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人生的难,源于这五个终极问题

做个温暖的公众号,愿遇见更多温暖的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作者 : 洛莉·戈特利布【美】

评分 : 9.0

类型:心理学

感触:我们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成长,治愈别人的同时,也是在进行自愈。

说起心理治疗,你是否会觉得有心理问题的人,才会选择去进行心理治疗吧?

一开始我也如此以为,于是带着认知上的偏见我翻开了这本书,在阅读的过程中,观点不断得以验证的同时又感觉再频频被打脸。

有心理问题的人会去寻求心理治疗这并没有错,但悖论在于人就是问题本身,那些存在于内心最深层的恐惧是人这一生要去面对的终极问题。

心理治疗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性助人活动,也可以是一次自发而有益的聊天交流,甚至可以是看一本书,看一部电影,或是吃一段饭,听一场雨。

这是一本用故事讲心理学的书籍,它不像专业书那般晦涩难懂,又不是小说式的天马行空。

作者洛莉结合自己实际和所经历过的真实案例,用分散的记叙手法来讲述着不同的人在面对不同人生境遇时的种种表现,传递着一种关于“聊天”的神奇魔力。

无论是无法和妻子和谐相处,认为周围人都是蠢货的编剧约翰,是在蜜月旅行后查出罹患癌症”的大学教授朱莉。

或是具有抑郁表现,并打算自我了结的离异女士瑞塔,还是年过四十,感情受挫,身体有恙的作者自己(洛莉)。

无不表明人生的难题,都有迹可循,有法可解。

正印证了书中提到的亚隆关于“死亡、孤独、自由和无意义”的四个终极问题。

私以为,除此之外还得加上:痛苦。当痛苦可以被言说,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

1

对死亡的恐惧,是对生命的漠视 

对死亡的恐惧是第一个终极问题。

记得在某次课堂上和学生讨论:人为什么活着?

有个回答令我印象深刻,她说:因为人怕死。

人对死亡有一种本能的恐惧,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增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说年纪越大越惜命。

死亡意味着意识消失,无法再感知这个世界。

就如作者所言:我们害怕的不仅是死亡本身,而是那种消亡,那种身份认同的丧失,失去年轻的、有活力的自己。

如果我们正确、勇敢地认识死亡,不仅会帮助我们活得更充实,更会减少我们活着的焦虑。

当蜜月归来的大学教授朱莉查出罹患癌症的那一刻,我相信她会因此联想到死亡而恐慌不已。

她恐慌自己才三十三,本该有大把的光阴去做喜欢的工作,去和爱她的丈夫一起生儿育女,可现实却要早早地夺走她的一切。

她努力地进行治疗,却发现死亡已成定局。每当提及死亡,身边的人总是倾向于彻底否认这个问题。

她想要面对死亡,不能只靠别人的否认和安慰,更需要自己的乐观和勇气,所以她向洛莉寻求帮助。

在朱莉的治疗过程中,洛莉始终对她保持着真诚,不会去为啥忘了换睡衣而撒谎,会在交流中适当进行“自我暴露”。

她会告诉她生活就是不确定性的代名词,既然看到了生命的尽头,就更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她在好友达拉分享的文章《欢迎来到荷兰》中明白:世上总有让你羡慕的好命之人,也总有人比你运气更糟。

她在洛莉的陪伴和帮助下,开始实现着自己的“遗愿清单”,比如去超市做着收银员的工作,再比如和自己的丈夫迈特一起生个孩子…

当死亡渐渐逼近自己的时候,朱莉发现周围的一切变得异常鲜活,她开始起草自己的讣告,策划自己的葬礼,她希望自己能快乐地活在别人的记忆里。

2

 对痛苦的逃避,是幸福的不公 

对痛苦的逃避也是人所面对的终极问题

身为编剧的约翰忙于事业,而疏于家庭,和妻子玛戈争吵成了家常便饭。他瞒着妻子试着向洛莉寻求治疗,不曾想在她的有效引导下慢慢地解开了自己深藏于心的痛苦。

洛莉干预他用手机来做自己的防御机制,用双向互动来和他建立起有效交流。

就像她和约翰说的那样:心理治疗是双向的互动,如果只是治疗师单方面的努力,结果无疑是浪费彼此的时间和精力。

于是在某次深入的治疗中,他说起这一切问题的根源。

在一次难得的家庭出游,他答应妻子不在旅途中接听任何工作电话,为此约翰已提前交代好了剧组“没有紧急情况,不要打电话”。

可谁知在驾驶路途中,他的电话还是响了,玛戈不愿帮忙接听,以至于约翰分了心,没注意到径直撞来的越野车。

全家人并无大碍,可盖比意外身亡。虽然是对方醉驾造成的事故,但他永远也无法原谅自己。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说起儿子盖比,他在洛莉面前流下了忍了超过三十年的眼泪。

洛莉告诉他:痛和痛苦是有区别的,你会感觉到痛,每个人都会有感觉到痛的时候。

你不必让自己那么痛苦,感到痛不是出于你的选择,但你选择了让自己痛苦。

从那以后,约翰慢慢解开了心结,不再逃避与玛戈谈起孩子的事,想要妥善地为这个事情收尾。

用伊丽莎白·罗丝提出的哀伤“五段论“(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和接受)来判定,他已经到达了最后阶段:接受。

正如约翰所说:我感到痛苦才是我爱盖比的证明,如果我不再痛苦,那就意味着我已经忘了他。

痛苦和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抛弃他们就是抛弃生命本身。

3

 对孤独的抗拒,是对情感的束缚 

对孤独的抗拒是第三个终极问题。

年近古稀的瑞塔是一个极其孤独的老人,对生活缺少目标又充满遗憾。

她认为自己的一生非常糟糕,婚姻上屡次遇人不淑,和孩子的关系陷入僵局,年轻的时候没有在专业上发挥价值,更没有营造自己的社交圈。

她说如果在七十岁生日前生活依旧如一潭死水的话,便不打算活了。

当洛莉听到瑞塔的想法,她想到人们谈论自杀,通常不是因为想要终结自己的生命,而是因为想要终结痛苦。

瑞塔的痛苦源于对孤独的抗拒,她没有亲人在身边,没有朋友可来往,孤独感随着年岁的增长也不断加剧。

在洛莉的建议下,她尝试着用交友软件认识朋友,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老伴。

其原因在于她的内心一直深藏着一个秘密,她和在健身房认识的麦伦产生了友谊,随着频繁且深入的交往慢慢产生了情愫。

瑞塔对爱的悲观态度迟迟未能勇敢踏出那一步,但麦伦的突然亲吻让她陷入了无比纠结的痛苦中。

但麦伦的出现也改变了她的一些生活轨迹,她开始重拾画画,教两个邻居家的孩子学习艺术,慢慢地融入到他们的生活。

可瑞塔依旧走不出过去几十年所背负的痛苦。

洛莉问她“你觉得什么样的量刑对你所犯的罪行(指对孩子)来说才是最公正的判决?

她的回答是“终身监禁”

“如果你不能享受你生活中的美好,那就这个世界只有一个人能从中的得益,那个人就是你自己”。

洛莉的话让她重新思考其她的痛苦,开始思考如何选择“陷入绝望”或“收获圆满”的人生阶段性危机。

后来的瑞塔不仅给麦伦写了一封长信倾述了藏在心中难以启齿的往事和心情,也向自己的孩子致信表达内心对他们一直以来的愧意。

当她开始勇敢地去接受爱与友谊时,生活就有了起色,就像周国平说的那样:

 孤独是人的宿命。爱和友谊不能把它根除,但可以将它抚慰。

4

 对自由的渴望,是对自我的偏爱 

对自由的渴望是人需面对的第四个终极问题。

人的年纪越大,生活就越固化,面临的限制越多,大多数已经失去了情绪上的自由,所以对自由的渴望会变得愈发强烈。

作为心理治疗师的洛莉,年过四十的她为了解放自己的情绪,也开始接受心理治疗。她将问题归咎于刚和男友分手,其实不仅仅于此。

她还在埋头写书,写一本让她感到痛苦的“幸福之书”,在此之前她本有一次极佳的出书机会,如果把握住了,十有八九可以实现名利双收。

但为了不跟随热潮和迎合市场,她没有去出制造焦虑的育儿书籍。

后来却因为要维持生计而不得不重新动笔。错过机遇的她一直对此次选择耿耿于怀。

她想向现实反抗,又不得不经常屈服于现实。她感觉自己被两边拉扯着,一半想要供养家人,一半又想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

温德尔用一部卡通片点醒了洛莉,他告诉她困住你的铁栏里其实两边都没有栏杆,你是出入自由的。

就算洛莉拥有世界上的真知灼见,但如果她在治疗之外的现实生活中不去做出改变,那再多的洞察,甚至治疗本身,都是毫无价值的。

困扰自身的问题究竟是别人对我作用的结果,还是自己一手造成的?答案自在心中,解决的方法也由自己选择。

创建“意义疗法”的弗兰克指出:一个人可以被剥夺任何东西,除了这个人最后的自由——在既定环境下选择自己抱持什么态度的自由。

面对一本被迫为出版商创作的书籍,面对一封前男友突然发来的邮件,洛莉在回想往事和整理思绪时恍然,原来很多无意义的事都是我们自身在赋予它们意义。

她取消了合约,开始了自己的写作,她没有回复男友,选择向温德尔敞开自己的“聂萨玛”(希伯来语:灵魂)。

她开始会精心挑选穿着,会走进经常路过的美容店,会在走出治疗室时停下来感受一下路边的阳光,注视着眼前的世界。

5

 对意义的追寻,是对人生的厚待 

拒绝无意义是最后一个终极问题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总是趋向于寻求快乐和避免痛苦,而弗兰克坚信人们最主要的驱动力不是以快乐为导向的,而是趋向于寻找生命的意义。

洛莉一开始在好莱坞的NBC(全美广播公司)工作,非常体面和刺激,可以见证和参与一部影视作品的拍摄。

一个现实版与影视版的《急诊室的故事》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她发现电影里的情节永远无法再现现实中的真实。

她看过脑垂体瘤切除手术后明白:

一个人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因为他有自己的个性,记忆、经历、喜恶、所爱与所失、知识和能力,而这一切的载体就是一个只有三磅重的器官。

她被一位残肢坏死的陌生人在强忍着呕吐时从容地握着手时,内心的震撼让她决定要离开好莱坞,开始读医,她希望自己的世界里充满着真实的生活和人。

于是她成为了一名心理医生,可现实却正在进行着一场关于速度、便利和即时满足的革命。

让她感到沮丧的是人们更愿意选择速效的安慰剂,而不情愿在心理治疗上下更深的功夫。

凡事既要意义,也要讲究效率。所以愿意花时间坐下来进行心理治疗的人越来越少。就像传统书信交流,逐渐消失在现代生活之中。

人们看似在追求生命的意义,也有意去解决困扰自己的问题。

但讽刺的是:人们想给自己的问题找到一个快速的解决方案,但殊不知一开始导致他们情绪问题的,就是生活中太过匆忙的节奏。

比如和爱人朋友一起吃饭,你投入在手机里网罗天下资讯,以为了解了世界,却不曾发现忽视了眼前。

再比如你愿意花大量时间刷无数个短视频,不喜欢用一两个小时好好地欣赏一部好电影,以为碎片化的学习或娱乐可以充实自己,不曾意识到自己依赖上了奶头乐。

大多数事情是我们赋予了它意义,而并非是做这件事情本身带来的意义。

洛莉在约翰、瑞塔、朱莉、夏洛特以及温德尔等人的交流过程中渐渐明白,自己坚持的意义在于,她在治愈别人的同时,也在进行自愈。

就像她说得那样:我们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成长的。

书影随行

栏目简介:

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剧

像到了另一个世界,又过了一生

在快时代里慢读书,除短视频外看经典

保持输入,坚持输出,人生漫漫,书影随行

生活

一半“杜甫”,一半“李白”

把前一半努力过好

把后一半写成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承认痛苦是改变的开始——《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值得全网热捧
读过《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顿悟治愈自己最好的方式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自愈力,是一个人最了不起的能力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肯定有让你更痛苦的事情
父母心理有问题,养不出健康的孩子|豆爸读书会·106
在家蹲了10天的人,正在逐渐暴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