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整本书阅读】赵佳倩:士人之见

在我国春秋时期,士阶层应运而生,士,意为“读书人”,士阶层的兴起,让人们看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在读书的潮流中,有的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功名,按照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名不正,言不顺”,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士人”。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这是孔子对于士的看法。一个对自己行为不当而感到羞耻的,国军派遣他去外国,不辱没国君的命令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士人”。一个既有能力又有羞耻之心的人,可以更加出色的完成君主所交给他的任务,才可以更好的帮助国君处理政务。

如果做不到上面所讲,那么做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也可以称得上是“士人”。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敬父母,乡里的人称赞他敬重兄长,这样的一个人一定会恪守本分,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对国君也必定忠诚,这样的人在入世之后,必能有所作为,不负“士人”之名。

孔子认为“士人”最次也应该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说话一定要言而有信,做事一定要果断,不拖泥带水。这句话在现在可能成为人们的座右铭,但在智者孔子看来,它却是硁硁然小人哉,是不分青红皂白只听从自己的小人所有的行为,如果可以做到这点,也可以勉强称得上是“士人”这个称号啦!

同时,孔子认为士人还应该做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士人之间要互相切磋,互相善责,保证对事不对人,像兄弟一样和谐相处,才可谓称得上是“士”。并且,士人在与朋友相处时,也应做到“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在与朋友的交往时,要相互比善,善于听从朋友对我们的劝谏,和朋友相处就像和兄弟相处一样恭敬,这样,便会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人缘,在政治上,也会有朋友相助,助自己一臂之力,使自己在仕途上不断进步,有所成就。

孔子对“士人”的看法也表达了他对君子的看法,包含了上述方面的君子,又是个懂得为人处世之道的人,他的仕途定会有如神助,干出一番事业。

而在如今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仍然注重读书,想做个读书人,想做一个文化素质高的人,想考入名牌大学,可是文化素质是否与道德品质成正比呢?显而易见,这个是不一定的,同样,一个文化素质非常高的人也不见得就一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在现在,有的“文化人”可能也只是徒有其表。

在学习完《论语》,不禁会问:如果我们在文化素质提高的同时,又能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拥有“君子”和“文化人”的两重身份,会不会更加有利于我们社会的发展,更好的建设我们的美好生活呢?

赵佳倩,涉县第一中学18实验2班学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子》尽心上
(1)向雄读《论语》之:有过必改
《孔子家语·卷一》含注解译文
孔子眼中的小人
孔子想做官的原因,竟然是这些
《论语讲义》——八佾第三(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