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妈妈做的“假鱼”才是真正的仪式感

最近“伪仪式感”火了,如有山崩海啸之势头,网络群雄起而攻之,大有前两年它大表哥“仪式感”的势头。

说起仪式感,这么重墨描写还是近两年的事,说到底不过是在和平年代待久了,物质生活提高了,日子却不知道怎么过了,于是大家觉得是时候把“仪式感”牵出来溜溜了。

仪式感不是什么新鲜事,更不是什么时髦追求。自古以来的仪式感无非来自人本真的态度。

1

听老娘讲述,她小时候日子甚是清贫,最苦的时候吃掺着榆树叶的窝头也是常有的事,当年能吃点荤,更是着实不易。但凡有机会做一条小鱼,姥姥总会把带着鱼腥味的裹鱼用的面汁也煎出来,美其名曰“假鱼”。

到了我有记忆的时候,已经是物质生活相对丰裕的九十年代。我娘每次炸鱼,还是会仿照姥姥的“假鱼”,把它精心摆盘,是桌上的一道菜。

这不仅仅是一道菜,或是一种味道。它还包含着对往昔的追溯,包含着苦中作乐的精神,这种真切的态度,就是仪式感。

2

短短几十年,中国人民可以说是“一夜暴富”。也许财富使人膨胀,突如其来的财富,更让人有些手足无措。短暂的空白后是长久的疯狂,所有曾经压抑的,无处伸张的情绪,都要加倍地爆发出来。

春节放炮,讲量大;婚庆宴请,讲排场;传统节俗,讲出勤率。至于什么节日,是不是中国的,那不重要,聚在一起造就对了!

给大山刷漆,为江水染色。一大批中国人莫名地进行着持久的怪诞狂欢,并自诩是“仪式感的先锋队”。

当仪式感只为了仪式而存在,“感”早就荡然无存了。

量大就是丰盛?物极必反的道理老祖宗都懂。

于是有人开始出来抨击了,不分门别类,结尾还要附上煽情与鸡汤,自以为是地站在高处,来展现自己的不同与清高,其实不过又是一场庸俗的媒体狂欢。

比起批判那些拥附潮流的年轻人,更可怕的是那些在经历狂欢后,一切都变得索然无味的“沉默着”,是那些在节日热闹的交杯换盏中仍深陷孤独的人。

3

一个人的行为是深受社会影响的。在那吃“人血馒头”的年代,在那高举“小红本”呐喊的年代...又有几人能摆脱这时代洪流。

同理,大众的喜好与审美也是。

观影看展与听书看戏没有贵贱之分,追求潮牌,去网红点打卡,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

自己喜欢就好,无关“仪式感”与“伪仪式感”。

真正能鉴别二者的唯有做事的态度,总有人是抱着对新奇味道的期待而去排队等一杯“喜茶”,也总有人不过就为了喝一杯水。

生活不应沉重地过,也不能轻浮地活。

而是认真!认真做事的态度!认真体验,认真感悟。

仪式感只是对这种态度的总结而已,并不是什么标签。

✿编后语:这篇文章出自我的大学同学老马之手,很多金句,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妈妈和姥姥炸的“假鱼”」。原来,那条“假鱼”才是生活的仪式感啊。偶然间发了一条朋友圈,炸出了当年热情四溢开朗阳光的老班长,这就是生活给我的意外惊喜吧。感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童年照 看到第三张就受不了!
生活需要仪式感
对食物的态度,赋予生活仪式感
能敬孝心是福气
蒲公英·重阳节征文 | 三样菜
何让人生具有仪式感,清代李渔用精致生活,给我们一个回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