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整本书阅读】申超文:一生追“士”也

近日,在温老师的话语中,我与孔子来了一场邂逅。虽然大家都在说《论语》有多么好,但我也未曾真正打开过这本书。现在,我已经抄了有半本《论语》了,虽然不是很懂,但说起来也是有点小骄傲。接下来,我们一起谈一下孔子眼中的“士”。

在子路篇第二十八章中,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意思是子路问道:“怎样才可以称为士呢?”孔子说:“互相帮助督促而又和睦相处,就可以叫作士了。朋友之间互相勉励督促,兄弟之间和睦相处。”不同的关系就有不同的交往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共有五种,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所以圣贤之学,就教我们如何处理好这五伦关系,五伦是道,道是自然的,顺着道而行就叫德,所以道德。道是讲那个关系,德就是随顺这个道,这种人才真正叫读书明理之士。教育最重要的教你道德,道就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德。孔子在这举出兄弟、朋友二伦,就让我们能够知道,要处理好伦常。关系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有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天地鬼神,用我们现在话说,不同维次空间生命的关系。三种关系都得处理好,那是个真正的读书明理有学问的士人。

在子路篇,第二十章,也有一样的问题。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周所周知,“士”是能做官的知识分子,要为民示范,所以孔子认为这样的人道德和能力都很重要,能应对各种不同情况,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再低一点那就至少要有做人的道德要求,如果还要低一点至少要说话做事有始有终,虽然这种人更象分不清时势的小人物,但也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至于当时大多数从政人员,都是些气量用小斗就能量的人,什么也算不上。

一些人,终其一生,可能都达不到孔子眼中的其次。孔子的话语给“士”指明了一个清晰的道路,让没有目标的人,也有了目的地,“士”是值得人们花一生去追求的。

申超文,涉县第一中学18实验1班学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与朋友互相勉励,与兄弟和和气气 (13—28,讲于2022年8月8日)
二十八.相互督促勉励
《论语》新解13;28
论语:刚毅木讷近仁(13-27~28)
《论语》中的“君子”及其现实意义
善读「论语」12.21:专攻己恶可修慝,先事后得能崇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