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寒露|冷空气带雨强势南下!广州终于迎来秋凉啦~

大家寒露安好。

今年的寒露,于2020年10月8日03:55:07交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95度。

各处今日都在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呵呵,大家凉鞋收起来没?秋裤穿上了没?为了避免寒从脚起,我们自此就要开始注意腿脚的保暖啦!

白露和寒露的主要区别,都体现在这个“寒”字上面了。我想各位朋友也深有感触吧?毕竟近两日天气变化还是比较明显。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元代,吴澄)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意思是,寒露一般在农历九月时节到来,地面的晨露受冷而要凝结了。今年因为闰四月,所以寒露在农历八月二十二就到了。

关于寒露时的天气变化,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变法名臣)有诗曰: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这个“愁衣单”,对我来说太熟悉了,哈哈,说的正是我母亲,倒不是愁她自己,而是愁我。

我一向自认身体非常好,也不十分畏,但母亲每年到了这时,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一定要多穿几件衣服。

开始的时候还不放在心上,觉得穿太厚了,肥肥胖胖的,像个企鹅一样,实在影响行动。直到去年的某一天,我受凉感染了风寒,遭遇身体难受,才明白啥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在这里也奉劝各位,千万注意保暖。

至于寒露时节到底有些什么,本文就通过它的“节气三候”来瞧瞧。

01

候,鸿雁来宾。”(《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元代,吴澄)

古人解释说,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所以寒露之初,就是深秋时最后一批候鸟迁徙向南的时候了。《通书》作“来滨”,可解作候鸟南迁至水边,也说得通。

唐代诗人钱起(唐朝大书法家怀素和尚的叔叔,获誉“大历十才子之冠”)的《晚次宿预馆》便提及了寒露时节的“雁”:

乡心不可问,秋气又相逢。

飘泊方千里,离悲复几重。

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

延颈遥天末,如闻故国钟。

鸿雁这种候鸟,秋至南去,春来北迁,流离漂泊,似乎总没个安身之所。且它鸣声凄厉,听起来十分悲伤,使人触景生情、平添愁绪也是在所难免的。

《诗经·小雅》里也有一篇《鸿雁》: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qú)劳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鸿雁在空中翩翩飞,嗖嗖扇动着它的双翅。远离家的人,在野外奔波劳累。都是可怜的穷苦人,孤寡体弱的人只能独自悲伤。

鸿雁在空中翩翩飞,集聚在沼泽中央。那些修筑城墙的苦役,先后修起了百堵高墙,即使辛苦又劳累,却不知,究竟有什么地方可以安身?

鸿雁在空中翩翩飞,发出嗷嗷哀鸣。只有明白人才说,我唱的是辛劳,而那些糊涂的人,说我是闲暇发牢骚。

这首诗就是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借用鸿雁的这些特征,来影射那些徭役繁重的流民们,让我们看到其凄苦的处境。

02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元代,吴澄)

按这句子紧跟的注解,我理解,它描述的物候现象是:

深秋天寒,各种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便以为那就是是雀鸟变成的。

在我们今天看来,蛤蜊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其中含有类胡萝卜素、脂类、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营养物质丰富而易吸收。配上我大吃货帝国绝佳的烹饪手艺,蛤蜊不免成为当代众多吃货们的心头所好。

同样的,古代也有不少人爱吃蛤蜊。比如南宋,员兴宗(字显道,号九华,南宋史官,著有《采石战胜录》、《辩言》、《九华集》)的《咏蛤蜊》:

君起西南思,为予叠前篇。

我兴乐东西,珍烹口同然。

佳哉有蛤氏,商略依舜泉。

马刀形则古,瓦屋虫能天。

入手意便韵,况余谢荤膻。

何必逢麴(qū)车,为君口流涎。

你看他末句说,都不用等到载酒的车来,我只想到蛤蜊,就已大流口水了——充分表达了他对蛤蜊这种美食的喜爱。

据传唐文宗也是个爱吃蛤蜊的。释了惠(南宋僧人,传有《西岩了惠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曾写过《文宗嗜蛤蜊》一诗:

螺师蚌蛤类,大唐天子心。

嗜好即深信,南无观世音。

如果亲也同样热爱这道菜,那就要留意一下:

痛风患者应少吃,或者避免吃蛤蜊;

蛤蜊烹饪时,不宜放味精;

吃蛤蜊尽量少喝啤酒,并且要充分加热。

03

三候:菊有黄华

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故言有桃桐之华皆不言色,而独菊言者,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元代,吴澄)

歌咏菊花的诗文很多,恰作于寒露时节的,你读过哪首?

卢纶(中唐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传有《卢户部诗集》)就曾在他的诗里写道:

晚次新丰北野老家书事呈赠韩质明府

机鸣舂响日暾暾,鸡犬相和汉古村。

数派清泉黄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

衰翁正席矜新社,稚子齐襟读古论。

共说年来但无事,不知何者是君恩。

其中便描绘了这寒露时节的黄菊。

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的《斋心》同样描写了寒露时的菊花:

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濛胧。

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

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

云英化为水,光采与我同。

日月荡精魄,寥寥天宇空。

不过,此时菊花初盛,还不着急。要想赏菊的话,我想,还是稍等几天,到重阳节“菊意正浓”时,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吧!

当然了,寒露之美,也不仅仅只在这些,深秋的华夏大地正值丰收刚过,好东西、好景色多的是,亲爱的读者们要是有什么好的分享,也请尽情留言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寒露 | 鸿雁来宾,菊有黄华,柿子红了皮
今日寒露 | 天渐凉,露渐重,人静敛
今日,寒露
寒露 | 雨后秋寒重 冰露凉更浓
寒露:凄凄寒露,望君珍重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寒露诗词,元稹​《咏廿四气诗 寒露九月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