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江水暖鸭先知,河豚知否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东坡先生的这首诗因传神灵动而千古传诵,现今亦是小学课本的古诗教材。

这首诗的意境不是源自现场画面,而是题在一幅画上。这幅画的名字叫《鸭戏图》是宋初僧人惠崇(965—1017)所作。要说这惠崇大师可不是一般人。大师生于福建建阳,闽北武夷山水的天然真趣灵秀之精,打小就陶冶了大师的慧根情操。大师崇尚唐朝诗佛王维(字摩诘)的诗画,自称是他的学生,仿其诗画而不入宋朝画风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诗画及佛家造诣被列入北宋九大名僧之例。

如果说先朝诗佛王维是惠崇大师追寻的偶像,那么东坡先生就是诗佛的超级粉丝。先生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的题跋中称赞:“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曾作的《山水论》,先生所作的《论书》,亦被后世诗书画坛推崇,他们都是各自朝代画坛书家的理论先驱。

先生所书《寒食帖》和所画枯木怪石图就是书画奇才的展现,传世的《枯木怪石图》被香港佳士得拍卖行以4.1亿港元成功拍卖,可见其珍,这是后话。

共同的爱好与推崇,使王维、惠崇、苏轼成了跨越时空神交神往的朋友。巧合、更是冥冥之中,东坡先生先后为《蓝田烟雨图》《鸭戏图》这两幅画的画意题诗,无形中表达了见解画风及文脉认同。

惠崇大师虽斯人逝去,但他遗传的画在当朝也是令人趋之若鹜。与佛道交往是诗词大家一种跨越时代的清雅流俗,从古人的诗词书画中可以感悟到这种氤氲浓厚的佛道氛围,与名僧道家交往谁说不是一种高雅与时髦呢。

达到什么程度?王安石在《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说:“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领导带头部下相随,名流们纷纷为惠崇大师的画题诗。王安石《惠崇画》黄庭坚《题惠崇画扇》,晁补之《题惠崇画四首春》,贺铸《题惠崇画扇六言二首之一梅花雪雀》……当然,本身就在诗词书画上都有出色表现的东坡先生,在看到惠崇的名作后就喜不自禁题诗,这才是先生的所作所为,或许这正是权贵们都所认同的雅趣。

至于地点,历史烟云早已飘去,留下的迷雾正是历史的魅力。或许是在惠崇大师生前的庙宇,或许是在收藏家的府邸,不知古时候有画展否?更倾向于赏画题诗在收藏人的府邸,因为,东坡先生的朋友圈就有喜爱收藏的人。譬如,当朝驸马爷王诜,还有知己王巩。东坡先生曾题跋一幅《掏耳图》,这幅名画就是王诜转给王巩的,题诗作画就发生在一个小型的鉴赏聚会。题跋的内容更是令人捧腹,能够面瞻大师的遗画并为其题诗增色,都不是一般的人物,都是当朝的名流大家。

我们不妨把历史的时针定格在元丰八年(1085)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此时东坡先生的仕途有了变化,先后到汝州、登州任职,时间不长受到皇太后的重用,奉调返京回归权利中心,先任中书舍人,后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这也是东坡先生经历黄州磨砺走出政治阴霾后重见天日的时光。

吟诗品画得有个好环境心情。唐朝诗人孟郊和贾岛,因所处的环境不尽人意写出的诗多为坎坷贫寒,被东坡先生评价为“郊寒岛瘦”对后世影响极大。正是回归朝廷的政治大背景让先生的心情大好,不妨猜想先生在一次文人雅士相会的时候看到惠崇大师的名画《春江晚景》。于是品咂有味诗兴大发写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鸭戏图》只是其中之一。

西园是驸马王诜的花园,先生的诗文中常出现这个地方,例如《水龙吟》中有:“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王诜是个爱好文学的贵族,也是先生的好友,经常邀请当时文化界有头有脸的人到他园子里坐坐,聊天喝茶,顺便搞些创作。一次他相邀先生、苏辙、黄鲁直、秦观、李公麟、米芾、蔡肇、李之仪、郑靖老、张耒、王钦臣、刘泾、晁补之以及僧圆通、道士陈碧虚等文人雅士到府上作客,于是就产生了历史上李公麟作画《西园雅集图》,米芾书写的名耀千古的《西园雅集图记》,这真是名家荟萃堪比《兰亭序》的再现。

惠崇大师的《鸭戏图》说不准就出现在这样的场合上。

先生的前两句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简明易懂,即使是惠崇大师的画遗失了,谁看了脑海中都会出现极强的画面感。竹林配桃花、鸭戏江水中,翠绿的竹林旁盛开着几枝灼灼桃花,碧绿的江水中有鸭子在嬉戏,画面是直观的,能够用文字表现画面才是高人。先生身为翰林曾为帝师,在当朝就是文坛领袖名人效应极大。正因如此,先生的题诗才能留史传名。

后两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品起来更是余味无穷。萎蒿遍地芦芽短,是江岸边上所见,正是河豚欲上时 ,是想象中的意境。先生真乃奇人难道眼睛透视到水中了,非也。谁人不晓先生是个“吃货”,从先生的诗词中不乏见到种种美味,吃河豚先生也不是门外汉。晚于先生的宋朝人孙奕在其笔记《示儿篇》中就描述了先生谪居常州时吃河豚的故事,说先生据其味,真是消得一死,先生冒死吃河豚的故事至今人在流传。

但就这句正是河豚欲上时,绝对是画中没有,是先生见画后的联想。春江水暖也正是吃河豚的好时机,这道菜配以萎蒿、芦芽再好不过,如果再加上'菘菜’(大白菜)就更好了。看着美景想着美味,先生不仅留下了千古美文也留下了千古“吃货”的美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随笔||从冒死吃河豚说起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意象妙会自然的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
【悦听】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68.名师解读丨苏轼《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3.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