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孟子》整本书选读】李子琼: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经济迅速发展,井田制趋于瓦解,封建贵族日趋没落,由此诞生了新兴的地主阶级,而孟子便代表了这一新阶级的利益。

孟子思想是对孔子“仁学”的继承。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仁”即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指周礼。在政治方面,孔子强调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强调君主要取信于民,爱惜民力,渗透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而孟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仁者爱人”“恻隐之心,仁也”,即人人都怀有同情之心,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这与孔子的“仁”是一脉相承的。在春秋时代,孔子代表的是没落贵族的利益,民主思想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随着井田制的日益瓦解,分封的经济基础被破坏,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孟子代表的占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迫切想要维护自身利益,孟子的思想便运而生,所以孟子思想的本质也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这和孔子的思想本质是一致的,以民为本只是维护统治的手段。

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使儒学体系更为完善。孔子继承周公的“礼学”,又对其进行了适当的改变,但是孔子并没有说明这一做法的原因,也没有从操作层面说明“这样做了会怎样”,“不这样做又会怎样”,所以孔子的思想,多为一种原则。而孟子看到了这一点,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进一步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那在孟子看来,如何推行仁政呢?简单来说,就是“推己及人”“与民同乐”。《庄暴见孟子》一文中有载: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那如果不实行“仁政”,又怎么样呢?孟子提出了那个时代最具震撼的观点,即君王如果没有必备的道德条件,人民便可以诛杀君王,这是算不得弑君之罪的,因为君主违背了民心、丧失了人性。所以孟子更多的是在维护社会的有序稳定,希望社会良性发展。孟子将孔子“仁”的思想扩展为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的施政纲领,是儒学在新时代下的新发展。

李子琼:涉县第一中学18实验2班学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荀子,孙子的简介
高中历史:必修三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孟子为何被尊称为“亚圣”?
【每周一廉】“仁政”聚民意 “民本”得民心——孟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