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选一个父爱的“正确打开方法”
userphoto

2022.06.16 广东

关注
今年的6月18日,除了是各大网购平台的“年中大促”,还恰好是父亲节。

在这里我要先表达一下,我对父爱的感受。我体会到的父亲的爱,更多是宽容博大的、不拘小节的。心怀父爱的父亲,也许难以细致地防微杜渐、未雨绸缪,但他可以,常在孩子犯错误时,给予必要的指正;他也可以,总在我们遇到难题时,给予相应的支持……如果说,母亲的爱如水一般无微不至、深远无际,那么,父亲的爱就如同大山一般厚重了。
还是从我常读的古诗文去看,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许多名人教子的诗文至今广为流传,蕴藏无限智慧。有的写得含蓄,也有的直抒胸臆,深切表达着对子女的喜爱之情。

苏洵与两个儿子的塑像


唐朝诗人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于作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留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就是十分直接的那一类,他可是个“晒娃狂魔”,非喜欢记叙自己与可爱的小女儿的生活琐事,并写了很多作品。比如这首:

与小女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从题目就可以看到,这诗是写给诗人的小女儿的。此时他的小女儿,刚能依稀听懂大人的讲话,便咿咿呀呀地学着说话了;又因为爱玩玩具小车,迟迟不肯去睡觉。还不知为啥整个晚上都哭闹不止,诗人研究来研究去发现:只因嫌弃衣服上少了朵金线绣花!

韦庄通过对这些生活琐事的描写,准确地抓住了小女孩稚气可爱的形象特点。如此认真细致的观察描写,也使他对女儿的喜爱可见一斑。

给年幼的孩子写诗时,更多身为父亲的诗人,会在诗中表达对孩子寄予的厚望,希望可以由此帮助到孩子。

宗武生日

唐 杜甫

小子何时见,高秋此日生。

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

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

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

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倾。


这是杜甫为勉励过生日的幼子杜宗武,而写的一首诗。诗人要儿子发扬和继承写诗的家风,告诫他的儿子要趁青春年少及早努力,熟精《文选》,继承父志。诗中杜甫殷切地勉励了儿子,也体现了他对儿子的期待,足见父子情深。

除了表达情感,有一些爸爸还十分教子有方,膝下诸子皆能成才,如上篇文章我们聊到的苏家。本文我们就接着聊一下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北宋文学家;他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他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传有《嘉祐集》),看看这位“成功爸爸”的秘诀是什么?

应当说,苏洵教育孩子的方法算不上特别,就是言传身教;但是,他能把言传身教做到了极致,是相当了不起的了。

比如,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挥洒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在《答任师中家汉公》中回忆说:

先君昔未仕,杜门皇祐初。

道德无贫贱,风采照乡闾。

何尝疏小人,小人自阔疏。

出门无所诣,老史在郊墟。

……

这说的正是其父苏洵,他为了给孩子们做个好学的表率,整日就闭不出户,潜心研究文史。

在他家二公子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合称“三苏”)的《初发彭城有感寄子瞻》中,也能看得出苏洵对这两个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视。

秋晴卷流潦,古汴日向干。

扁舟久不解,畏此行路难。

此行亦不远,世故方如山。

我持一寸刃,巉绝何由刊。

念昔各年少,松筠閟南轩。

闭门书史丛,开口治乱根。

文章风云起,胸胆渤邂宽。

不知身安危,俯仰道所存。

……

按此篇所表,正是在父亲苏洵的指导下,兄弟二人开始了读书习文,且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苏辙把当时的心态和感受都一一记录了下来。

结合后来苏家两兄弟的成就,不难见到,苏洵对其子苏轼、苏辙的这种言传身教的教育,是非常到位、且成功的。除了这风光的一面,我在苏洵做父亲失意(苏洵与夫人程氏,共生有6个孩子,但只养大3个,女儿苏八娘婚后不幸,18岁而亡)的那一面中,也看到了他对子女深深的爱意。比如他悼念自己女儿的一首诗:

自 尤

五月之旦兹何辰,有女强死无由伸。

嗟予为父亦不武,使汝孤冢埋冤魂。

……

余家世世本好学,生女不独治组紃。

读书未省事华饰,下笔亹亹能属文,

家贫不敢嫁豪贵,恐彼非彼难为亲。

汝母之兄汝叔舅,求以厥子来结姻。

乡人婚嫁重母族,虽我不肯将安云。

生年十六亦已嫁,日负忧责五欢欣。

归宁见我悲且泣,告我家事不可陈。

……


读来情真意切,令人动容。让我们从中可见,苏家育儿故事的另外一面。

另一位我们熟知的“成功爸爸”,便要数窦禹钧(五代后周时人,家住燕山一带,故人称窦燕山),即窦燕山了。《三字经》中的那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让他教子成功的美谈流传至今。那么,窦燕山的秘诀是什么呢?他采取的是熏陶法。

窦燕山出生于书香门第,他一共有五个儿子,个个光宗耀祖。在儿子们的求学阶段,他为了教育好这些儿子,光书房就盖了40间,成车往里拉书,到处请有学问的人当老师。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不负所望,文行双优,号“窦门五龙”,先后全考上进士,做官也很出色。

与之同时代的冯道(882年-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五代宰相。他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后来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始终担任高官;病逝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四月,被追封瀛王,谥号文懿)有诗曰:

赠窦十

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

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据说,这后世凡是有读书人当爹的,无不以窦禹钧为目标。

说了这么多正面例子,那要选择“父爱的正确打开方式”,就还要留心避免踩坑。

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就是近代的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男,汉族,字怒安,号怒庵;中国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这位父亲,虽也是文坛大佬,可他因脾气性格等原因,对两个孩子常常动手;而且,实在偏心过了头。

比如,他对大儿子傅聪的要求极高,并极力将他培养成一位钢琴演奏家,如今我们可读到的《傅雷家书》,就几乎全是傅雷寄给傅聪的书信;可二儿子傅敏,却没有得到过父亲一点的尊重和肯定,不仅放弃了自己的音乐梦去做了一位英语教师,且因常年不受父亲重视,他时常一个人面对许多问题,傅雷几乎没有帮助过他一点。后来在1966年,傅敏的父母在社会运动中畏罪自杀,更成了他心上的一道伤痕。可以说,若不是足够善良正直,不知在这样扭曲的亲子关系与剧烈的生活动荡下,傅敏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父亲的爱,总会因人而异,于是会有很多不同的表达方法、体现方式。只是我总认为,爱的表达要用对方法,需要以人为本、也需要真诚为上。

末了,不禁想起我与父亲说过的那句玩笑:“爸爸加油哦,只要用对方法,没准下一个苏洵、窦燕山就是你呢?哈哈,我看好你!”

最后,预先祝福
所有有爱的父亲:
父亲节快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子登科”的由来
《三字经》的“窦燕山”
诗词 | 读读陆游的教子诗:父爱如山,古来如此
父亲节 | 诗词里的父爱
红楼梦之惊天秘密:罕有的两首回前诗
五子登科,他究竟是何方神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