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吉林市南部新城规划解读

   [房产资讯] 吉林市南部新城规划解读系列之二2011-8-30 12:25:44 

 这是一片没有围栏的绿色花园,山、水、林、建筑环抱相拥。青山、绿水、优质的生态环境无疑是南部新城的最大卖点,加之格局优化、功能完善的配套公共设施,无论从哪个维度上看,规划中的南部新城都在极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生态居住环境。

 

  依托风光旖旎的松花江,这里规划有高标准的滨江旅游观光带;沿着静静流淌的温德河,这里设计有滨河生态景观带。“小山胜丘壑,远与长白通”,作为有着独特祭祀文化历史价值的小白山望祭殿遗址,是清朝祭祀长白山神的唯一场所和遗存,其地位等同于泰山。

 

  作为一个面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服务新区,南部新城未来将成为提升吉林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地区——这在核心区规划所确定的一个发展主题,三大核心功能中得到凸显:

 

  一个发展主题:“面向未来的吉林市现代服务业、高尚居住发展的示范区”。三大核心功能:城市门户——区域服务中心(旅游服务中心、金融商务区);都会舞台——文化产业基地(都市娱乐商业中心、松花江都市风情走廊、影视文化创意基地);宜居新城——山水宜居新城(依山傍水的生态型社区、配套服务完善的新型社区)。

 

  “绿脉”渗透的新城

 

  ——构建完整的绿地系统

 

  南部新城将构建包括沿江带状公园在内的完整的绿地系统。按照南部新城控制性详规的绿地系统规划,其绿地总面积近三百公顷。

 

  不仅如此,绿地系统规划将重点突出小白山作为这一城市绿肺的生态作用,并采用绿化廊道的方式与江河相连,构建“一心,二园,多带、多点”,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

 

  一心:即小白山公园,是区域内最重要的绿地节点。

 

  二园:即小白山西侧文化公园和小白山北侧的滨江文化公园。而滨江文化公园同时又是南部新城展示滨江景观的重要节点。

 

  多带、多点:“多带”即沿江及沿河规划的景观绿带和主次干路设置的多条带状绿地,与城市公园共同构成完整的绿地系统,实现外围生态绿地向城市内部的延伸和渗透。“多点”即各居住区的绿地。“多带多点”共同构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新城绿地系统,有机“绿脉”的规划设计在改善片区小气候的同时,也旨在提升南部新城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

 

  优化、完善的公共设施

 

  ——规划首先保障公益性公共设施的落实

 

  格局优化、功能完善是南部新城公共设施规划的最大亮点。

 

  南部新城在公共设施规划的片区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包括,公益性文化娱乐设施类的白山影剧院、白山图书大厦和白山水上娱乐中心;体育设施类的小白山体育中心;医疗卫生设施类的白山综合医院、丰满区急救中心;教育科研类的小白山职业教育基地、白山老年大学;社会福利设施类的白山老人疗养院;经营性商业类的大型特产市场等。

 

  而小区级公益性服务设施则主要包括幼儿园、卫生站、托老所、文化活动站、社区服务中心、物业管理用房和农贸市场等。

 

  重要的是,南部新城的公用设施规划首先坚持了公益性配套公共设施优先原则,强调了区域整体格局的优化和功能的完善,着重保障了城市功能的公共、公用和公益设施的空间落实。

 

  服务功能将实现旅游6要素的全覆盖

 

  ——未来吉林市最重要的旅游服务中心

 

  吉林市既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著名的旅游观光城市。而南部新城将成为吉林市未来最重要的旅游服务中心。这包括在片区商业中心集中设置旅游综合服务区,沿松花江规划娱乐中心,在区域内规划多家五星级酒店等等,其服务能力将实现吃、住、行、游、购、娱旅游6要素的全覆盖。

 

  以塑造生态型、现代型城区环境为目标

 

  ——南部新城对环境容量的控制

 

  土地使用强度控制是环境容量控制的关键,它不仅决定了城市开发的收益,也与城市建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息息相关。土地使用强度控制一般包括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等指标的控制。规划以塑造生态型、现代型城区环境为目标,对不同类别用地分别给予不同的控制要求。居住用地坚持中低强度开发为主高强度开发为辅的策略,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商业服务设施则以增加土地集聚效应和人气为主,兼顾环境效益,可进行高强度开发,对其绿地率指标亦不做刚性要求。

 

  沿江建筑高度以营造错落有致的天际线为原则,创造良好的滨江景观

 

  ——南部新城对建筑建造的控制

 

  沿松花江第一排建筑不宜建高层,滨江建筑高度应营造错落有致的天际线,形成相对起伏的韵律界面。南部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规对沿江建筑建造高度的控制原则,充分体现了“显山露水”和资源共享的滨水区域规划理念。

 

  类似这样的控制和规定还包括,建筑高度不得超过小白山山体的高度。结合各类功能设置,建筑建造应采用不同高度,形成相对起伏的韵律界面;各类建筑高度应满足主要视线通廊及景观控制的需要等等。另外,南部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规对主要街路临街第一排建筑的高度也做出了相应控制。

 

  为保证核心区的环境质量,保证各地块建设开发的合理性及公平性原则,各用地的建设应同时满足建筑物后退建设用地边界距离和建筑物后退城市道路红线距离两项要求。

 

 

 

南部新城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秉赋的得天独厚已是不争的事实,所欠缺的只是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而眼下紧锣密鼓的规划和建设,正是弥补这块短板,让这个城市新区从一开始就有一个高起点并与众不同。

 

  “城临镜水苍烟上,树接屏山绿树头”,这是当年乾隆东巡时对吉林自然风光由衷的赞美。百年光阴弹指过,不同于往昔的是,如今的吉林南部新城,在保留了大自然赋予的天然之美外,将按城市化进程的需求进行要素配套。

 

  南部新城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秉赋的得天独厚已是不争的事实。所欠缺的,只是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而眼下紧锣密鼓的规划和建设,正是弥补这块短板,让这个城市新区从一开始就有一个高起点并与众不同。

 

  另外,城际铁路的开通,长吉两城时空距离的被压缩,两市之间的“半小时生活圈”的形成,在客观上也催生了以发展旅游和建设宜居区为主的南部新城的迅速成长。随着江城大桥、松江南路等一系列路桥规划建设,以及新区水、电、供热、燃气、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展开,一个在内外交通和市政设施规划上注重可持续发展,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南部新城一定会有一番不俗的表现。

 

  建设江城大桥、红旗大桥、温德河二桥

 

  ——最重要的南北交通干线吉林大街、南山街将跨江延伸贯通

 

  便捷的内外交通是南部新城规划的亮点,而最重要的是,吉林市南北交通干线吉林大街、南山街将跨江延伸贯通,城市整体的交通环境将得到改善。

 

  目前规划核心区域对外交通的出口仅有吉草高速的解放西路出口,以及红旗立交出口,与主城区联系也仅有温德桥,整个区域缺乏向北、向西的交通出口。而对外出口过少、线路单一和整体交通网络保险系数过低的现状,显然不能满足南部新城对外交通的需求。

 

  在规划对外交通上,依据《吉林市总体规划(2009-2020)》,南部新城建设规划确定分期建设江城大桥、红旗大桥,这将使吉林市最重要的南北走向的两条交通干线——吉林大街、南山街跨江延伸贯通至外环绕城公路,城市干线的通行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同时,规划在温德桥以西再修一座跨越温德河的桥梁——温德河二桥,以加强南部新城向西向北的联络;不仅如此,区域内还将重点建设松江南路(红旗至蓝旗大桥段),以加强新区向东的联系。

 

  南部新城未来五年计划建主次干路24

 

  ——松江南路、白山路、苏合街作为区域主要干道将先期建设

 

  在区域内交通上,南部新城未来五年计划建主次干路24条,总长度为42.5公里。区域内道路按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分为四级。规划快速路宽度大于等于60米,主干道宽度40~60米,次干道宽度30~40米,支路宽度12~24米。规划道路总长56.73千米。

 

  而现状是,承担区域交通功能的主要道路只有瑷大公路、吉丰西线、核心工业园三号街以及白山路等,这些街路基本为水泥路面,宽度不够且路况不佳。

 

  依据2011年该区域地产开发及其他产业发展情况,今年计划建设16条道路,建设长度为26.9公里,投资方式为政府投资和社会化投资相结合。其中,松江南路、白山路、苏合街为所在区域主要交通干道,需先期建设。其他13条支路将依据周边项目落地及建设速度情况适时启动。

 

  新建吉林市客运南站

 

  作为区域的静态交通基础设施,南部新城将建设日发送旅客能力8000人次的吉林市客运南站。依据《吉林市总体规划(2009-2020)》及《吉林市综合交通规划(2010-2020)》,规划新建的吉林市客运南站占地2.88公顷。同时,随着各类项目的开发建设,南部新城将按国家相关标准配建停车设施。

 

  或建六水厂

 

  按城市远期发展规划,南部新城将新建六水厂。

 

  区域内现状已敷设两条市政给水干线:一条沿瑷大公路敷设,由一水厂引出,过温德桥至吉丰西线处;另一条沿苏合街敷设,由瑷大公路至白山路(四合新村)。

 

  规划由四水厂另引一条给水干线,沿新建江城大桥过江至本规划区;沿各规划道路敷设配水管道,与各给水干管联网,整个区域给水管网呈环状敷设。

 

  规划远期将在本区新建六水厂,供给本区域及城市其他地区用水。

 

  南部新城将系统建设排水工程

 

  排水工程是南部新城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按规划,南部新城将系统建设排水工程。污水:区域内现状污水管线主要有两条,一条为瑷大公路污水干线,另一条沿苏合街敷设,中途经泵站提升后排入瑷大公路污水管内。

 

  规划沿白山路新设一条污水干线,接入苏合街现状污水管内;其他各道路新建污水管道依地势分别接入瑷大公路及白山路污水干线中。

 

  雨水:区域内现状只是个别区域设有雨排水系统,其他大部分地区雨水均为地表径流,排入现状排水沟渠或水体中。

 

  规划确定随道路新建雨水管道,依地势就近排入松花江或温德河内,使区域内雨水经管道实现有组织排放。同时对区内现有沟渠结合道路及小区的开发建设进行改造。

 

  供热热源将全面满足新城需要

 

  南部新城现有区域锅炉房一座,供热面积35万平方米,江南电厂预计今年新建设240t/h热水锅炉,投产后供热能力将达到120万平方米。可近期解决南部新城部分地区的生活采暖问题。

 

  远期热源采用江南热电厂集中供热,供热主干线由江城大桥引入。区内各个主要道路均敷设供热管道。

 

  江南热电厂需要近期考虑增容问题,以便能够满足江南及小白山地区的供热需求。

 

  远期,小白山区域锅炉房,作为电厂的调峰锅炉,补充热源的不足。

 

  系统建设燃气工程

 

  区域内气源为天然气,现状燃气中压管道位于黄旗路,规划确定沿瑷大公路引入,敷设于区内各个主要道路。

 

  充足的电力保障

 

  区域内有多条220KV66KV架空线路及66KV红旗变。规划确定现状220KV线路保留,66KV红旗变保留;区域内现状66KV线路按图示路径改造,其中规划用地内线路为钢管杆架空敷设,西南环道路外的线路为铁塔架空敷设。区域内新规划二座66/10KV变电站(二次变),占地约4000平方米;容量均为4KVA*3(两用一备)。区域内10KV电缆线路沿各道路东或南侧埋地敷设。

 

  信息工程及其他市政设施建设配套

 

  区域内新规划市话局一座,占地约4000平方米,信息线路沿各道路西或北侧埋地敷设。无线基站结合建筑单体按服务半径300~500米建设。邮政所结合城市建设公建配套。另外,区域内规划新建二处消防站,总占地约2公顷。

 

 

聚焦新城建设发展系列报道()

2011-5-21  来源:黔江政府网  发布者:  评论0 

 

 

    依托于区内独特的地质形态和丰富的森林资源,黔江区的新城发展提出了建设“品质新城”的概念,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动重点工程建设,一座崭新的城市在几年间从大山中悄然崛起。

 

    5月中旬,作为黔江未来新城主干道的正阳大道仍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建设,力争在年底前贯通;在新城,同步推进的还有十二项重点建设工程和其它基础设施建设。

 

    ——正阳大道预计年底贯通——

 

    新城的发展离不开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近年的奋斗,使黔城由原本的9平方公里扩大到18平方公里,累计实现投资24亿多元。正阳大道、正舟路、朝阳路等路网建设,打造起新城发展的“动脉”。

 

    作为连接正阳与舟白两个组团的新城主骨架道路和整个黔江的迎宾大道,正阳大道目前正在加速建设中。它南起于火车站广场,北至舟白加油站,宽36米,全长12.5公里,双向8车道贯穿了新城南北。

 

    投资4个多亿的正阳大道既是新城的主干道,又是连接正阳和舟白的纽带工程,同时还是黔江区目前最宽的城市道路了。目前,这条道路已累计完成投资4.75亿元,今年计划投资O.2亿元。

 

    目前,正阳大道3个标段20米景观绿化带土石方开挖开始扫尾,一标段基本完成路缘石安装和沥青面层单幅铺筑,二标段完成了大部分路基精平,正开展管沟开挖。三标段正抓紧进行正阳段水稳层摊铺,舟白段路基成型。相关负责人表示,正阳大道预计今年底能够全线贯通投用。

 

    阿蓬江路正在开展水稳层铺筑和雨污水管网埋设,金龙路完成底层沥青混凝土铺筑和路灯基础浇筑,朝阳路开展路缘石安装和路灯基础开挖。正阳路网和舟白路网也加快了建设步伐,力争在2012年基本形成新城区路网,完成9条主干道与14条次干道的建设任务,贯通新城运行的“大动脉”。

 

    ——十二项重点工程强力推进——

 

    “碧水天源”、“圣缇亚纳”、“学苑新城”、“美地华府”等房地产项目在新城落脚开花,看中的就是新城的未来发展。新城包括舟白、正阳两大组团,与老城区共同构成未来黔江城市发展的“三大组团”的格局,以职教基地、行政商务功能配套区、火车站站前片区、组团结合部、新城储备地等区域为重点。

 

    2011年,新城突出路网、给排水、电力、燃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市场、公交车等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共计实施12个区级重点项目,2个重大前期项目。项目计划完成总投资22.56亿元,占新城计划完成投资总额的90.24%。

 

    这些项目除了新城路网工程外,还包括新城污水处理项目、规划展览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行政综合楼置换项目、人力资源大厦等近20个机关事业单位业务用房迁建项目。

 

    除此之外,新城启动了城市综合体项目一期开发,计划完成投资1亿元;启动了以武陵山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汽摩机电交易市场为重点的新城综合市场项目,计划完成投资2亿元;并推进了城南三台山片区开发项目,计划完成投资3亿元。

 

    此外,新城还打出重点项目建设“组合拳”,加快推进民族职业学院建设和新城储备地整治项目,加快推进新城体育场、武陵山会展中心重大前期项目,完成规划、设计、选址工作,进一步巩固发展新城基础,采取不同措施,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城市发展开发框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沣西新城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浅析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吉林市——————现代型的南部新城之三!
东钱湖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武清新城光明道北侧地块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 主要内容公示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