁画技法,吸收西画所长,形成了工整细密、设色明丽典雅的个人风貌。

潘絜兹的艺术生平跌宕起伏,但是,他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咬定青山不放松。他于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等单位任职,担任《国画通讯》《美术》《中国画》等重要美术刊物的编委、主编、编辑等职务。70年代末,倡导成立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他的主要精力又投向了社会活动。潘絜兹无论是个人创作、写作、还是展览,他从来没有只为自己打拼。他为集体付出和奉献了大量的精力,并依旧留在中国当代工笔重彩画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卢秀辉有《为潘昌邦絜兹歌》一诗,诗曰:

少年无事递,不欲有为私。

赋景写纵目,中西妙法持。

敦煌图绘局,古美临摹姬。

卖艺讨生难,弃妻孤玉墀。

走京分鼎夜,正是展眉时。

从此专门者,以期书画痴。

理论攀践去,成果斐然欺。

重彩究研深,青山咬定欹。

壁飞融合迹,修复作创推。

细密工夫笔,明玑典雅嫠。

奉觞余暇府,付出技穷垂。

服务由来久,同游文圃知。

卢秀辉治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40年代潘絜兹对敦煌石窟壁画的研究和临摹 莫高窟壁画的皇皇巨制
一个少女与她的敦煌|常沙娜(上)
不可方物的敦煌壁画
神秘的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艺术佛像壁画
敦煌飞天艺术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