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香港到底是缺米还是缺智慧?

超然

超然脱俗,不畏世俗真性情:卓群洞见,无涯学海泛轻舟


最近,香港不少超市的大米都缺货了。买米成了不少香港人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但早起也不一定能买到,有人为此要排上数小时的队。如今走进超市,看到的大多是空空如也的超市货架,和人们疯抢时漏下零零碎碎的米粒。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的这段日子,一打开报纸或是网站,都能看到香港民众哄抢生活用品的新闻占据了各大版面。几乎是突然之间,香港各区的超市里都一下子上演了异常激烈的抢口罩、抢纸大战。从白天到黑夜,都不停歇。当然这场物资抢购也从最先的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再扩展到厕纸,甚至如今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连大米也没能躲过去。

不少未能及时参加到这场抢米大战中的市民,只能懵逼地看着空空的米架,或者在社交媒体上吐槽一下这“一米难求”、水深火热的香港。

疫情来袭,港府变相封关,就真的至于让人疯狂抢米吗?随着疫情持续,未来香港真的会缺米吗?搜索数据,走访香港的相关供应商,或许会给我们答案。

抢米,始于谣言加恐慌

其实,港人疫情爆发后的这轮抢购潮,最早是源于网络上流传的一条“超市内部消息”。有人指出,香港惠康超市内部消息称,由于内陆疫情扩散,春节假期延后,将会导致生产线停工,多个品牌货品供应有限,包括大家所关注的大米。

消息一出,触动了不少港人的神经,开始囤货,虽然有零售商就澄清,有关网上谣传部分产品缺货的消息,实属谣言,并指由于部分产品需求急升,正与供应商保持紧密联系,致力提供充足及多元化的产品选择。

不过,这并不能打消港人的疑虑。2月8日,随着港府进一步升级疫情防控措施,封锁多个出入境口岸,并推出所有内陆来港人士强制检疫14日计划。更加深了恐慌的情绪,虽然港府也多次出面强调,香港各种生活物资的存量稳定,并不存在物资短缺的现象,货物的供应运输也不受影响,但这让民众始终担忧,随着疫情更加严峻,类似大米等粮食类基本生活物资的采购会否受到持续影响。


于是,第一批率先冲往超市抢米的民众出现了。随后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他们的队伍。这种行为,本质上其实是公众不断传播、不断扩大的恐慌情绪在作祟。

而接连不断的抢购行为不仅造成了部分超市的断货情况,也促使一些人在市面上倒卖大米。越有人营造大米稀缺的现象,民众害怕买不到米或者米价飙升,就越助长恐慌情绪,这种情绪越高涨,也会越促使抢购行为在社会上蔓延。两者可谓“互相成就”。抢米就演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闹剧。

大米一直缺货,供应商也有“小算盘”

民众因为恐慌抢米可以理解,可是如果香港真的不缺米,那么为什么超市里的大米货架会总是空着,让人看着心空空呢?

据官方资料显示,2019年,全香港共有注册食米储存商共230家,但香港有法例规定,任何供应商不能随便倾销大米,须以前一个进口期输入数量的17%的作为仓储。所以理论上,仓库里还有大量大米。

不过,供应商们个个也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有相关人士向超讯透露,大多供应商在面对抢购潮之后,不断强调货量充足,其实是不希望下面缺货的零售商寻找其他途径进货,甚至直接和生产方有联系,所以供应商还是按照原来份额来给零售商配货。虽然市面上在是持续供货,但是抢购行为没有减少,渐渐循环往复,大米就变成一直缺货。

此外,在疫情期间,居民在外就餐有所减少,虽然一些餐饮集团有存货,但是他们也有恐慌情绪,害怕流言成真,所以也紧紧守着存货。即便有商家正处于暂停营业阶段,也不愿对外倾销。

这也触发了倒卖的行为。据港媒报道,不久前香港西湾河一家卖鱼蛋烧麦的小食档也开始专卖大米,与市面零售价相比,价格高了约40%。

小食档一名女职员表示,店里大米的价格不是炒价,指出他们的米是直接从本身是供给食肆使用的代理商手里所取,价格较贵是因为来货价上升所致。即使贵,前来买米的人也不少,有居民称逛了附近几家超市,米都已经售罄,无奈之下也要购入,感叹即便“自己不吃、家人孩子都要吃”。



民众疯狂抢米,港府有很大责任


那么香港究竟有多少大米?香港米行商会理事长陈建年表示,2020年第一季已储备大米13000 吨,各商号亦有储藏约1万多吨米,足够全港使用1个月。

而反观现行的政策,大米是唯一一种短缺可能极低的货品。香港法例第296A章《储备商品(进出口及储备存货管制)规例》规定,工业贸易署署长有权规限特定货品的进出口、售卖等,并就特定类型货品,要求贮存商时刻备存指定数量。在条例下,现时唯一被列作储备商品的物品是食米。从2003年起,储备存货就维持在足够香港居民15天食用的水平。从数据上来说,香港绝对不缺米。

再从香港的货源渠道来看。有民众称大米供应会受内陆疫情蔓延影响,但是其实浏览数据可以发现,香港的大米大部分依靠进口,进货量最多的地方依次是泰国、越南,其次是内陆,2019年这三个地区的进口量占比分别为52.3%、29.7%和7.7%。如今这泰国和越南疫情并不算严重,所以采购上受到的影响也不太大。



不过,有分析指出,确实有外部因素影响,令香港的米价产生一些波动,例如今年1月份,泰国受干旱和汇率影响,大米价格上涨幅度较为明显,与其它亚洲国家大米价差继续拉大,再加上内陆由于春节期间没开工,有大米存货,却难以包装,导致暂时的货源减少。但这些因素并不如民众想象的那样,会让香港大米的供应出现大问题。所以,抢米的根源依然是疫情之下,民众过于敏感、恐慌的心理,以及对于社会局势以及港府的不信任。

而香港,按理说不缺米,到最后不断缺货,弄假成真,实际上还是港府的调控出了问题。没有用实际行动,安抚民心,更没有让港人真正相信“香港不缺米”这个事实,实在是失责。

大米哄抢潮已经开始,如何不让这一行为持续下去?港府绝不能再坐视不理

有供应商表示,从目前来看大米的库存足够的,在东南亚的进口量也未受到大影响,但并没有因为短期内需求提高,就提高市场的供货量,原因在于,根据规定,当前出货量,等于下个月的备货量,也就意味着制度决定下月各供应商才能增加备货量,以应对市场的变化。

前,虽然民众的抢购行为不断,港府仍然认为没到动用供应商17%储备品的程度。但随着需求不断上升,也加深了民间的恐慌,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港府也需要多一些智慧,根据最新的形势来进行变通和调整。首先,就要根据上升的需求量做好调配,坚决打击市面上的倒卖行为,对市场价格进行规管,给民众吃上一颗定心丸,更应因应形势变化,与供应商密切沟通,加强协作,在短期内提高供应商的配额。同时,在《食米管制方案》文件中提到,香港大米的储备存货会时刻保存,以应付突发的短期供应不足和其他紧急情况, 很显然,现在全港正面临着大米短期供应不足的问题,对此,港府也应该研究是否有必要适当动用储备,保障市场的货源充足。

面对外部进口货源地的不利因素,港府也要做好研判,提前应对,开拓进货渠道,适当增强储备量,因为在疫情未有真正有效控制前,切勿不可失去警惕。

对于网络上流传的“缺米”谣言,港府也应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辟谣,保持信息的透明公开化,倡导市民在疫情面前保持理性。

当超市一排排货架始终能保持充足的大米供应时,相信香港民众那颗悬着的心,才会放下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美防疫大恐慌!华人疯狂囤米囤粮,现场抢购一空…
台疫情恶化,双北民众恐慌,多间超市现抢购潮
美防疫大恐慌,纽约华人边哄抢大米边无奈自嘲:我们都是神经病!
听说食品都被抢空了,世界人民的“菜篮子”还好吗?
澳洲人的恐慌式囤货又要爆发了?看看这次超市怎样应对
意大利开始封区民众恐慌,食物缺乏超市被扫空,有人还打了起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