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教学四十法20优化课堂教学的“锸纳谈唱”法
语文教学四十法

优化课堂教学的“锸纳谈唱”法

  如果语言课堂教学上借鉴的“望、闻、问、切”法还多属教法的话,那么由“吹、拉、弹、唱”而派生的“锤、纳、谈、唱”法就该是教法、学法的优化了。
  因为前者主要是教师的传输信息,学生吸收、储存信息的过程,后者主要是学生加工、反馈信息的过程。前者为教师主导的参与,后者是学生主体的投入,经过双边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便
  于形成跳摘知识果实的良好习惯,“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从而顺利地实现语言工具性学科的中心目标。
  在语言课堂教学中积极投入此法并向纵深拓展,对呆板而僵化的课堂结构模式能有较大的突破,顺利实现语言课上角色的转换,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现分述其下:
  (1)“锤”,即推敲、提炼
  它是以旧求新知的思维过程。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日三省吾身”等都是至理圣言。再有“推敲”一词的故事美传于今,无不说明思考、推敲、锤炼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不时地灵活运用此法来指导学生,多数时候都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如在复习《卖炭翁》一文时,有“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句,我特意着点于“系”字,当时意想告之于学生,该字同《藤野先生》中“便用红头绳系住菜奶,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句中的“系”字同音同义。不料一生“课堂发难”,突问“系”字在前句的作用,就令我一时踯躅,便随口一句“大家援助”,纷争片刻便有“充分体现黄衣使者,白衫儿的骄横,霸道神态”,我便连连称是。随后又有“是不是卖炭翁当时有有所不愿或有反抗情绪”,他们从两方面思考、推敲出其表达作用,这更叫我惊喜,于是便立即肯定了他们的精当分析。
  在教学《回延安》时,顺手着点于“回”字之下,要求改为“去”或“到”后与原字相比其表达意蕴。
  沉寂片刻,堂如煮沸,纷纷答曰:“如若更换,一者不能突出作者与延安之间的那种母子之情;二者不利表达对母亲延安的热情讴歌;三者显得平淡,不吸引人。”
  这些纤细入微的思考、推敲、提炼,让我初试焊接,品到了“锤”法在课堂信息反馈中的玄机之妙。
  (2)“纳”,即总结、归纳
  它是将已获得的知识进行清理,系统归类,以利识记的过程。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可见收束、归结的关键性。课堂教学中,在知识裁体教师主导作用下,让学生充分发挥获知主体的能动作用,加大知识信息的储存和并线入网,形成一棵棵枝繁叶的“知识树”。
  如(一)课时板书设计子系统。
  论点论据结论
  如(二)课文提要子系统。
  任弼时同志二三事
  如(三)单元知识构架子系统
  (九义人教版初语二册第八单元)
  如(四)文体“要素”比较子系统。
  像这样,一堂精要的板书,一篇文章的提要,一个单元知识构架,一个同类的比较,都是一个系统,日积月累,逐步总结,完善成“知识树”这个庞大的母系统,这其实就是以系统论的基本观点来指导学生学习。
  (3)“谈”,即讨论,探究
  它是对提炼、归纳出来的知识点和面进行再认识,再评判,再归纳,以达辨伪存真,去精取精,产生新构思、新主题的过程。
  如把《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学完后,要求按课文情节、主旨续写,指导学生相经砌磋、论争,便得如下思路:
  (一)躲于勒(穷)——见于勒(富)——爱于勒(钱)
  (二)躲于勒(穷)——见于勒(穷)——骂于勒(贱)
  ——又见于勒(阔)——舔于勒(钱)
  虽然(一)(二)都和原文情节起伏、主旨相吻合,但经过讨论后的共识是,思路(二)更妙,这样,就为行文吃下了“定心丸”。
  又如对“范中举后”的行文思路,进行探讨,便有:
  (一)白头高中,倍感辛酸,每思昔日,情不自己,神智失常,无所作为。
  (二)老来中举,夙愿实现,为官一方,勤于理政,造福民众,深得敬仰。
  (三)白头中举,居位显赫,审时度势,大发其财。
  (四)老来高中,更惜秒阴,审时度势,大发其财。
  种种说法,各据其理,各得其妙,耳目为之全新。
  还如对“愚公移山后”进行论争,更是众说纷纭,让人哭笑不得。继而以蔡澄清、周凤生俩师发表的思路文公诸于班:
  (一)公召儿商议如何开发,因各持已见,久拖不廖,以至空地草满,猿啼声声,落得个生态平衡之利。切中“各执已见,扯皮不休”的时弊。
  (二)愚公告老,众儿为慰其母,修如山之状一流饭庄两幢,惜档次过高,天长日久,野草丛生,野免出没,只好爆破,削去大半。这又正中基建投资规模失控、浪费资财之敝。
  (三)纳智叟之见。圈地发展旅游,均成万元户,惜子孙无匮生育,仅能温饱而已,又切中计生失控之弊。
  这种以原文为据,又联系时弊的妙文,立意高深,观点新颖,众皆瞠目结舌,眼界为之大开,争相传阅之情无又言比。
  以上这些,都是通过思考、提炼、归纳、再探讨、再归纳所取得的独到之见。
  (4)“唱”,即吟诵、歌唱
  为加深对语感、语意的理解,在广泛吸收信息的基础上,把枯燥、复杂的知识使其韵律化,串编成歌诀,以利反复吟唱,铭记于心,久而受益。
  如(一)标点符号口诀。
  船有码头车有站,文章必须加标点。
  总观全段明大意,弄清层资和关联。
  根据结构和语气,适当位置加标点。
  顿号逗号中途停,句号就是终点站。
  提示下文用冒号,省略字句六个点。
  解释递进或转折,破折号把两格点。
  引文引语加引导,话里套话分双单。
  文中夹有注释语,括号前后要用全。
  书名篇名用尖括,着重号在字下添。
  辩认运用多实践,熟能生巧又何难。
  如(二)句子成分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一般成分弄清楚。
  基本万分主谓宾,附加万分定状补。
  主语讲谁或什么,陈述主语是谓语。
  动词涉及人或物,涉及成分叫宾语。
  修饰限制算定状,补充说明就是补。
  定语用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还有标志的地得,帮助分清定状补。
  注意位置和关系,认真分析莫疏忽。
  如(三)划分复顺口诀。
  分句之间无主资,可以互换是并列。
  分句意义有先后,不能互换属承接。
  后句意思深一层,不但而且不仅还。
  更又并且来关联,分句关系属递进。
  要么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属选择。
  虽然但是尽管却,前后关系属转折。
  因为所以既然就,因此由于是因果。
  只有才,只有就,无论不管是条件。
  即使如果属假设,后句也就来相连。
  前句总括后分述,前后关系属解说。
  这样,把复杂、枯燥的汉语知识,串编成了歌诀,很快就会记牢,并可随时吟诵,加以运用,效果与死记原文相比,真算是事半功倍。
  以上的“锤、纳、谈、唱”教学法,它是融会贯通了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基本原则并受其启发,由教师主导的适当调控,学生主体的全员参与,知识载体的信息传输,学生客体的信息反馈,相互有序交织,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的最佳方法。
  把此法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养成思考、推敲、加工、论证、提炼、归纳的良好习惯。这无疑是在增强学生学习语言的基本素质,为课堂教学的高效益,最优化起到最好的推进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教学过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
教学反思4
[转载]教学方法30种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备课、说课、评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