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李欣珂:不是英雄,不读三国

(摄影:杨欣老师)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本书记载的是东汉末年,由农民起义到群雄割据的精彩演绎。这一时期没有王者,没有皇帝,也没有统一的国家,个个秣马厉兵,人人雄心壮志。刘备、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经多年杀伐征战最终决出了胜负。结局却是三国归晋,这样的结果为三国画下了“!”,或是“?”。

贯穿书中的主线是刘备重振汉室,他一步步由草民到天子,难能可贵,虽然最后饮恨川蜀,却也算成就了一番帝业。他志向远大,史载,刘备“有大志,少言语,喜怒不形于色。”《三国演义》中介绍:刘备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做游戏,自己经常扮作皇帝;在黄巾起义官府招兵时,别人都想着自己参军,刘备却是想着广纳英才发展势力;在自己势力弱时,他虽不得不先后依附吕布、曹操、袁绍和刘表等诸侯,但仍不改初心、志向。他忠义,曹操发兵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各路诸侯没人敢救,只有刘备借来兵马也要去支援,危难时刻,方显英雄忠义。他善于用人,刘备的手下,有五虎上将,有军师诸葛亮和庞统。长坂坡之战,赵云舍生忘死,浴血奋战,救回幼主,别人只是关心幼主的生死,刘备则大言“为这孺子几损孤一员上将”,甚至要把孩子摔死,以表明爱将之心。正是因为刘备这样会用人,才换来了赵云诸将的忠心。他爱护百姓,刘备还只是一个小县尉时,他就与民无犯,宁愿受那索贿的督邮的气,也绝不欺压百姓;做平原相时,中原各地战火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唯独平原百姓安乐,无战乱之苦。这就是刘备,三国乱世中的英雄。刘备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优点,才能最终建立蜀汉基业,天下三分有其一。刘备的成功,是人际交往的成功,是低姿态的成功。而曹操则是另一种成功。

汉灵帝,荒淫无度,亲贤臣远小人,致使天下大乱。乱世出英雄,曹操就此而出。第一回中,曹操的出场是这样的:“曹嵩生操,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他多疑,且滥杀无辜,“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如此多疑和霸道令人汗颜。他假仁假义,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之后,个人野心和权势欲望不断膨胀,最终完全把持了朝政。他有雄心,曹操之谓政治家,他的目标是结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战乱场面,实现“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伟大理想;第四回,董卓欺主弄权,骄横跋扈。曹操借献刀行刺董卓,事情败露后为县令陈宫所擒,陈宫问曰:“我闻丞相待汝不薄,何故自取其祸?”操曰:“'燕雀安知鸿鹄志哉!’汝既拿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又说:“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其远大志向溢于言表。他求才若渴,比刘备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便曹操为人奸诈多疑,但他对奇才良将均能真诚的以礼相待,对于人才,他尽可能揽为己用。所以他身边一直不乏能人异士。第三十六回,曹操得知徐庶是个难得的人才,他很想得到徐庶,他打听到徐庶是个极其孝顺的人,曹操十分高兴,立即派人连夜前去徐庶家中将他母亲接过来盛情款待。遭到徐母拒绝后,他叫人模仿徐母的笔迹写信给徐庶,把徐庶骗回来,为了求得良才,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官渡之战期间,袁绍的谋士许攸来投,曹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以曹操当时贵为丞相的地位,对投诚自己的布衣谋士尚且如此,这种识才、爱才、重才之心可见一斑。但曹操终归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中的人物,他不可避免的有着特定的历史烙印。曹操的成功,值得去学习,达则兼善天下,认定了目标,谋定而后动。

孙策临终时,将孙权托付给了张昭,将印信交给了孙权,对他说:“如果论率领江东将士征杀疆场,和天下豪杰逐鹿中原,你比不上我。但是如果论知人善任,合力稳定江东,哥哥我又不如你了。现在大任已经落到你的肩上,你自己好好努力吧。”孙权没有辜负哥哥的希望,在二十七岁时联合刘备在赤壁大战中大败曹操,奠定了自己的霸业。他能屈能伸,有大丈夫之气概,他在曹丕、刘备先后称帝后,向魏称臣,虽被一些人说成是厚颜无耻,但确实是高超的政治计谋。几年后,他也登上皇位,正式建立了吴国。他才华卓越,执政期间,他派人航海,加强对台湾的联系,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发展经济,促进江南土地开发。孙权审时度势,考虑重新选择一个合适的政治中心,建安十六年,他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后,毅然决定自京口(今镇江)徙治秣陵(今南京),又在石头山建石头城,次年改秣陵为建业。黄初二年,因与刘备争夺荆州,为便于指挥对蜀作战,又以荆州的鄂城为政治中心,改称武昌。黄龙元年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同年九月,又将都城自武昌迁回“舟车便利,无限险之虞:田野活饶,有转输之籍;进可以战,退可以守”的建业,这样,孙权开创了南京的建都历史。可惜他晚年性格猜忌,杀戮无度,与早年判若两人,为此后东吴政局混乱埋下了祸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天时,刘备左右,卧龙,凤雏,五虎上将,笼络人心,占据人和,唯有孙权仅图长江之险,这虚有的地利,文臣武将均无法与魏,蜀匹敌,却在三国中最后被灭,实是孙仲谋之功!孙权的成功,在明知道本事不济的情况下,另请人才为自己打理伟业,是一个“富二代”最明智的选择。

乱世纷争中,群雄并起,尔虞我诈间,计谋丛生。正所谓品三国,看人生,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我们总能看到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譬如曹操、孙权、刘备的成功,值得我们仔细去琢磨。

三国,你让人着迷,也让人热血沸腾,恨不得重回三国。三国是一个盛世,也是一个乱世。

(2252字)

李欣珂,涉县第一中学18实验1班学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枭雄刘备与奸雄曹操比到底差在哪?
橡树 | 从三国的英雄,漫说史书上的那些枯燥的数字
读三国 品曹操
三国时期,张良后代出山拯救乱世,却被刘备孙权鄙视
天下英雄谁敌手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500字,400字,三国演义读后感,300字,200字,800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