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年小年,“乱岁日”开启,准备过年~

今天是阴历腊月二十三,黄河流域的人们,大多要在这一天过“小年”。

小年团圆

我看到的万年历上说,今天这是北方小年。南方小年,要晚一天,腊月二十四,据说江浙一带过的就是这样。不知道珠江流域的土著朋友们,你们可过小年?是在腊月二十四过吗?

无论是二十三还是二十四,就我所见的记载来看,过小年的主题都是一样的:祭灶王、送灶王。

老舍曾有一篇散文,《北京的春节》(《国风文从·北京卷,卢沟晓月》),其中写到了北京的人们曾经是怎么过小年的:

哈哈,看来灶王爷也是一个吃货,供啥吃啥,所以人们才期望用粘粘的糖去粘上他说坏话的嘴,并期望他汇报之时,口出之言都是甜甜的好话。

 

这样的习俗,在一些诗词当中也可以见到,比如清朝大学者王闿(kǎi)运,就填过这样一首词:

女冠子·其一 ,庚午送灶

年年箫鼓。

总是宜家儿女。

闹深宵。

酒薄寒犹在,香轻春共摇。

饔(yōng)飧(sūn)何日了。

车马不辞劳。

消受饧(xíng)糕粥,更鏖(áo)糟。

饔,熟食,早饭;飧,熟食,晚饭;饧,糖稀;鏖,延续时间长,或喧扰)

王闿(kǎi)运中过举人(1852年,咸丰二年),又入过曾国藩幕府、任过清皇室权臣肃顺的私教的清末经学家及文学家,湘绮先生科考出仕之初,这日子过得是颇为春风得意呀。

王闿运(1833—1916,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

这首词所说的“庚午”年,应是1870年。虽然,清朝已经经过了1860年的《北京条约》签订,国家与人民都经历了各种丧权辱国的事件,但身处中央权利机构之中,湘绮先生还是曾做过融入权利阶层、政治报国的努力。

因此,在这首填于1870年小年的词中,他细致地写了当时的年轻人们鼓乐聚餐到深宵,还写到春节节庆活动已经就此开始,每日宴会从早到晚没完。

末句又写出他自己的饮食喜好——不好大鱼大肉,只要简单食物即可,连加了糖稀的糕点与粥,对他来说已经要更费力才能消化。

其实,我们可以从中感觉出,湘绮先生的喜好与周围的热闹人群还是颇有不同。

并且,喜欢简单食物的他,也不是很喜欢连日宴饮的节日活动,因而他才会在其中感叹:饔(yōng)飧(sūn)何日了。

这样的人,往往无法适应权利阶层的政治游戏。

于是后来,他西去四川(1880年)专心于学术,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并在多处讲学,终在辛亥革命后出任了国家清史馆的馆长。

更多的诗人,会在写祭灶送灶活动的诗中感叹一岁又过,自己又老了,这样的感叹似乎千古皆同,不光古人有,现代人也有。

比如古典文学与思想史研究的现代大家张中行,就曾写过一首《壬戌腊月二十三日即事》:

令节多惊两鬓霜,

凤城冬去日初长。

天街几许迎春会,

无复糖瓜送灶王。

这首诗写于1981年,当年跟今年一样,小年过后一周,除夕当天就立春了。

张中行(1909.1.7-2006.2.24,参与《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书编写;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

张老先是感叹自己一到过节,就惊心于自己又添了白发。然后他发现,小年来临,街上开始出现迎春活动,但大家的家里却很少用糖瓜去给灶王上供,也很少做焚烧灶王画像的送灶仪式了。

这跟我们今天的生活看起来很像吧?哈哈,连小年除夕的阳历日期都跟今年一样。

作为被季羡林先生赞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的张老,他与我们生活在同一时代,却会用简洁而富有美感的古韵诗句,感慨人生之无常、记录生活的变化,让我们体验到格律诗带来的文化之美。

所谓文脉传承,就是体现于斯吧!

不在于是否还烧画像送灶,而在于还有人记得有关灶王的故事;不在于眼前的日子是否完全如愿,而在于有所思有所感都可用诗文表达,用文化内涵写就诗词佳句。

无论你过不过小年,我还是愿意为你讲述先辈们曾经过小年的故事,并向你拜个早年,衷心祝愿:

猪年运足,事圆如珠

2
1
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晚清名士王湘绮先生诗词
訇文言部[hōng,N",J]z'言
南北小年,你不知道的事
120个高考文言实词解释汇总:(11
王大训丨贺父歌(情感诗)(外二)
马湘兰:秦淮八艳的开山之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