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庆出美女,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重庆美女多,是外地人的共同观感,为什么呢?看看历史上八次大移民,就不难知晓了:混血造成的优良基因!

秦汉三国第一次混血

秦代重庆的移民是随着秦朝大一统的中央郡县制在重庆的确立展开的。秦在重庆设立巴郡,开始向重庆大规模移民。公元前314年,秦国以张若为蜀守,“移秦民万家实之”。秦灭六国后,秦始皇又迁六国豪富入蜀,富豪到来当然美女自来。

两晋南北朝第二次混血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也是北方移民从北向南迁徙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原贵族的优秀基因和重庆本地土著结合,形成新的混血族群。

隋唐两宋第三次混血

隋唐时期的外省移民进入重庆,主要借助于唐朝中期唐玄宗逃蜀和唐朝末期唐僖宗逃蜀而形成的两次移民高潮,大量皇族拖家带口来到重庆。北宋时期,在王全斌平蜀的过程中便有大量军事移民进入重庆,这些军事移民的籍贯主要是北方籍的。南宋时期,中国政治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一方面迫于北方军事的压力,大量北方移民为躲避战乱,纷纷南下到经济条件较好的重庆。

元,明,清朝时期内迁第4次混血

元末明初,由于连年战乱,重庆人口下降严重,大量的东南地区的移民开始以各种形式迁入到四川重庆等地区,明朝形成了历史上第一次“湖广填四川”运动。

清朝湖广填川第5次混血

明末清初,由于历经战乱,清政府据此实行移民垦荒。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十余个省的大量移民从川江水路进入川东,形成了历史上第二次“湖广填四川”运动。

据重庆海关统计,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重庆城市人口约为30万人,城市人口规模已超过作为四川政治中心的成都,成为西南第一大城市。

抗日战争第6次混血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战区的高等院校、学术文化机构和人们纷纷内迁到重庆,这次移民来的都是中华民族的精英人群;有权有钱的,才有可能买到一张“诺亚方舟”船票,来到重庆。

首先是战时北平、上海、天津、南京等地的高等院校纷纷内迁,建立抗战教育基地。其次是伴随着抗战的进程,战区的许多学术文化机构及文化名人也纷纷内迁到重庆。再次是战区的人们为躲避战乱,携家带口远赴重庆。

随着源源不断的战区移民的涌入,重庆的人口急剧增长。1946年重庆人口增加到124.5万人,为有史以来重庆人口的顶峰,其中移民人数达80万人以上。

重庆作为陪都,当时全中国大江南北的社会名流全部集中到了重庆,比如军政要员的姨太太,某资本家的小老婆,从遗传学来说,也为重庆留下了良好的基因,还有就是和越远地方的人结合的后代会更聪明、更漂亮、更健康,从此,重庆的美女也就越来越多了。

中苏冷战时期,三线建设第7次混血

20世纪60年代,因中苏冷战;为防止遭遇核战,开始的三线建设,是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

当时除了工厂外,还迁了许多研究所来重庆,如现在的重庆煤炭设计研究院、59所、62所、机械部第三设计院、中国科学技术情报所重庆分所等。重庆现在有影响的大企业、科研院所基本上都是那时奠定的基础。据统计,三线建设时期内迁移民主要有来自北京、上海、辽宁、广东等12个省市约50万人。

三峡大坝建设,百万大移民第8次混血

在经过长达40年的论证后,1994年,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与之伴随的百万大移民成为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堪称“世界级难题”,任务十分艰巨。原测算整个三峡工程涉及113万移民搬迁,其中六分之五在重庆(约94万)。

截至2009年底,重庆市实际累计搬迁安置113.8万人,跨越两世纪、持续18年的三峡工程大移民宣告结束,曾经横亘在中国政府和三峡建设者面前的“世界级难题”终告破解。

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在课堂上公开讲到:“重庆美女多,靠的就是多次移民的混血!”确实,改良基因的最佳方法就是混血,重庆作为中华民族永远的大后方,每逢战乱都要迎来一大批躲避战争的精英。唐宋动乱,北方贵族迁入;抗战动乱,民国贵族迁入。

东南西北四面八方的人都来到这里,加之这里气候宜人,很少有地震、洪涝灾害,让定居在这里的人内心踏实、愉悦,来了就再也不想走了.

我们都知道,生物界存在着“远缘优势”的现象,两者之间的血缘关系越远,两者结合产生的后代遗传优势越大。

事实上,在今天全球范围内畜牧业所养殖的动物,普遍都是通过先杂交获得优良性状、再近交选育固定优良性状、最后杂交获得商品代而来的。以猪为例,当今世界上有四大著名猪种,以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胴体瘦肉率高、分布广、饲养量大而著称,它们是大约克夏猪(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和汉普夏猪,它们全都是通过杂交育成的,在生产中还经常将它们进行相互杂交,如兼具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血统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而在农作物领域,杂交水稻的大名更是如雷贯耳。

在自然界中,很多野生动物也会采取各种策略来避免近亲繁殖,例如将成年雄性后代赶出族群等。植物则利用风力、水流、昆虫等媒介尽可能远距离传播花粉。而且,超过60%的被子植物还有一项特殊本领——自己的花粉落到自己的柱头上则无法完成受精,这就是所谓“自交不亲和性”。

这一原则在人类身上同样存在,血缘关系越近,其遗传基因的相似性越高,携带有相同缺陷基因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后代患有遗传疾病的机会也随之大大增加。两地相隔越遥远,通常意味着基因上的相似度越低,而基因组成存在较大差异的男女婚配,其后代基因纯合的机会少,所以患隐性遗传病的几率也低。如今,扩大通婚圈,有利于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已经成为了共识。

或许有人要说了,异地婚配只是降低遗传病的发生率,对智力会有什么影响呢?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让·保罗·皮亚杰曾总结:智力的本质是适应,即人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外界的活动。智力存在先天和后天两方面的因素,遗传是智力发育的基础,而后天环境的影响则使智力得以完善和发展。父母相隔远近,影响的是遗传因素。

河北省在1995年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调查的千余名儿童中,父母籍贯为异省的,在体格发育和平均智商方面均优于父母籍贯为同省的,其中身高优势尤为明显。在这项研究中,调查对象所处的成长环境(地理、气候、营养、经济条件等)均接近,尽可能地降低了后天因素的干扰,因此调查结果确实证明了异地通婚有利于后代身体素质和智商水平的提高。

而在生活着众多民族的云南省,也进行过比较同族和异族婚配后代的调查研究,结果同样证明异族婚配的后代,其成年后文化程度和智力水平均更高。

另一项国内研究的结论则是,父母均为本地人,子女的平均智商为102.45;父母为同省异地者,平均智商为106.17;父母为异省婚配者,平均智商则高达109.35。

类似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也同样存在,在美国,科学家们发现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中,美籍华人占有巨大的比例,进一步调查发现,混血人种较之纯种的华人后裔,在工作上的表现更为突出。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人互相婚配,其后代平均来说更聪明。

科学家们推测,有许多不同的基因参与调控大脑发育、影响不同方面天赋,而混血后裔可能同时兼具更多的基因信息,从而占据了优势。

但不能否认的是,影响智力的因素众多,包括遗传、文化、教育、习俗、环境、家庭、营养等,仅仅是远缘婚配所带来的那一点优势,其实并不显著。

另一方面,远缘婚配的后代只是在统计学上表现出平均智力水平更高,但针对个例来说,却并非必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域距离越远,结婚后生出的孩子越聪明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男女双方通婚圈越大,下一代的质量就越高
血友病“重男轻女” 专家详解遗传和优生优育
你不知道的12大遗传性征揭秘
日本福岛核辐射野猪泛滥,与家猪杂交出新物种
孩子聪明与否关键在妈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